文武双全第一人比曾国藩更强健比王阳明更有文采
篇首语:内心简单,知足常乐,便是余生最美好的养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文武双全第一人比曾国藩更强健比王阳明更有文采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文武双全第一人比曾国藩更强健比王阳明更有文采
提起历史上“文武双全”的名人,人们都会想起曾国藩,想起王阳明。不过,曾国藩这个人总给人一种陈腐的感觉,活得太累,太憋屈,一点都没有大英雄那种豪情;王阳明比曾国藩好点,但在“文”的方面更多的是一种思想,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文采。其实,在历史上还有一位文武双全的典范,为文,比王阳明更有文采;为武,则比曾国藩更有豪情。这位文武双全的大英雄,就是辛弃疾。首先,他的为文,自然无需多说,中国文化史上唯一一位与苏轼并称的豪放派大词人,有“词中之龙”的美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
清朝大学者陈廷焯曾有一段关于苏轼和辛弃疾的评价:“苏辛并称,然两人绝不相似:魄力之大,苏不如辛;气体之高,辛不逮苏远矣。”
确实,辛弃疾不光在词的方面,甚至他的整个人生,都是魄力奇大,千古独步。
看看他的那些词,无不让人心潮澎湃,即使坐在书斋里,也会陡然而生一股不可遏抑的豪情,比如“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比如“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如果说苏轼的词体现了文人的旷达,那么,辛弃疾的词则完全超出了文人的范畴,体现了一种比盛唐边塞诗更加慷慨、更加沉郁的精神。说到底,在辛弃疾眼里,词之一道,并不是他最看重的,他是超脱文人之外的,或者说是给所有文人拔份的。
辛弃疾的词,除了豪情,还有不少体现“愁”的地方,比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比如“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比如“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在中国文化史上,“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李白写过,杜甫写过,但跟辛弃疾的“愁”相比,他们的“愁”都显得太小儿科了。至于原因,就是下面要说的辛弃疾的“为武”之道。陆游曾说辛弃疾有“管仲、萧何之才”,陈宰也说辛弃疾有“张良、诸葛亮之谋”,可见,辛弃疾绝对是一个治国安邦的顶级人才。但可惜的是,他生错了时代,让他的绝顶才华无处施展,只能在词中抒发一下感情。
正如叶嘉莹所说,辛弃疾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以英雄豪杰手段写词”,却能“表现了词之曲折含蕴之特美”的大词人。
辛弃疾出生于山东济南,自古山东出好汉,此言不虚。但是在他出生的时候,山东已经是金国的领土了,所以辛弃疾从小就受到了比南方宋人更特殊的教育,年仅21岁时,就组织了一支军队,率众起义。
中国历史上的文人大多有一种梦想,就是投笔从戎,征战沙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但是,大多数人都只是梦想罢了,他们的心理都太萎缩了,不足以撑起他们的梦想。而辛弃疾,却是一个心理极其强健的人,更是一个拥有惊天才华的人,这一点,比那个一生都在按部就班、如履薄冰的曾国藩要强多了。
看看他的《美芹十论》,看看他率领50人勇闯50万敌军大营,将叛徒生擒活捉,你不得不感慨,这个人太惊人了!
但是,南宋的皇帝没有给他施展才华的机会,他梦想一生的抗金大业,总是在走走停停中消耗掉了他的一生豪情。直到他64岁那年,主张北伐的韩侂胄上台,才终于让辛弃疾有了用武之地,并在第二年写下了那首著名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但可惜的是,南宋的气数已不足以支撑他的梦想,没多久就又遭到了弹劾。
公元1207年,68岁的辛弃疾郁郁而终。临终前,辛弃疾仍在大喊:“杀贼!杀贼!”
这些年来,曾国藩成了显学,但其实辛弃疾比他更强健,也比他更能代表中国人的热血豪情,更加值得我们研究。
相关参考
恭亲王奕䜣,人称“鬼子六”,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弟弟,虽与天子之位擦肩而过,但却位极人臣。关于奕䜣为何与皇位擦身而过说法众多,此一说以为道光本意在择立奕䜣,后因其事外泄,始改立奕詝。另据《清官遗
恭亲王奕䜣,人称“鬼子六”,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弟弟,虽与天子之位擦肩而过,但却位极人臣。关于奕䜣为何与皇位擦身而过说法众多,此一说以为道光本意在择立奕䜣,后因其事外泄,始改立奕詝。另据《清官遗...
恭亲王奕䜣,人称“鬼子六”,道光皇帝第六子,咸丰皇帝的弟弟,虽与天子之位擦肩而过,但却位极人臣。关于奕䜣为何与皇位擦身而过说法众多,此一说以为道光本意在择立奕䜣,后因其事外泄,始改立奕詝。另据《清官遗...
导读:提起一代女皇,人人都知道她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二手女人,其实,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位比成就更高的二手女人。然而,这位女人在朝中大臣推举她效仿做女皇的情况下,却不愿意坐上女皇的宝座,被人称为胜过
在古典名着《水浒传》中,潘金莲原来是清河县里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的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堪称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
在古典名着《水浒传》中,潘金莲原来是清河县里一个姓张的大户人家的使女,娘家姓潘,小名唤做金莲,二十余岁,颇有些姿色。几百年来,她一直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堪称妖艳、淫荡、狠毒的典型。在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中
在战国时期,大大小小的国家有几十个之多,实力较为强大的有秦楚燕齐韩赵魏这七个国家,最后为什么是大秦一统了天下?有人就会认为,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那自然是因为秦国是最具有统一六国的条件和机遇啊。但事实上
慈安16岁就被选入宫封为嫔,并且在4个月之内就被封为皇后。在皇宫,慈安保持十年荣宠不衰,可见慈安的并不一般。咸丰在三十一岁热河弥留之际,唯独将皇后慈安召到身边,授密旨一道,并给予她“御赏”大印,另外,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学习欧美最早的实践者之一,但他并不是一个崇洋媚外的人,他非常注重维护中国的权益。在借师助剿这一问题上,他坚决反对列强深入长江镇压太平天国。在阿思本舰队一事上,他坚决主张解散这一中国完全
在晚清时期,历史上曾经诞生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太平军起义的初衷是为了穷苦人求生存,但事实上他们却也做了许多的恶行。太平军每破一城,必然都会做下一件恶事,让曾国藩也深恶痛绝,认为太平军做的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