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最受满清器重的明朝降将,还被两次封王
Posted 太极
篇首语: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最受满清器重的明朝降将,还被两次封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最受满清器重的明朝降将,还被两次封王
孔有德生于万历年间,辽东盖州卫人,祖籍山东。>孔有德是矿工出身,虽不识字,但“长于弓马”。所以当辽东一带被后金占领后,他便应征入伍,投在明将毛文龙的麾下。>由于孔有德“骁勇善斗,临阵先登,为诸将冠”,因此得到毛文龙的器重,不仅将他收为养孙,还将他提拔为参将。> >对毛文龙的知遇之恩,孔有德感激零涕,每次抗击后金,孔有德更是冲锋在前,勇猛不可挡。由于有他这样的猛将,后金数战不能胜,因此毛文龙的军队以能克后金而闻名。>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由于毛文龙居功自傲,又对军队颇为放纵,因此不光引得地方百姓怨声载道,明廷对他还颇有猜忌。最后毛文龙,死在了辽东督师袁崇焕的手中。>孔有德认为毛文龙“无罪横受屠酷”,是明廷凉薄的表现,因此内心不服。不服,孔有德便率军哗变,带领耿仲明等人,投到登莱巡抚孙元化的麾下。>1631年,后金攻打大凌河,明将祖大寿誓死守城。眼看城中粮草告急,孙元化派孔有德率军前往增援。>孔有德在行军路上先遇飓风,不得前进,只得返回从吴桥绕行,结果吴桥所驻的山东兵和辽东兵一向不睦,不让他们入城。再加上风雪交加,孔有德率领的军队吃尽苦头。>其中有个兵偷吃了富户的鸡,遭到富户家的控诉。为了整肃军纪,孔有德便将犯事的士兵施“贯耳游行”的刑法,结果引发军队哗变。>孔有德孔子不了局势,在下属的劝说下,干脆发动兵变,自封元帅,又率领军队攻回登州,擒获孙元化,逼迫他称王。但孙元化不愿称王,孔有德也就放他出城。自此,孔有德便占据了登州,割据一方。> >随后,孔有德攻打莱州,结果莱州城久攻不下。>明廷虽数次对孔有德招抚,但孔有德一意孤行。明廷不敢掉以轻心,只得对他严加抗击,不久不光莱州解围,还将被他占据的登州一并收复。孔有德仓皇之间,率领上万残军,及众多红夷大炮和战船向后金上书乞降。>皇太极收到孔有德的乞降书后,极为重视。>一方面,皇太极早就想取代明朝统一天下;另一方面后金之所以和明军作战时伤亡惨重,就是因为明军手中有红夷大炮。后金大汗努尔哈赤在宁远之战中,就被红夷大炮击中,重伤不治而亡。>所以,当孔有德在乞降信中说他有“甲兵数万,轻舟百余,大炮火器俱全”时,皇太极如何不激动呢!>于是,皇太极不仅立刻让济尔哈朗和阿济格率兵前往鸭绿江接应孔有德,还亲自率诸贝勒出盛京十里迎接,又以女真人最隆重的“抱见礼”对待孔有德。>孔有德也为表示忠心,不仅在来盛京的路上便将头发剃去,还带来一些善作火炮的工匠。>这下,皇太极武力大增。再加上孔有德对明廷内部知晓颇多,因此在与明廷作战时,孔有德不仅冲锋在前,还屡上奇策,深得皇太极器重。不仅得封大元帅,还自成一军。>除此外,孔有德还迫使明朝的藩国朝鲜归顺后金,导致明朝失去盟友,只能孤军作战。> >由于孔有德为后金攻打明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皇太极在登基称帝后,便将他封为恭顺王。>皇太极之所以厚待孔有德,除了孔有德能征善战,还有个原因,就是让明将看到他对降将的厚遇。并且,他还让孔有德对明将多有劝进,以达到有更多的明将为他所用。>清军入关后,孔有德不仅积极参与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还对各地抗清斗争血腥镇压。>为了攻打南明政权,清廷将孔有德改封为定南王,让他率军2万驻守广西。>封官进爵,又深得清廷重视的孔有德为报君恩,在对南明武装力量进攻时,更是勇不可当。很快,他便将广西几乎全境拿下。南明重臣张同敞和靖江王朱亨歅等人被他俘虏后,更是被他残忍处死。>在孔有德看来,此时他是朝廷重臣,又是一方藩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为了显摆,孔有德不忘专门去了一趟山东曲阜,想以孔子后裔祭拜孔庙孔林。>不曾想,他的汉奸行为,早就让孔氏宗人认为他有辱孔家门楣。所以当孔有德表示想要入孔庙祭拜时,孔氏宗人紧闭大门,并对他大声叱骂。另外,由于孔氏家族不承认他,所以孔家家谱里面也没有他的名字。相关参考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显现出曹操对良才的渴望,他赤脚迎许攸,对良才的急切,失去关羽,他头痛欲裂,对自己的守身护卫许褚的器重,任其重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三国时期君主得臣心的套路,但有这样一个人,
从现存的文献中考证,第一个准确地预见了清朝灭亡的人,是曾国藩手下最受其器重的幕僚赵烈文。他于同治六年,即公元1867年预言颓废不振的清朝不出五十年必亡。清王朝在1911年土崩瓦解,距赵烈文发此预言时的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发生在甘宁归顺孙权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甘宁、吕蒙、孙权和周瑜。原文如下:至来年春,孙权商议欲伐黄祖。张昭曰:「”居丧未及期年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满清封王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满清初期,为了瓦解汉人反抗的精神,表面上对汉人那是不遗余力的封赏,光封王的就有五个,其他如公侯伯子男更是数不胜数;但是这个封赏中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于禁最号毅重,然弗克其终。张郃以巧变为称,乐进以骁果显名,而鉴其行事,未副所闻。三国志中的这段话,将五子良将这个称号推向了世人,而后世人也喜欢将他们与蜀国五虎将相比
于禁,提及此人,后世一直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说他是曹魏真正忠臣,可他却也是曹魏唯一一个投敌的大将。于禁-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敢相信,第一大将竟投敌作为最受曹操重用的外姓大将,于禁一直以来都是五子良将地位最
明朝的万历怠政可是出了名的腐败,但不妨碍明朝抗倭援朝,两次完胜倭寇,特别是露梁海大捷,几乎全歼倭寇海军,使倭寇在明朝败亡之后,仍不敢正视中华海疆!!。满清的同光中兴可谓出了名的大事,可朝鲜战争却一败涂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尚需明朝降将为之平定镇守南方,并且满清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义军与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仪仗前朝降官降将,因此三藩势力逐渐养成,他们即是清朝最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
嘉定三屠”与“扬州十日”是清军在征伐南明的过程中最为惨绝人寰的两次大屠杀,两地死于屠刀之下的民众超过百万人。但少有人知的是,“嘉定三屠”的头号刽子手并非是清军的诸王贝勒们,而是明朝的降将李成栋这个汉人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尚需明朝降将为之平定镇守南方,并且满清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义军与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仪仗前朝降官降将,因此三藩势力逐渐养成,他们即是清朝最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