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铁冠道人苏轼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

Posted 范式

篇首语:千金一刻莫空度,老大无成空自伤。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铁冠道人苏轼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铁冠道人苏轼生平简介与历史评价

苏轼,字子瞻,和仲,(公元1037~公元1101)世俗称其为苏东坡,其自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苏仙。眉州眉山人士(现四川眉山)。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文学家。        苏轼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6] (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 是初唐大臣苏味道之后。苏轼的父亲苏洵,即《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苏洵发奋虽晚,但是很用功。       苏轼其名“轼”原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 庆历八年(1048年),苏洵因父丧居家,闭户读书,把自己以学识品行教授给苏轼与幼子苏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好交友、 好美食, 创造许多饮食精品,好品茗,亦雅好游山林。 >进京应试>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1057年)进京应试。>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小试官是诗坛宿将梅尧臣。二人正锐意于诗文革新,苏轼清新洒脱的文风,一下子把他们震动了。策论的题目是《刑赏忠厚之至论》,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使他只得第二。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梅二公既叹赏其文,却不知这几句话的出处。及苏轼谒谢,即以此问轼,苏轼答道:“何必知道出处!”欧阳修听后,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敢于创新极为欣赏,而且预见了苏轼的将来:“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名动京师>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声名大噪。他每有新作,立刻就会传遍京师。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1059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四年后还朝,任判登闻鼓院。治平三年(1066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此时,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欧阳修在内,因反对新法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自请出京熙宁四年(1071年),苏轼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王安石颇感愤怒,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说苏轼的过失。苏轼于是请求出京任职,被授为杭州通判。>        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熙宁十年(1077年)四月至元丰二年(1079年)三月,在徐州任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四月调为湖州知州。他在地方任职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颇有政绩。  >  历史评价>苏轼在文、诗、词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而且苏轼的创造性活动不局限于文学,他在书法、绘画等领域内的成就都很突出,对医药、烹饪、水利等技艺也有所贡献。>苏轼典型地体现着宋代的文化精神,从文学史的范围来说,苏轼的意义主要有两点:首先,苏轼的人生态度成为后代文人景仰的范式:进退自如,宠辱不惊。由于苏轼把封建社会中士人的两种处世态度用同一种价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处变不惊,无往而不可。>当然,这种范式更适用于士人遭受坎坷之时,它可以通向既坚持操守又全生养性的人生境界,这正是宋以后的历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其次,苏轼的审美态度为后人提供了富有启迪意义的审美范式,他以宽广的审美眼光去拥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观,到处都能发现美的的存在。>      这种范式在题材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为后人开辟了新的世界。所以,苏轼受到后代文人的普遍热爱,实为历史的必然。> 

相关参考

铁冠道人张中简介 张中人物结局

  铁冠道人张中,是金庸先生所作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之中的人物。在《倚天屠龙记》的设定之中,张无忌所在的明教,最大的是教主,其次是左右光明左使和光明右使,再次是四大护教法王,然后便是五散人。  铁冠

”唐宋八大家”的仕途之路——苏东坡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四川眉山人。苏轼是北宋文明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少年成才,通过制科考试,被称为「”百年第一”,可谓是前途无量

历史百科 杨维桢与“万卷楼”

杨维桢与“万卷楼”杨维桢,字廉夫,号铁崖、铁笛道人,又号铁心道人、铁冠道人、铁龙道人、梅花道人等,晚年自号老铁、抱遗老人、东维子,会稽(浙江诸暨)枫桥全堂人。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与陆居仁、钱惟

历史人物 "画僧"髡残的个人简介 髡残的个人评价

髡[kūn]残(1612-1673),本姓刘,清画家,后出家为僧名髡残,字介丘,号石溪、白秃、石道人、石溪道人,残道者、电住道人。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与八大山人,弘仁,石涛合称为"清初四画僧",

历史人物 何威凤生平_何威凤简介_何威凤人物评价

本名:何威凤字号:翰伯所处时代:清性别:男别号:七癖何威凤  何威凤,字翰伯,号东阁、藻篁,别号七癖(因有琴、棋、书、画、诗、酒、花的嗜好)、梅芬、顾双、药嫦、药道人、盟石主人,中国贵州省贵阳市清镇人

知名人物 尢列生平故事简介,尢列历史评价,尢列怎么死的?

尢列,字令季,幼名季博,学名其洞,原字惟孝,别字少纨、孝纨,号小园,居日本时自署西名曰Euclid,居南洋时号吴兴季子,晚号钵华道人。1865年2月22日(清同治四年正月二十七日)生于广东顺德北水乡新

米芾与苏轼是什么关系?米芾的代表诗词

  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自号鹿门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鉴定家、画家、收藏家。  苏轼,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堪称北宋文学最高成就的

历史人物 宋朝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最后是被陷害致死的吗

  黄庭坚人物生平简介  黄庭坚,出生于1045年,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号山谷道人。他是诗词与苏轼齐名,他的书法与秦观齐名。他是北宋时期的人,但是这个朝代并没有带给他多少的幸运。他是带着遗憾而去

历史人物 与苏轼共患难的侍妾王朝云简介

宋朝人物中文名:王朝云别名:子霞国籍:大宋民族:汉出生地:钱塘逝世日期:绍圣三年八月逝世时年岁:三十四岁配偶:苏东坡性别:女王朝云人物生平浪漫初遇浪漫的初遇——欲把西湖比西子(历史lishixinzh

历史人物 北宋宰相赵挺之简介,赵挺之与苏轼有何恩怨

人物生平赵挺之(1040—1107)北宋大臣。字正夫,密州诸城(今属山东)人。熙宁三年(1070)进士(《石林燕语》卷三),为登、棣二州教授,通判德州。元v初,召试馆职,为秘阁校理,迁监察御史。元v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