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贺知章除《咏柳》、《回乡偶书》外的其他成就

Posted 书法

篇首语: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贺知章除《咏柳》、《回乡偶书》外的其他成就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贺知章除《咏柳》、《回乡偶书》外的其他成就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主要成就>世人皆知贺知章的文采,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贺知章的书法。我们书法爱好者能够看到的贺知章的书法代表作品就是其代表作草书"孝经"了。贺知章书法善草隶,窦臮《述书赋》称:"湖山降祉,狂客风流,落笔精绝,芳词寡俦,如春林之绚采,实一望而写忧。"窦蒙注云:"(贺知章)每兴酣命笔,好书大字,或三百言,或五百言,诗笔惟命……忽有好处,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也。"窦氏兄弟评唐名家书多讥贬,惟推崇贺知章"与造化相争,非人工所到",可知贺知章当时书法之声誉。李白有《送贺宾客归越寺》云:"镜湖流水漾清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为世传诵。传世书法作品中,墨迹有草书《孝经》、石刻《龙瑞宫记》等。>>《孝经》全卷纵笔如飞,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略取隶意,融入章草,以求高古。既有唐人的严谨作风,又有晋人流润飞扬的风姿,对晚唐和宋人书风影响巨大。>历史评价>杨衡诗云:"正是忆山时,复送归山客。"张籍云:"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卢象《还家诗》云:"小弟更孩幼,归来不相识。"贺知章云:"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近时严坦叔《还家诗》亦有"旧时巷陌浑忘记,却问新移来住人",颇得知章之遗意。(宋·范晞文《对床夜话》)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贺知章是哪个朝代的诗人_贺知章有哪些代表作品_贺知章的诗_贺知章后人

本名:贺知章别称:贺秘监字号:字季真、号四明狂客所处时代:唐代民族族群:汉人出生地:越州永兴出生时间:约公元659年去世时间:约公元744年主要作品:《咏柳》《回乡偶书二首》主要成就:诗歌、草书职务礼

历史秘闻 关于家乡的手抄报诗歌

诗中乡情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近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

...文化遗产。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我国唐朝的著名诗人——贺知章。说起贺知章,相信不管是正在读大学的,还是正在读小学的,都是比较熟悉。我们曾经都是背着贺知章的《咏柳》长大的,由此可见,这位诗人还

5句历史人物千古传诵的诗篇急急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唐

历史人物 元朝科学家赵友钦简介,赵友钦《小罅光景》的光学成就

相关作品赵友钦是我国古代卓越的科学家,在天文学、数学和光学等方面都有成就。他注《周易》数万言,著有《革象新书》、《金丹正理》、《盟天录》、《推步立成》等书,可惜除《革象新书》外的其他著述,都已失散了。

与吕布打平手 常山除赵云外的另一员猛将

一提到三国时期的常山,我们最先想到的一定是赵云,但是除赵云外,常山还出过几位小有名气的人物,比方说重情重义的夏侯兰,甄宓的母亲张氏都是常山人。但是他们名气还不够大,要说出赵云外的常山猛将,非黑山贼首领

竟然被一人所灭 汉末三国除黄巾军外的四大反贼

公元184年,东汉王朝境内爆发了黄巾起义,在这场动乱之后,天下出现了多如牛毛的贼军,除了青州黄巾、徐州黄巾等黄巾残部之外,尚有四大反贼,横行一方,不料,数十年之后,这四股反贼军,先后被曹操一一消灭吞并

竟然被一人所灭 汉末三国除黄巾军外的四大反贼

公元184年,东汉王朝境内爆发了黄巾起义,在这场动乱之后,天下出现了多如牛毛的贼军,除了青州黄巾、徐州黄巾等黄巾残部之外,尚有四大反贼,横行一方,不料,数十年之后,这四股反贼军,先后被曹操一一消灭吞并

人物志 贺知章的生平简介以及成就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唐永兴(今萧山)人,早年迁居山阴(今绍兴)。少时即以诗文知名。唐武后证圣元年(695)中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后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722),由丽正殿修书使张说推

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文学上的成就如何?

众所周知,我国的诗词文化是相当繁荣的,在整个世界文明史中,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一样,有如此令人羡慕的诗词文化。而在我国历史上,也出现了相当多的诗词大家,犹如夜空中的繁星,照亮了后世的文学创作,也为后人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