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明朝虎将曹文诏将军为什么会阴沟里翻船

Posted 起义军

篇首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明朝虎将曹文诏将军为什么会阴沟里翻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明朝虎将曹文诏将军为什么会阴沟里翻船

曹文诏将军,清朝十分欣赏的明朝虎将,为何阴沟里翻船?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明朝统治历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名将。对于明朝初期的大将,大将都非常熟悉。其实在明朝统治的末期,朝廷仍旧拥有很多名将,例如孙传庭、卢象升、曹文诏等等。其中,曹文诏将军堪称勇冠三军,被明朝上下寄予厚望。就连明朝的对手清朝,也非常欣赏曹文诏。认为曹文诏是明末第一良将,乾隆皇帝和重臣张廷玉对曹文诏的评价都非常高。但是,作为明朝的虎将,曹文诏最后为何会阴沟里翻船呢?>首先,我们聊聊曹文诏的出身,曹文诏属于明朝的职业军人出身,依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个脚印成为了游击将军。游击将军属于什么官职呢?类似于中级军官。明朝的武官等级分为总兵、副将、参将、游击、守备等等。由此可见,游击将军属于不高不低的样子。在明朝统治的末期,明朝内部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而且此起彼伏。与此同时,在东北地区崛起的清朝,开始不断进攻明朝的北方地区。>>一位明朝官员说出了这样的话“外有满洲犯边,内有流贼肆虐。”曹文诏骁勇善战,参加了一系列的战争。清朝军队进攻明朝北部边境的时候,曹文诏奉命北上增援,虽然曹文诏所在的部队被清朝骑兵击败,但曹文诏的表现非常出色,得到了明朝高层的赏识,曹文诏的官职得到了进一步的晋升。陕西省境内出现了大量的农民起义军,作为明朝的一张王牌,曹文诏如同救火队长,被明朝调往了西北前线。>不得不说,曹文诏打仗确实猛。第一次进入陕西境内作战,曹文诏前后平定了10多股农民起义军,斩杀起义军3万多人,生擒人数更多。曹文诏被明朝官员们视为最大的希望,出现了“军中有一曹,西贼闻之心胆摇”的说法。但是人都有缺点,曹文诏也不例外。曹文诏作战勇猛,但是不懂处理与上级、同僚之间的关系。>在陕西作战的过程中,曹文诏与顶头上司洪承畴的关系并不好,以至于洪承畴屡屡压制曹文诏的战功,根本不予上报。由于在陕西省无法立足,农民起义军开始转战进入山西省境内。山西省境内的明朝军队根本无力抵挡,向朝廷求救。经过考虑以后,崇祯皇帝命令刚刚喘口气的曹文诏进入山西助战。崇祯皇帝对曹文诏的评价很高:“贼自秦中来。秦将曹文诏威名宿著,且尝立功晋中,而秦贼灭且尽。宜敕令入晋协剿。”>曹文诏随后率领部队进入山西,虽然屡立战功,但曹文诏的老毛病还是没有改变。曹文诏与山西各地知府、知州们的关系很僵,以至于那些地方官不给予军队提供后勤保障,甚至不准修整。面对这样的情况,崇祯皇帝也无可奈何。面对明朝各路军队的围剿,起义军在山西省站不住脚,开始再次向河南省、陕西省转移。>>曹文诏离开了陕西以后,陕西地区的起义军再次死灰复燃,而且势力更大。公元1635年,已经晋升为总兵的曹文诏,第二次进入陕西作战。当时,为了对抗明朝的围剿,各路农民起义军不再各自为政,开始联合在一起对抗官军。但是,明朝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农民起义军正在进攻陕西的西部地区,不了解实际情况的洪承畴,派遣曹文诏率领3000多官军增援。并且表示:“非将军不能灭此贼。顾吾兵已分,无可策应者。”>其实,曹文诏也没有想到农民军的势力会那么大。增援的一路上,曹文诏前后两次击败小股起义军。这是农民起义军的计谋,曹文诏率部开始孤军深入。在陕西西部的湫头镇附近,曹文诏被几万农民军包围。虽然,曹文诏的部队属于精锐,但架不住农民军人多势众。几轮战斗以后,曹文诏的部队损失很大,准备利用骑兵的优势,率领残余部队突围。此时,一个已经投降农民军的明朝军官认出了曹文诏,立刻报告起义军的几位首领:“此曹总兵也。”>起义军当然不会放走曹文诏,曹文诏几次突围都没有成功。眼看突围无望,曹文诏在重围中自杀。不得不说,曹文诏一家堪称是满门忠烈。几年以后,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参加了震天动地的松锦大决战。最终,战死在松山前线。对于曹文诏的阵亡,属于明朝的巨大损失,甚至影响了一些历史发展。>对于曹文诏,虽然曾经与清朝军队作战,但是清朝对曹文诏的评价还是非常高的。清朝入关以后,重臣张廷玉负责修撰《明史》。在《明史》中,张廷玉对曹文诏的评价很高,认为曹文诏是明末第一良将,而且写下了“秉骁猛之资,所向摧败,皆所称万人敌也。大命既倾,良将颠蹶,忠勇最著,死事亦最烈”的批语。>>乾隆皇帝对曹文诏的评价客观,认为“曹文诏秉资骁猛,练习戎行,慷慨出师,勇烈并懋。”其实也是在拐着弯讽刺清朝的各级将领,不要总想着升官发财,多以江山社稷为重。认真的说,如果曹文诏没有阵亡,明朝西北地区很有可能就是另一个样子。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 明朝将军曹变蛟简介

