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求大臣不能贬低元朝
Posted 皇位
篇首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求大臣不能贬低元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要求大臣不能贬低元朝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三年(1370年)的时候,左副将军李文忠随征虏大将军徐达讨伐北元,打了大胜仗。中书省的宰相们拟定了张贴出去的捷报,拿给朱元璋看。朱元璋发现捷报中,对元朝皇帝用了很多“侈大之词”。心里很不舒服,于是说:“卿等为宰相,当法古昔致君于圣贤,何乃习为小吏浮薄之言,不知大体,妄加诋诮?况元虽夷狄,然君主中国且将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与朕何预?而以此张之四方,有识之士口虽不言,其心未必以为是也。可即改之。”>也就是说,宰相在写元朝君主的时候,用了很多不尊敬的词语。朱元璋批评他们说,元朝在中国有上百年的历史,我们的父母都是靠元朝君主生养的,怎么能这样不尊敬呢?这样的捷报张贴出去,那些有识之士看见了,虽然不敢说什么,但他们一定在心里瞧不起咱们。最后朱元璋要求宰相要改过来。> >朱元璋尊敬元朝,尊敬元朝君主这样的话,可不只说过这么几句。他在此后的诏书中,还曾多次表达过这样的观点。对元朝皇室成员,也要求要给予极大的尊重。甚至后来,因蓝玉曾经对元朝王妃不敬,朱元璋还把这个作为杀害蓝玉的一条罪状。>不过,说朱元璋很尊敬元朝,但是在刚刚讨伐元朝的时候,朱元璋曾发表了一篇《奉天讨元北伐檄文》,在檄文中,他说元朝是“胡虏禽兽”。这种表达,显然是极为不尊重的。>那么,何以朱元璋在刚刚北伐的时候,对元朝表现得这么不尊敬,当他当了皇帝,讨元卓有成效的时候,他的态度又来了这么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呢?> >我认为,朱元璋在统一了南方,准备北伐的时候,他其实对能不能打赢元朝,心中是没底的。这时候,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团结广大的汉人,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讨伐元朝的行动中来。如何才能团结汉人呢?显然,最好的办法,就是激发他们的民族情怀。>民族情怀确实是一个有强大力量的东西。当下咱们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一说到历史上民族之间的战争的时候,有不少网友依然还有比较狭隘的民族观,乃至于对元朝、清朝作为中国历史朝代不认可。>而在古代,真正把北方游牧民族当成敌人的情况下,民族情怀就更加强大了。所以,朱元璋通过把蒙古人说成是“胡虏禽肉”,说他们统治中原,是窃取中原国柄,这确实是非常能激发中原汉人的民族情怀的。因而在追击元朝的时候,会更加英勇无畏。>但是,当朱元璋已经当皇帝以后,情况就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追打元朝的过程中,朱元璋发现,元朝残余势力,根本就不足为惧,打败元朝,也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个时候,他所考虑的,就是巩固其皇位统治的问题。>而要巩固皇位统治,最重要的,就是要树立皇帝的权威,就是要增强皇位的神秘性。也就是说,皇位可不是随便哪个想获得就获得的,必须是“天命所归”。只有“天命所归”,你才能获得皇位并坐稳江山。如果上天没有垂顾你,给你这样的“命”,给你这样的“气数”,你就算自己称帝了,也不可能坐稳江山。就像陈友谅那样,建立了大汉政权,不过就是一个混世魔王,很快就玩完了。>元朝在中原有近百年的历史。这段历史,是绝对不能抹杀的。你要抹杀了这段历史,不承认这段历史,你也就是不承认皇位“由天定”这一点。>而这带来的后果就是,皇位不是由上天赐予的,而是由武力打下来的。谁的拳头硬,谁的武力强大,就可以获得皇位。这样一来,就麻烦了。朱元璋的那些功臣们,胡惟庸、李善长、蓝玉、徐达等等,他们因为掌控了兵权,有了强大的实力,因此,就可以把朱元璋推翻,自己来当皇帝。>朱元璋必须要防备大臣们有这样的想法。所以他才说“元之兴亡,自是气运,与朕何预”,也就是说,江山不是人力可以打下来的,就算是我朱元璋,也打不下来。元朝灭亡,只是“气数已尽”的结果。尽管“气数已尽”,但元君作为皇帝,也是必须要获得尊敬的。>说白了,朱元璋的意思就是,自己的皇位也是上天注定,不是靠人力能打下来的。大臣们,功臣们,你们就别白费心思了!相关参考
孔子的《论语》,都说是一部天书,一部能治天下的天书,而宋朝宰相赵普认为凭借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了。于是,世上便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之说。其实,这种说法出自《宋史》。相传大宋王朝的开国丞相赵
历史人物 朱元璋和孔子有什么仇什么怨 为什么朱元璋会贬低他甚至不允许后人做官呢
还不知道:朱元璋和孔子有什么仇什么怨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明朝开国,朱元璋登基做了皇帝,开始了治理天下的历史。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小时候做过和尚和乞丐,生活也造就了他
史上名将,要么顺应历史大势,击破强敌,扫除残余,建功立业,诸如白起、韩信、李靖、常遇春等;要么在处于颓势之际,力挽狂澜,保家卫国,诸如李光弼、岳武穆、左宗棠;还有一种,未必代表历史大势,也不能力挽狂澜
从古至今,修筑长城,端赖“举国体制”。“夫以之强,带甲四十万,不能窥河西,乃筑长城以分之。”(桓谭《新论》)“可变资本”四十万,“不变资本”有多少?秦代以后,汉、隋及其间的北魏、北齐、北周等朝,都有兴
虽然赵云的官职最高只做到镇东将军,但这并不能表明赵云能力的优劣。要知道周瑜的官职也只不过是个偏将军,但一些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如:王昶(骠骑将军)、朱据(骠骑将军)等辈,他们的官职都要比赵云和周瑜高。难到
人物生平朱世珍:即明仁祖,元朝末年句容(今江苏句容)人,明太祖朱元璋之父。按照记载,元代汉人百姓如果不上学的话是不能有名字的,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如:朱元璋五世祖叫朱仲八,娶陈氏,生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傅有德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说起傅有德,他是明朝的开国元首之一,经常与春南远征和北战碰面,被称为“玉胜将军”。他虽然只是副将军,但在南平的鄱阳湖、元朝和云贵战役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要做的事很多,比如剿灭元朝的残余势力,改善战火摧残的民生,增加财政收入等,但他却花费大量时间,制订出了一系列繁文缛节,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细致入微,可谓空前绝后。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加上许多地方天灾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福通、郭子兴等人举兵反元。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在小时候的玩伴汤和的介绍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不仅很快被提拔重用,而且迎娶了郭子
元朝末年,朝廷腐败不堪,加上许多地方天灾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刘福通、郭子兴等人举兵反元。出身贫苦的朱元璋,在小时候的玩伴汤和的介绍下,投奔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不仅很快被提拔重用,而且迎娶了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