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

Posted 宰相

篇首语: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朱棣的功臣,为何他死后朱棣不厚待姚家?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洪武15年中秋节刚过,朝廷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朱元璋的结发妻子,最受老百姓们所敬仰的马皇后离世了。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奉命返回应天奔丧。这是朱棣去燕京之后第一次回到了应天。在马皇后的葬礼上,朱棣经过僧录司左善事宗泐的介绍结识到了一位僧人,法人发号道衍,出家之前姚姓。这位僧人,是朱棣以后夺取天下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人称黑衣宰相姚广孝。> >元朝末年,14岁的姚广孝遁入空门,从此改称道衍,他博学多识,广泛结交三教九流之人,而且胸有大志。洪武八年,朱元璋广招有学识的僧人到礼部应试,道衍并没被授官,遗憾而去。> >且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万分背痛,让僧录司挑选全天下的高僧为皇后诵经祈福,道衍这一次被选中。朱棣早就听闻道衍的名号,有意结识,所以二人才有机会相见。当日道衍初见朱棣,朱棣扮成小厮出来相迎,道衍见到这位“小厮”后立即行佛礼,当即表示:“既然已经见到燕王,就不必进院内了,转头便走。”朱棣大惊,连忙赔礼,才留住道衍。> >朱棣回到燕京后,想办法将道衍请到北京,让他担任庆寿寺主持,以便二人时常相见。在这个过程中,道衍向朱棣推荐了许多能人志士。朱元璋去世后,他的孙子朱允炆登基,即建文帝。建文帝登基后,认为他的叔叔们都身居外地,手握重兵,是朝廷的一大隐患,因此开始削藩。眼看要伤及朱棣,朱棣犹豫不决,道衍力劝朱棣起兵“靖难”。《明史》记载:>成祖曰:“民心向彼,奈何?”道衍曰:“臣知天道,何论民心。”>可见,是道衍的话,让朱棣终于下定决心,和侄子拼一把。然后,朱棣负责拉拢军官和士卒,道衍则在燕王府的后院训练兵马,加厚城墙,打造兵器。半年后,燕王举兵,“靖难之役”打响。> >在长达3年的战争中,道衍一直扮演着军师的角色,战争之初,朱棣并不占优势,在朝廷大将李景隆的攻击下,朱棣连吃败仗。道衍智计百出,帮朱棣保存实力,最后建议朱棣,不要想着取城池,而是用主力部队直捣南京,扭转战局。>朱棣即位后,赐道衍改为俗名姚广孝,大臣们都以“少师”来称呼他,但姚广孝一直以僧侣自居,多次拒绝朱棣让他还俗的建议。朱棣认为朝廷上站着个僧人多有不便,姚广孝就上朝的时候穿朝服,戴官帽,下朝后又穿上僧衣,而且将自己的俸禄都捐献给灾民。> >作为一个僧人,朱棣赏赐他的美女他定然是不收的,所以他并无子女。但有一年,姚广孝去苏州赈灾,看到一个极其聪慧的少年,想认他做养子,这少年听闻他是当朝少师,果断答应,改姓姚,取名姚继。姚广孝后来预言:此子太过看重富贵,官不到四品,命不到五十。> >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朱棣多次探望,太医都派了不下百次,然而,黑衣宰相仍旧先朱棣而去,朱棣辍朝两日,以僧人的最高规格来厚葬姚广孝,并且招他的养子姚继进宫。朱棣问姚继:“少师去世前,可有遗言。”姚继不敢看朱棣,最终咬了一下嘴唇说:“家父只说了6个字:‘求上厚待姚家!’”朱棣听闻,脸上非常不高兴,怒斥姚继说:“你父亲生平和我相处多年,从来没有提起过自己的家事。”> >很明显,朱棣在告诉姚继,你说的6字遗言,是假的,老姚不会说出这种话。因为朱棣登基之初,朱棣要把姚广孝的家人(弟弟和侄子)接来做官,姚广孝以“僧人无家”为由坚决拒绝,后来,朱棣又要封姚继为官,姚广孝又拒绝,说这个儿子不是有福气的,不能收荫封。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姚广孝是个功臣,但他最重要的是位僧人,僧人是不会提这种遗言的。>六年后,朱棣去世,明仁宗朱高炽继位。明仁宗念及姚广孝的功劳,把姚广孝配享太庙,封他的儿子姚继为尚宝少卿。这个官职是从五品,姚继42岁时病逝,果然没有逃过其父的预言。

相关参考

”黑衣宰相“姚广孝是个怎样的人?姚广孝与刘伯温的关系?

  姚广孝,生于公元1335年,去世于公元1418年,小的时候交姚天僖,出家为僧之后,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暗,号独庵老人、逃虚子,后来因为帮助朱棣谋得江山,因而被赐予广孝之名。  姚广孝是历史上著

历史人物 姚广孝送给朱棣的这4个字,泄露天机,让朱棣龙颜大悦

导读:姚广孝出生在一个医生世家,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走街串巷给人看病的郎中。奇怪的是姚广孝并没有子承父业,成为一名郎中。在姚广孝14岁的时候,他选择了剃度出家,当了一名和尚,取法号道衍。在做和尚的几十年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

姚广孝是明朝著名的僧人、诗人、谋士、政治家,曾经辅佐朱元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皇位。一位出家的僧侣,涉及到政治之中,足可以说明他是个有抱负有野心之人。那么这样一个不像僧人,更像是文人的人,为

姚广孝是“黑衣宰相”吗?姚广孝究竟为何要出家

姚广孝是明朝著名的僧人、诗人、谋士、政治家,曾经辅佐朱元璋取得了”靖难之役“的胜利,登上皇位。一位出家的僧侣,涉及到政治之中,足可以说明他是个有抱负有野心之人。那么这样一个不像僧人,更像是文人的人,为

历史人物 朱棣的主要谋士、明朝政治家姚广孝简介

明朝人物本名:姚广孝别称:道衍字号:幼名天僖,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所处时代:元末明初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长洲出生时间:1335年去世时间:1418年主要作品:《道余录》等主要成就:靖

朱棣军师高僧道衍 助朱棣夺嫡成就大业的第一功臣

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几个兄

朱棣军师高僧道衍 助朱棣夺嫡成就大业的第一功臣

这位道衍和尚的确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人物。他不是别人,他正是后来跟刘伯温齐名、被传说得神乎其神的明初两大谋士之一的姚广孝。就是他帮助朱棣夺取了皇位,成为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朱棣不甘心在北平做燕王,和几个兄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大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大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

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姚广孝是怎么死的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姚广孝年轻时在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