曹变蛟(1609~1642),山西大同(今山西大同市)人,明朝名将曹文诏之侄。身怀勇力,少年时即随曹文诏在军中效力。为维护社会的安定秩序,平定多次暴乱,很受天子器重。先后被任命为参将、副总兵、都督佥事

历史人物 曹文诏的曹文诏的生平简介 曹文诏的事迹 曹文诏是怎么死的

本名:曹文诏所处时代:明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时间:不详去世时间:1635年www.cha138.com主要成就:镇压明末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功勋卓著官职:临洮总兵,山西总兵,大同总兵追赠:太子太保、左都督

历史人物 曹文诏简介 明朝平叛农民起义悍将自刎而死

  导读:曹文诏,在对末年进行血腥镇压中表现的最为强悍。>  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陕西民变势大,

历史人物 曹文诏简介 明朝平叛农民起义悍将自刎而死

  导读:曹文诏,在对末年进行血腥镇压中表现的最为强悍。>  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陕西民变势大,

历史人物 最后自杀殉国

  早年在辽东从军,历事熊廷弼、孙承宗,积功升至游击。1629年冬,随袁崇焕入关保卫京师,在抵抗后金侵略中有功。1630年7月,陕西民变势大,曹文诏被封为延绥东路副总兵,进行征讨。1631年4月,曹文

早知他那么反动就把他扔沟里

陈赓(中)资料图本文摘自:凤凰网历史,作者:大风号·小熊历史,原题:盘点刘邓大军中“三陈”是谁!其中一位还是主席的宠将刘邓大军中有“三陈”,均为独当一面之骁将。“三陈”者,陈赓、陈再道、陈锡联三将军也

这对父子虎将助秦始皇一统中国最后善终归隐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多少一生征战沙场的将军在功成名就之时被送上断头台,只因功高震主。最为世人所熟知的非汉高祖刘邦除去手下一众将领,以及明朝朱元璋弑杀大臣,但世上有一个人称暴君的一

明朝 中朝虎将并肩战

中朝虎将并肩战丰臣秀吉以和谈争取时间,重整军备,准备再次入侵,故驻在釜山的日军始终未退。而明神宗不听大臣的建议,将各镇兵相继撤回国内。万历二十五年,日军发动14万多人第二次进攻朝鲜。明政府即派兵部尚书

带你看三国虎将

三国时代,这三位将军,一生戎马,身经百战,杀敌无数,却毫发未损,而且都活到七十多岁并善终。这三位将军,都是蜀汉的将领,他们都是谁呢?第一位,常胜将军赵云。提起他,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赵云(?-22

历史人物 明朝最后一位虎将,打败李自成,差点灭了皇太极

1644年,明朝灭亡,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有许多中说法,总结起来就是内忧外患,加上崇祯皇帝本无大才,结果丢失了江上,其实崇祯皇帝自己无才,要是他能重要有才能的人,也不至于落得身死国灭的下场的,明朝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