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诗奴" 贾岛的人物身平
Posted 人物
篇首语:炒沙作縻终不饱,缕冰文章费工巧。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诗奴" 贾岛的人物身平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诗奴" 贾岛的人物身平
贾岛(779~843年),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有诗文集《长江集》。>人物身平>岛早年家境贫寒,曾居房山石峪口石村,遗有贾岛庵。19岁云游,识孟郊等,因和推敲韩愈。还俗后屡举进士不第。唐文宗时任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主簿,故被称为"贾长江"。其诗精于雕琢,喜写荒凉、枯寂之境,多凄苦情味,自谓"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后又普州司仓参军,卒于任所。有《长江集》10卷,录诗390余首。另有小集3卷、《诗格》1卷传世。他的诗喜欢描写荒凉枯寂之境,颇多寒苦之辞。以五言律诗见长。注重词句锤炼,刻意求工。"推敲"的典故,就是由于他的诗句"僧敲(推)月下门"而来的。著有《长江集》。>贾岛与孟郊并称"郊寒岛瘦",孟郊人称"诗囚",贾岛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唐才子传》称他"所交悉尘外之士"。他惟喜作诗苦吟,在字句上狠下工夫。>元和五年(810年)冬,至长安,见张籍。次年春,至长安,始谒韩愈,以诗深得赏识。后还俗,屡举进士不第。文宗时,因诽谤,贬长江(今四川大英县)主簿。曾作《病蝉》诗"以刺公卿"(《唐诗纪事》)。开成五年(840年)迁普州司仓参军。武宗会昌三年(843年)七月二十八日(8月27日),在普州去世。>贾岛诗在晚唐形成流派,影响颇大。唐代张为《诗人主客图》列为"清奇雅正"升堂七人之一。清代李怀民《中晚唐诗人主客图》则称之为"清奇僻苦主",并列其"入室"、"及门"弟子多人。晚唐李洞、五代孙晟等人十分尊崇贾岛,甚至对他的画像及诗集焚香礼拜,事之如神(《唐才子传》、《郡斋读书志》)。贾岛著有《长江集》10卷,通行有《四部丛刊》影印明翻宋本。李嘉言《长江集新校》,用《全唐诗》所收贾诗为底本,参校别本及有关总集、选集,附录所撰《贾岛年谱》、《贾岛交友考》以及所辑贾岛诗评等,较为完备。相关参考
唐朝人物中文名:贾岛别名:贾阆仙、贾瘦岛、贾无本、碣石山人、诗奴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省涿州市出生日期:公元779年逝世日期:公元843年8月27日职业:诗人主要成就:中唐著名诗人代表作品:
历史人物 贾岛的贾岛的生平简介_贾岛的事迹_贾岛和韩愈有什么关系
中文名:贾岛外文名:JiaDao别名:贾阆仙、贾瘦岛、贾神仙、诗奴国籍:唐朝民族:汉族出生地: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出生日期:公元779年逝世日期:公元843年8月27日职业:诗人主要成就:唐代著名
贾岛,字浪(阆)仙,(公元779~公元843年),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人士(现河北省涿州市),早年贫寒,落发为僧,法名无艮,号无本。贾岛人称“诗囚”又被称为“诗奴”,一生不喜与常人往来
1.一些历史人物的绰号飞将军——李广诗仙——李白七绝圣手、诗家夫子——王昌龄诗骨--陈子昂诗杰--王勃诗狂--贺知章诗圣--杜甫诗囚--孟郊诗奴--贾岛诗豪--刘禹锡诗佛--王维诗魔--白居易诗鬼--
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南宋左丞相虞允文五世孙,元代著名学者、诗人。人物身平>虞集祖籍成都仁寿(今属四川
韦处厚(773年-828年),本名韦淳,字德载。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宰相、文学家、藏书家,监察御史韦万之子。人物身平>>韦处厚原名韦淳,为避宪宗名讳,改名韦处厚,字德载,京兆万年
阮咸(生卒年不详)字仲容,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尉氏)人。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阮籍之侄,与阮籍并称为"大小阮";又与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并称为"竹林七贤"。阮咸在仕途上并不得意,任散骑侍
唐代著名诗人诗奴贾岛曾隐居于清凉寺,在清凉寺的河对岸,有一个村庄,是张姓建村,故名张庄,在这里朱元璋留下了一首“诅咒诗”,据说十分灵验。 明朝初期,张庄出了一位张姓的大财
顾况(生卒年不详),字逋翁,号华阳真逸(一说华阳真隐)。晚年自号悲翁,汉族,唐朝海盐人,(今在浙江海宁境内)人。唐代诗人、画家、鉴赏家。他一生官位不高,曾任著作郎,因作诗嘲讽得罪权贵,贬饶州司户参军。
唐代著名诗人诗奴贾岛曾隐居于清凉寺,在清凉寺的河对岸,有一个村庄,是张姓建村,故名张庄,在这里朱元璋留下了一首“诅咒诗”,据说十分灵验。 明朝初期,张庄出了一位张姓的大财主,当地人称之为“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