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吴三桂为什么要以61岁高龄起兵造反

Posted 汉奸

篇首语:听闻少年二字,当与平庸相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吴三桂为什么要以61岁高龄起兵造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吴三桂为什么要以61岁高龄起兵造反

吴三桂明明可以全身而退,为何非要以61岁高龄起兵造反?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关键人物,更是有名的三姓家奴。今天说起吴三桂,他为陈圆圆而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可谓是使人津津乐道,但吴三桂晚年偏要以61岁的高龄造反,更是使很多人疑惑不已。>因为当时康熙只是撤藩,并非是要杀吴三桂。根据史料记载,对于以辽东为包括吴三桂在内的三藩的养老之地,清庭也是认认真真做了准备的,吴三桂明明可以颐养天年,却选择了造反,不只是在当时有些出乎意料,现在也有不少人感觉有点费解,那么吴三桂为什么会造反呢,今天宋安之来说说这个问题。>以今天现代人的眼光来看,撤藩也没什么,正好可以颐养天年,如果以吴三桂来看呢,吴三桂是肯定会一口老血吐出来的,吴三桂心想当年本王身为明朝大将,手握五万大军,投降你清朝,帮多尔衮打败李自成,又带领清军入关进入北京,然后又南征北战的去镇压李自成和张献忠的旧部。>>最后又故意忘掉曾经说过“不忍一矢相加遗”南明势力的话,又大老远从北方跑到南方镇压南明永历政权,彻底成为汉奸不说,为了彻底使清庭承认自己,又跑到缅甸抓住了永历帝,迫不及待在昆明绞杀了永历帝,免得永历帝前往北京途中被人救走,以这份投名状使清庭信任自己,但代价是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我吴三桂做这么多事是图个啥?>还不是舍得一身剐,哪怕遗臭万年,也要把吴家成为明朝沐家的那般存在,使吴家可以成为世守云南的土皇帝!>结果是康熙这个小屁孩登基亲政以后,就要撤藩,就要将我这么多年的心血,就要将我的辛苦付出,直接给全部否定,让我顶着大汉奸帽子,辛苦大半辈子奋斗的一切都要交回去,可能吗,别说我61岁,我就是71岁,81岁多要反你丫的,不图什么,就图我当年付出这么多,成为臭名昭著的大汉奸,好不容易打下一片基业,结果你说收走就收走,简直是侮辱我!>现在大家看明白吴三桂为什么要造反的原因了吧?>其实抛开吴三桂三姓家奴不三姓家奴的问题,康熙帝的撤藩的确属于是卸磨杀驴过河拆桥。>因为吴三桂当年付出那么多,想要的回报很简单,就是想成为明朝沐家那种存在,成为一方土皇帝。>>而清庭也聪明,知道吴三桂想要什么,所以清庭让吴三桂实际控制了云贵两省,当时是两省督抚皆受其节制,用人则是吏部和兵部不得掣肘,用财则户部不能延误,其西选官员遍布云贵两省,甚至以云贵两省为中心,可以辐射影响到全国。>可以说云贵两省的民政、军权、财政等大权,都归于吴三桂,吴三桂就是土皇帝,这是清庭都默许认可的事情。清庭如此表示,吴三桂自然也知道投桃报李,比如说绞杀永历帝来表达自己的忠心。>可以说没有撤藩之前,就是清庭与吴三桂的蜜月期,清庭是利用吴三桂绞杀了多股反对势力,加之对于南方有些鞭长莫及,所以干脆将云贵之地交给吴三桂,吴三桂呢,梦想当一方土皇帝,自然是求之不得,所以也更卖力的效忠于清庭。>但等到康熙亲政以后,开始撤藩的时候,很明显这时候清庭就是卸磨杀驴了,不只是要剥夺吴三桂的一切,更是打破了吴三桂要将吴家成为明朝沐家那般世守云南的梦想,所以早已过了知天命,已是花甲之年的吴三桂,放弃了清庭给他看似宽容的颐养天年的待遇,而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造反的高风险之路。>>正所谓以史为鉴,吴三桂的下场,说明了一个道理,那便是选择当汉奸那一刻起,就不要想太多,你只是清庭的棋子或者说鹰犬罢了,还幻想着自己一族成为世代镇守一方土皇帝,多么可笑呢,所以当什么样的人,都不要成为吴三桂这种人。

相关参考

吴三桂真的想造反吗

  在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战争时间,其中不乏一些造反引起的,而历史和是哪个吴三桂造反时间就源远流长的流传至今,而吴三桂发动的那场叛乱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势力达到顶峰时兵力接近40万。这个数字几乎是清朝军

历史秘闻 吴三桂真的想造反吗

  在历史上有很多有名的战争时间,其中不乏一些造反引起的,而历史和是哪个吴三桂造反时间就源远流长的流传至今,而吴三桂发动的那场叛乱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势力达到顶峰时兵力接近40万。这个数字几乎是清朝军

为何还是失败了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尚需明朝降将为之平定镇守南方,并且满清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义军与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仪仗前朝降官降将,因此三藩势力逐渐养成,他们即是清朝最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

历史人物 吴三桂造反之时已经年迈,为什么还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吴三桂造反之时已经年迈,为什么还要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明末清初之际,吴三桂是个关键人物,要是没有他开关放清军进来,想必清军不一定能那么容易取得天下,吴三桂是清朝的大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为什么还是没成功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尚需明朝降将为之平定镇守南方,并且满清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义军与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仪仗前朝降官降将,因此三藩势力逐渐养成,他们即是清朝最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

为何还是失败了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尚需明朝降将为之平定镇守南方,并且满清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义军与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仪仗前朝降官降将,因此三藩势力逐渐养成,他们即是清朝最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

历史军事 吴三桂造反已占据半壁江山 为何还是失败了

清王朝建立之初,根基未稳,尚需明朝降将为之平定镇守南方,并且满清八旗军兵力有限,入关后,面对义军与南明政府的反抗,不得不仪仗前朝降官降将,因此三藩势力逐渐养成,他们即是清朝最为有力的左膀右臂,同时也是

吴三桂当年如果老老实实接受削藩,能否得以善终

试回答本问题:吴三桂为什么肯宁造反,也不愿接受康熙皇帝将其安置到辽东去的旨意?虽然吴三桂拥有以云南为主的基地,并且还有诸多旧部相呼应。但却依然无法改变其以一隅敌天下的客观现实,因此吴三桂的造反是要冒着

历史人物 吴三桂的两个关键错误,因为两个人导致吴三桂的最终失败

同样是做汉奸,但最后的名声却可能大相径庭。明末清初,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都是汉奸,但最终吴三桂名声最臭,洪承畴其次,范文程美名扬天下。>>当然,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后来“起义”或说“造反”

历史人物 吴三桂的两个关键错误,因为两个人导致吴三桂的最终失败

同样是做汉奸,但最后的名声却可能大相径庭。明末清初,范文程、洪承畴、吴三桂等,都是汉奸,但最终吴三桂名声最臭,洪承畴其次,范文程美名扬天下。>>当然,其中原因大家都知道,吴三桂后来“起义”或说“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