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孙膑两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为何庞涓一再中计
Posted 孙膑
篇首语: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比枪炮威力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孙膑两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为何庞涓一再中计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孙膑两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为何庞涓一再中计
孙膑两次使用“围魏救赵”之计,为何庞涓一再中计?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围魏救赵”发生于战国时期,表面是魏国和齐国之间为争夺霸主地位发生的战争,实则是孙膑和庞涓之间同门相残,兄弟反目,因为利益和妒忌,分别利用齐国和魏国进行的一场军事角逐,他们之中只有一个人能活着,而活着的自然就是胜者。> >孙膑原名孙伯灵,因为后来受到“膑刑”才刻意改名为孙膑,他也是《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后代,他跟庞涓本是同窗,早年一同师从鬼谷子学习兵法,可能是由于受到家族熏陶或者是基因遗传,他学业上远超庞涓,为此庞涓就起了嫉妒之心,后来费尽心机,设计加害孙膑。庞涓学成之后就投奔了魏国,一展自己的抱负,很快得到了魏王的赏识,一连打了十几个胜仗,名声大噪,因此也掌握了魏国的军队大权。后来魏惠王得知庞涓还有个师兄也是鬼谷子的门生,而且还是孙武的后人,便让庞涓请他来魏国借机收入麾下。>孙膑此时也学成出山,正愁没地方去,恰好庞涓来请他去魏国共图大事,孙膑大喜,早就得知庞涓在魏国荣登高位,再加上多年未见,立马答应了。孙膑的到来令庞涓增加了不少压力,期间魏王还多次考验二人的才学,发现孙膑各方面远胜于庞涓,不由令庞涓有了危机感,于是捏造罪名对孙膑施以膑刑,挖去膝盖骨,并将孙膑留在身边关押监视起来,还在他脸上刺字,想使他埋没于世不为人知。>孙膑看透了庞涓的歹毒,要想活命只能装疯卖傻让庞涓念在一丝同门之谊没痛下杀手,直到齐国使者来魏,孙膑看到逃出的希望,用自己的才华打动了他,在他的帮助下,孙膑跑到齐国,并且得到了田忌的赏识,还留下了“田忌赛马”的典故。此后,孙膑庞涓各为其主,展开了两次输死的较量。> >第一次是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孙膑认为魏国全力攻赵,国内肯定空虚,齐倘若趁机进攻魏都大梁,魏军必然回师自救,邯郸之围自然解除,田忌采用这一战略,在桂陵设伏袭击,大败魏军,这也是历史上有名的“围魏救赵”之战。孙膑在此战中运用避实击虚、攻其必救的战术,打败魏军,并且生擒了庞涓,这次孙膑没有除掉庞涓,放他回到魏国,这也许是对庞涓当初没在魏国杀死他的报答。>不久齐魏开始了第二次角逐,这次魏国为了弥补桂陵之战失败的损失,选择进攻弱小的韩国,韩国向齐求救,孙膑仍采用过去的战略,直接攻魏国都城大梁,魏必定回军迎战,只不过这次孙膑采取分兵作战,一队围攻都城,等庞涓率军回援,不战而退,另一队利用“减灶”之计在马陵道伏击魏军,因为是相同的策略,庞涓自认齐军不会设伏,命大军轻装疾进,想给齐国和孙膑一个惨痛的教训,这次庞涓没那么好运了,孙膑正是利用魏军轻齐心理,假装怯战,向后退却,并在马陵设伏,一举歼灭十万魏军,庞涓最终被杀,万箭穿心,死于马陵,孙膑再次战胜庞涓,这也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从此魏国也无力再跟其他诸侯国争雄,慢慢走向了衰弱。>孙膑庞涓本师从一处,但是庞涓却两次中计,还是相同的计谋,庞涓难道没吸取教训吗?庞涓先于孙膑出山,对兵法的掌握远没有孙膑深入,加上庞涓已经被孙膑恼羞成怒,两次阻挠他建功立业,这一次他彻底被怒火冲昏了头脑,一旦抓住孙膑,必定是要将他处死的,所以轻敌是必然的,最终导致自己马陵兵败。不得不说孙膑庞涓都是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只是庞涓度量小,不容孙膑,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所以二人必有一战,相比之下,孙膑却显得淡泊名利,在庞涓死后,本可以继续为齐国效力,高官厚禄指日可待,但是他选择了退隐山林,著作《孙膑兵法》流传后世。相关参考
庞涓是魏惠王时期的大将,名冠当时,勇猛无比,率领着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军队,可谓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令天下诸侯所胆寒。就是这样一个人,遇到了受过膑刑的孙膑却两次败北,并最终死于战场上。庞涓第一次是败在桂陵
公元前342年初,魏惠王命庞涓为将,而以太子申为上将军,率领魏军十万,大举进攻韩国。>魏惠王春秋已高,自觉时日无多,所以想用此战锻炼一下接班人,故而给庞涓空降了一个上司。庞涓虽然很郁闷,但也表示理解,
孙膑与庞涓的斗智:战国时齐军围魏救赵是历史上声东击西的著名战例,其中的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更是堪称经典,毛泽东对这场战争中孙膑的谋略给予很高的评价。冲其方虚疾走魏都《资治通鉴》记载,东周显王十五年(公元
聪明的人不是不犯错误,而是不犯相同的错误。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做起来却非常难,战国时代魏国名将庞涓曾两次败在同门师弟、齐国着名军事家孙膑首创的“围魏救赵”战术下,那么,庞涓为何一再上当,两次“围魏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占了...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妇孺皆知,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庞涓和孙膑。提到庞涓,大家都会想到孙膑过人的军事才能,而同样是科班出身的庞涓却一直活在孙膑的光环下,还一直背负着气量狭小的罪名,那庞涓算不算是个名将?庞涓
田忌与孙膑如何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在哪次战争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
田忌与孙膑如何围魏救赵?围魏救赵是在哪次战争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
围魏救赵,这个成语妇孺皆知,而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庞涓和孙膑。提到庞涓,大家都会想到孙膑过人的军事才能,而同样是科班出身的庞涓却一直活在孙膑的光环下,还一直背负着气量狭小的罪名,那庞涓算不算是个名将?庞涓
事件《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是讲战国时期齐国与魏国的桂陵之战。公元前354年,魏惠王欲释失中山的旧恨,便派大将庞涓前去攻打。这中山原本是东周时期魏国北邻的小国被魏国收服,后来赵国乘魏国国丧伺机将中山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