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有时候总感觉别人忽略了自己,想想可能是自己太闲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历经九朝,98岁寿终正寝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魏骥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平均年龄一般很低,在林万孝的《我国历代人平均寿命和预期寿命》一文中提到,夏商时期人均寿命只有18岁,当然那个时候人口少,又不稳定,各族之间发生战争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导致人均寿命很低。>可到了清朝,我国人均寿命还是只有33岁,直到1957年,我国人均寿命才提高到57岁。可见古人长寿是很罕见的事,像康熙、乾隆这样的,已经算极其长寿的老人了。>就是在这样一个人均寿命不高的年代,明朝有一位官员,他活到98岁才寿终正寝,98岁别说是明朝,就算放在现代,也算是高寿了。这位官员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九朝,他是如何赢得明朝代代皇帝的尊敬,如何从官场的尔虞我诈中逃生,如何历经九朝而屹立不倒的?>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他。>魏骥,字仲房,生于洪武七年,浙江萧山人。直到永乐三年,魏骥才因中了举人,后又过了会试,从而走上仕途。>不久之后,魏骥奉命参与纂修《永乐大典》工程,纂修结束以后,他被推荐为太常博士。宣德时期,魏骥转任南京太常寺少卿。正统年间,魏骥更是多次升官,这时候他向明英宗提出想告老还乡,可是遭到明英宗的拒绝,此后又申请,再次被驳回,可见明英宗十分依赖他。>正统十四年,发生了土木堡之变,魏骥向朝廷献策对付瓦剌,被采用。这时候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魏骥同样受到重用。魏骥再次提出告老还乡,明代宗终于同意,于是77岁的魏骥回到故乡,直到98岁寿终正寝。>那么他是如何做到,既让皇帝信任,又不被权臣记恨,最终还能高寿的呢?我想和这些原因有关。> >一、为官清正廉明>魏骥是个正直的人,他出入仕途的时候,官职非常低,但他并不因此而整天想着升官,他除了做好自己的分内事,还常常鼓励学子们。他见学生们夜夜苦读,便会半夜给他们送米粥,见有的学生十分贫穷,他就会出钱资助而不计回报。>后来他受到明朝历代皇帝的重用,许多人都想着来巴结他,但是都被魏骥给拒绝了。有的官员给他送来礼物,他都一一退回去。有人想请他卖个人情,让自己犯罪的亲戚得以保释,仍然被魏骥拒绝,并且依法对犯罪之人定刑。>景泰元年,魏骥向明代宗提出辞职,这时他的学生,当时的大学士陈循对他说,让他不要急着回去,等朝廷为他加官进爵再说,并主动要求为他疏通关系。结果魏骥一听十分生气,训斥了学生一顿,然后愤然回到家乡。>到了家乡之后,魏骥还对别人说:“我这个学生办公事存在私心,将来不会有好结果。”他每次想到自己教出这样的学生,心中都感到十分惭愧。>一般人退休之后,肯定想着好好休息一下,安度晚年。可是魏骥不一样,虽然回到家乡,可心里仍然牵挂百姓。看到乡民因为水患饱受苦难,他便多次提出水利方案,还亲自主持水利修建。看到有富豪强行征地,魏骥便带头呼吁官府出面解决。>到了成化年间,明宪宗听说魏骥在当地的功绩,对他很是敬重,便派人赏赐他一些东西。只可惜使者还没有到,魏骥就已经去世了。明宪宗知道后很遗憾,下令厚葬魏骥,并对其追谥“文靖”。乡民为了纪念他,更是在当地为他建立了祠堂。>明宪宗对魏骥的评价是:“尚书魏骥,年及百龄,兼有德望,朕甚嘉悦。”“骥临终遗命,犹恐劳民,可谓纯臣矣。”>77岁的魏骥告老还乡,但他一刻也没闲着,继续为家乡发展效力20年,可谓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这句话发挥到了极致。正是因为魏骥受重用时,不想自己能否加官进爵,告老还乡时,也不带走朝廷一点好处,所以才会受到历代皇帝的敬重。> >二、忍常人所不能忍>要说魏骥的性格,可以得到皇帝喜爱,也能获得百姓爱戴,但是朝中的权臣或是小人,一定会视其为眼中钉,因为魏骥正直的态度,会损害他们的利益。明朝宦官干政比较严重,在明英宗时期,太监王振就深受信任,魏骥就十分看不惯王振的作风,那为何他没遭到王振报复?>那是因为魏骥是个聪明人,他虽然看不惯王振这帮宦官平时耀武扬威,但他知道,得罪这群人没有好处。所以魏骥虽不能对王振心悦诚服,可看在明英宗的份上,魏骥还是很给王振面子。>就是因为这样,王振对魏骥十分尊敬,他认为连魏骥这样的有才之人,都愿意站在自己这边,自然就不会去报复魏骥。既然王振都对其十分尊敬,那其他人就更不敢得罪魏骥了。这就是他不会被权臣记恨的原因。>三、心系田园,视权势为过眼云烟>既能得到皇帝重用,又能受到权臣尊敬,魏骥可谓是人生赢家,可他最令人羡慕的,还是活了98岁高龄。魏骥33岁开始当官,77岁退休,此后还为家乡效力20余年,可见这时候他的身体还十分硬朗,还能亲自主持水利工程。那他的高寿秘诀又是什么?>首先是心态好,就以王振来举例,他的所作所为,遭到很多大臣的诟病,人人都气愤英宗为何会信任他,但是敢怒不敢言。魏骥也讨厌王振,但是他不计较,毕竟皇帝如此信任的人,你硬要和他赌气,只能是自己吃亏,所以魏骥才不把他放在眼里,心态一平和,病自然就来得少了。>其次,魏骥不把权势放在心上,他将心思全部放在百姓身上,所做的一切,都是希望百姓过得更好。对于自己升不升官没关系,死后有没有荣誉也没关系,所以回乡之后,他才会默默帮助乡民谋福利,要不是有人将此事告诉明宪宗,他所做的一切,就难以被世人所知了。>最后一点最重要,就是魏骥心系田园生活,他曾多次向明英宗请辞,可都遭到拒绝。其实他早就想回归故里,过着自己向往的生活,就是粗茶淡饭、粗布麻衣。这样呼吸着新鲜的田园气息,做一些农活锻炼身体,无忧无虑、无欲无求,想不长寿都难。>魏骥的一生告诉我们很多道理:一、不要和别人斤斤计较,到头来伤害的是自己的身体。二、不要把权势看得太重,有权势不是坏事,但没必要为了追求而不择手段。三、凡事心态要放好,心态平和了,才能使身体更健康。

