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诸葛恪为什么会被杀
Posted 国君
篇首语: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诸葛恪为什么会被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诸葛恪为什么会被杀
托孤重臣诸葛恪因何被杀,邓艾说过一番话,道出了关键原因,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诸葛恪围合肥新城,不克,退归。艾言景王曰:“孙权已没,大臣未附,吴名宗大族,皆有部曲,阻兵仗势,足以建命。恪新秉国政,而内无其主,不念抚恤上下以立根基,竞于外事,虐用其民,悉国之众,顿於坚城,死者万数,载祸而归,此恪获罪之日也。昔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皆见任时君,主没而败。况恪才非四贤,而不虑大患,其亡可待也。”恪归,果见诛。>>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诸葛恪率兵围攻合肥新城,但因久攻不下不得不撤军返回东吴。邓艾对司马师表示:“孙权已经病逝,东吴大臣对新继位的皇帝尚未放心,国中不少名门望族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他们凭借武力以巩固自己的地位,以便号令一方。诸葛恪刚刚把持朝政,对内无视君主,不知道抚恤士民来巩固根基,却急于对外用兵,肆意加重百姓的负担,动用全国的兵力围攻坚固的城池,伤亡数万人。>如今无功而返,载祸而归,这就是他日后杀身获罪的理由。以前的伍子胥、吴起、商鞅、乐毅等人都是被当时的国君所信任,但国君一死,他们也随之身败名裂。更何况诸葛恪的才能远远比不上这四位贤人,而他又慎重考虑隐藏着的巨大危险,他灭亡的日子不会远了。”诸葛恪回到东吴之后,果然被诛杀。>>本文要介绍的三国成语,便是邓艾口中提到的“阻兵仗势”,意为凭借武力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也是由邓艾所首创的一句成语。>诸葛恪,是东吴名臣诸葛瑾之子,也是诸葛亮的侄子。此人早年即以聪慧著称,被誉为神童,孙权也对于欣赏有加,临终之际委以托孤重任。孙亮即位后,诸葛恪权倾一时,但其性格上的致命缺陷也逐渐显露出来。他集全国之力北伐,战事不顺之时又不听部下的劝阻,一意孤行,导致东吴军队的惨败。自己也在回国后被杀。身为汝南太守的邓艾能够准确预判出诸葛恪的败亡原因,足见其能力之出众,分析能力之全面。相关参考
在《说岳全传》以及各种评书演绎中,岳飞被杀,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主张迎回二圣,因此惹怒了宋高宗,最终被赐死风波亭。 事实上,岳飞被杀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既有个人原因,也有社会原因,其中是非对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带来的曹嵩全家被杀,是陶谦失察还是蓄意而为。>陶谦亲送出郭,特差都尉张闿,将部兵五百护送。曹嵩率家小行到华、费间,时夏末秋初,大雨骤至,只得投一古寺歇宿。寺僧接入。嵩安顿家小,
三演上讲杨修持才高傲,为丞相撤兵讲鸡肋一事以泄露军事机密,动摇军心被杀不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杨修没有死在当时,以三国志,武帝纪记载,杨修未死在此事上,杨修死的第一个原因是犯了古代皇权之争的大忌,参
楚声王被“盗”杀的原因,可以从吴起变法中寻找原因,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过渡之际,每个诸侯国国内都是风起云涌,国君式微,卿族做大。要么卿族直接架空了国
在古代封建社会的中国,富贵人家一般都会以家族为单位来工作生活,而没有地位的农民或一般都会依附富贵人家求口饭吃,帮忙打扫家务,成为家族仆人。然而封建社会,大家族人也难逃皇权的制裁,面对满门抄斩,基本上代
嵇康,曹魏末期最著名的文人,崇尚老庄之学,提倡个人自由,诗文俱佳,并且精通音律,是魏晋玄学的代表人物。>关于嵇康之死,东晋的史学家干宝的《晋纪》记载了这样一段故事。当时嵇康与冀州牧吕昭的两个儿子吕巽和
公元618年,具有极大争议的隋炀帝在扬州被叛变的骁果军﹙身强力壮,骁勇善战,称为骁果﹚杀死,煽动骁果军叛变的便是宇文化及。骁果军之所以会受宇文化及的煽动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关中之地,但隋末群雄并起,强大
公元618年,具有极大争议的隋炀帝在扬州被叛变的骁果军﹙身强力壮,骁勇善战,称为骁果﹚杀死,煽动骁果军叛变的便是宇文化及。骁果军之所以会受宇文化及的煽动是因为他们大多出身关中之地,但隋末群雄并起,强大
说到游击战大家都不陌生,而谈到游击战的始祖却未必知道,汉初三大名将之一的彭越是世界战争史上第一个正规使用游击战战术的军事家,论军事能力和谋略,彭越或许不如信,但是论功绩,彭越不输韩信。 钜野初露
你真的了解弘时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弘历极其聪慧,五岁就能背诗歌,其他方面也很出色。十岁那年第一次见到祖父康熙,就深受康熙帝的欣赏。在此之后,康熙经常将弘历接进宫学习,闲暇之余自己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