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的反佛斗士傅奕是个怎样的人

Posted 高僧

篇首语: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的反佛斗士傅奕是个怎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的反佛斗士傅奕是个怎样的人

所谓的“骗术”是通过非常手段,使人迷惑从而上当的伎俩。但是,骗术虽然巧妙,终究还是会被人识破的。其实,“识骗打假”可不是现代社会的专利,在遥远的古代,同样有一群敢于打假的斗士,而唐末精通历法的傅奕便是其中一个。>根据历史记载,傅奕崇尚儒学和道学,是当之无愧的反佛斗士。他算是一个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信佛,更不尚佛。在当时唐朝皇帝都信佛的情况下,傅奕依旧坚持己见,多次戳穿佞佛的骗局。他这种以身试险的精神,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古今中外少有的打假牛人。> >打假不少见,但是,傅奕这般拿命打假的人却是不多的。公元637年,一位自称来自西域的僧人,在长安城中上演了一场能让人起死回生的大戏。当时,这件事情还传到了一向笃信佛法的皇帝耳中,于是,这场戏越演越大,最终,不得不在长安城众多军民及老百姓的见证下进行。>皇帝并非昏庸之辈,他决定进行一场试验,参与试验的是飞骑卫士。当时,这位僧人念了许多咒语,谁想这咒语刚念完,飞骑卫士就如被刀斧所击一般,立刻倒地身亡。围观的百官、侍卫、宫女无不惊惧。过了一会儿,那位僧人又念了一串咒语,飞骑卫士居然又起死回生了。>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这西域僧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表演了这出起死回生的戏码,即使是九五之尊的帝王,恐怕都要佩服的五体投地了。经此一事,这位西域僧人名声大噪,更有甚者,将其视为活菩萨在世。>但是,有一个人偏不信邪,他就是当时年逾九旬的太史令傅奕。要知道,傅奕可是精通天文历法的博学之人。但他并不是人们所说的那种“书呆子”,而是知晓各种奇闻异事的“通才”。他喜好研究儒学和道学,尤其反对佛教。>如今,听到所谓西域高僧起死回生的事情,他自然是第一个不相信了。>傅奕第一反应就是:假的!他觉得这件事简直太离谱了,毕竟,生死有命,怎是如此简单的两句咒语就可以决定的。为了表面立场,傅奕立即入宫觐见了唐太宗,并表示:“这都是骗人的妖术,自古以来,邪不胜正。若陛下能给老臣一个机会,我愿意以身试法。”>唐太宗听后十分着急地说道:“爱卿乃我朝肱骨之臣,怎可轻易冒此凶险?”但是,傅奕只是笑着说道:“陛下无需多虑,若这西域高僧法术有效,微臣既可死去,也可复活,又有何危险呢?”唐太宗想了想,倒也不无道理,于是,便点头允准了这件事情。>其实,太宗心中也是有些疑惑的,傅奕此举刚好也可解开他心中的谜团。这场比试在太和殿前举行,当时,文武百官都前来见证,现场被围的水泄不通。只见,傅奕和西域高僧面面相觑,空气仿若凝固一般。慢慢地,高僧闭上了眼睛... ...>不一会,高僧开始默念“俺麻尼八迷牛,钵若钵若蜜,吗迷吗迷訇… …”这一连串的咒语如同攻击一般,声音虽小,其气势却丝毫不逊于包租婆的河东狮吼。一些天性胆小的宫女,甚至,连看都不看了,反观老态龙钟的傅奕,依旧气定神闲,毫无胆怯之意。>一开始,这位高僧还念得有模有样,但是,到了最后,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只听“啊!”的一声,僧人突然仰面倒地,如同被刀斧所伤一般。可是,在惊呼声后,这位可怜人却再也无法起身,因为,没有人可以给他念起死回生的咒语。> >于是,这场规模空前的打假试验就这样结束了。>其实,这件事疑点很多,毕竟,咒人生死这种事情,本身就是不成立的。至于这位高僧为何能咒死先前的飞骑卫士,无外乎有两种可能:>一为作弊;>二为特异功能。>作弊是比较可行的方法,这位高僧只需事先买通参与测试的飞骑卫士,让他在自己念咒语后装死便可。这种诡计与《大侦探福尔摩斯》中的布莱克伍德爵士玩弄的诡计如出一辙。他也是事先买通执行绞刑的警察,然后,自己服用某种假死的药蒙骗了验尸的华生。>至于特异功能,就比较复杂了,这可能是僧人的一种心理暗示,也可能是一种催眠功能。这种方法适用的情况比较特殊,受测试者必须是那种心理容易受到攻击且迷信的人。而后来接受测试的傅奕,不仅是经历过宦海沉浮的当朝重臣,更是见多识广之辈。>并且,他向来反对迷信,更不崇尚佛教,在这样坚定的唯物主义者面前,高僧的心理暗示自然不起作用。至于僧人为何会自己倒下,恐怕也是因为压力太大,抑或是中暑晕倒。当时的史书中只记录:“遂不复苏”,并没有交代其中的缘由。> >傅奕的打假之路并没有就此结束,一天,长安城又来了一位印度高僧。史书记载,这位高僧是婆罗门僧。在印度四大种姓中,婆罗门属于最高等级。但是,这位僧人既没有登坛说法,也没有传教,反而在闹市中摆了地摊。他声称自己得了佛牙,坚硬不可摧,能击碎任何东西。>那么,究竟什么是佛牙呢?>相传,这是释迦牟尼当初涅槃时所留下来的东西,也称作“佛舍利”。根据《释氏要览》的记载,佛牙如五色珠般光莹坚固,向来强度极高。至于,佛牙究竟有没有到打不碎的地步,并没有人做过试验。>唐中期以后,统治者推崇佛教,所以,佛牙这种东西便也被当作神物供奉了起来。但是,在唐朝初期,佛教还没有发展到全民狂热的地步,所以,佛牙和印度高僧才会出现在闹市的地摊上。当时,佛牙的消息闹得满城皆知,傅奕一听坐不住了。>奈何,他当时已有八十五岁高龄,身体行动多有不便,只好派出儿子出面打假。他对儿子叮嘱道:“我听闻印度有种叫做金刚钻的东西,质地最是坚硬,唯独羚羊角才能击碎它。你此行只需带着羚羊角前去,便可辨明真伪。”其子领命而去,一些好事的人听说后,纷纷前去围观。>傅奕之子找到这位印度高僧后,径自用羚羊角在上面敲了敲,只见,这“佛牙”应声而碎,地摊骗局就此揭开。若是细细研究,这件事简直比咒人生死还要离奇。高僧拥有的“佛牙”,其实,就是金刚钻,即:如今所说的钻石。它是一种密度极高的碳结晶体,坚硬不可摧毁。>傅奕能从佛牙坚硬的特质中,猜出它是金刚石,确实博学多识。但是,问题也随之而来,虽然,羚羊角尖长锋利,但是,若要说其能击碎金刚石,确实有些不太可能。不过,史实俱在,且傅奕又如此老谋深算,他不可能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所以,我们只能从另一个方向研究。>钻石的莫氏硬度达到了10,虽然属自然界最高,但是,它同时也很脆。若用力在特地位置敲击,同样会使其粉碎。傅奕很可能了解了这一特性,所以,才利用羚羊角尖长、坚硬的特性来对付钻石。>打假去伪本就是一条艰辛之路,彼时的傅奕位高权重,根本无需为此等小事烦忧。但是,一心求实的他,依旧选择以命打假,这种舍我的打假精神确实值得后世尊崇。>并且,历史上的“墓志”还是他发明的。>据记载,傅奕生平“虽究阴阳数术之书,而并不之信”。其生性豪达,一次醉酒,卧倒在床,他蓦然坐起说:“吾其死矣!”遂为自己作墓志曰:“傅奕,青山白云人也。因酒醉死,呜呼哀哉!”至此,方有“墓志”一说。故幼学琼林中有记载:挽歌始于田横,墓志创于傅奕。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著名将领段秀实简介,段秀实是个怎样的人