相关参考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为何能够活到98岁?

顾先生生于1888年,1983年,96岁的顾维钧出版了他的自传。1985年,享年98岁的顾维钧在纽约去世。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为何能够活到98岁?

顾先生生于1888年,1983年,96岁的顾维钧出版了他的自传。1985年,享年98岁的顾维钧在纽约去世。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民国第一外交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

钱学森活了98岁,他病逝之后,他的一儿一女如今在哪

十年前,一个很普通的日子里,丧钟缓缓敲气,一名满身功勋的98岁老人永远离我们而去,这个人就是钱学森,相信我们大家对他的名字都不陌生,他的身上背负着太多的身份,然而,最值得我们敬佩的是,他的爱国心。想当

历史人物 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为何能够活到98岁

  导读:顾先生生于1888年,1983年,96岁的出版了他的自传。1985年,享年98岁的在纽约去世。顾维钧,中国近现代史上最卓越的外交家之一,被誉为「第一外交家」。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他就山

唐代名将郭子仪,85岁寿终正寝,死后千年墓地挖出蹊跷

「”拒虏谨施三妙略,安邦唯尽一忠诚,社稷再造唯卿力,图像凌烟盖宠荣”。唐代国公郭子仪,历事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主,于安史之乱力挽狂澜匡扶长安,后逐荡边塞威震西域,创盖世之功而主上不疑,安然

历史人物 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106岁寿终正寝,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始于1955年,首次获封上将军衔的共有55人,1956年和1958年,王建安和李聚奎又被追授为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因为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做出过杰出贡献,因此被称为“开国上

钱学森98岁逝世,为我们留下一项黑科技,世界曾只有5人会制造

大概只要是国人都听说过钱学森此人,但是对他实际了解过的却没几个了解。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说一说这个人。他不仅是政治书上死板的被成为两弹一星的专家,实际生活中的他热爱祖国,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故事,还为中国

历史人物 古代最牛将领,换了六个老大,最后却还能寿终正寝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岳父是独孤信,他的三个女儿做了北周、隋朝、和唐朝的皇后。五代十国时期也有一位国民岳父,他的三个女儿做了后周和北宋的皇后。更令人惊奇的是他本人历经后唐、后晋、辽、后汉、后周、北宋,最后

寿终正寝

  赵云怎么死的:一代名将赵云生前立下了赫赫战功,公元230年,赵云于成都病故,享年76岁,追谥为顺平侯。那么,赵云怎么死的呢?我们一起了了解下赵云怎么死的。  在三国演义中纵观赵云一生,一世英名从未

历史人物 康熙帝后宫最与世无争的妃子,九十七岁高龄寿终

你真的了解定妃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定妃万琉哈氏,正五品郎中拖尔弼之女。原为正黄旗包衣辛者库人(专以从事大内或王公府第等地贱役苦差为职,地位低下,但上三旗辛者库人除外),定妃家族系出自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