人物生平少以孝闻段秀实本籍姑臧(治今甘肃武威市),因曾祖父段师F出任陇州刺史,并留在陇州没有回家乡,于是变成F阳人。段秀实的祖父段达,曾任右卫中郎。他的父亲段行琛,曾任洮州司马,后因段秀实功被赠官扬州

东晋才女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是东晋的才女,擅长作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

东晋才女谢道韫是个怎样的人 未若柳絮因风起

...诗吟诵。她也是有身份背景的,宰相谢安使他的叔父,谢奕是他的父亲,同时它的丈夫是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在历史中,谢道韫的故事并不是很多,其中被人知道最多的故事就是《世说新语》里的一篇文章:谢道韫...

李必原型李泌是个怎样的人

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长安十二时辰》中,李必的原型人物就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李泌了。其实在原著中,男主的名字就叫李泌,在剧版才改成了李必。那历史上的李泌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李泌生于陕西西安,是北周太师李弼的

历史人物 孙权的儿子孙亮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时期,印象最淡的就是吴国了。曹魏有曹操这样的奸雄,蜀国有桃园结义的三兄弟,还有诸葛亮这样优秀的军师,吴国最出名的反而是被曹操惦记许久的大小乔两名美女。  今天要说的孙亮,实在是个不起眼的人物。

历史人物 岑文本简介 岑文本是个怎样的人

岑文本岑文本是唐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著有《周书》《莲花赋》《藉田颂》、《三元颂》等作品。于公元645年卒于从征辽东的途中,朝廷追赠侍中、广州都督,谥号为宪,陪葬昭陵。岑文本简介>岑文本(595-64

唐朝历史 黄巢是个怎样的人

黄巢起义 >几十年来的中国历史教科书,都把黄巢定性为:末年为了反抗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带领无法生存的农民进行大起义的革命领袖,是带着耀眼光环的正面形象。事实果真如此吗?从黄巢的《不第后

狄仁杰小儿子狄景晖简介,狄景晖是个怎样的人?

狄仁杰小儿子狄景晖简介,狄景晖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事情没有绝对,你看狄仁杰这么个虎父,不就生下了犬子狄景晖吗!狄仁杰是唐朝著名宰相,以刚正不阿,不

历史秘闻 狄仁杰小儿子狄景晖简介,狄景晖是个怎样的人?

狄仁杰小儿子狄景晖简介,狄景晖是个怎样的人?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事情没有绝对,你看狄仁杰这么个虎父,不就生下了犬子狄景晖吗!狄仁杰是唐朝著名宰相,以刚正不阿,不

狄仁杰小儿子狄景晖简介 狄景晖是个怎样的人?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但事情没有绝对,你看狄仁杰这么个虎父,不就生下了犬子狄景晖吗!  狄仁杰是唐朝著名宰相,以刚正不阿,不畏权贵著称。他秉公执法,弹劾权臣贪官,为百姓请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