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邓艾是什么下场

Posted 司马

篇首语:人生必须的知识就是引人向光明方面的明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邓艾是什么下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邓艾是什么下场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昭为什么要杀邓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公元263年,司马昭准备大举征伐蜀汉,而在这个时候,不识时务的邓艾,以蜀汉没有犯境为由,屡次提出异议,直到司马昭派师纂给他下诏谕并作为他的司马,邓艾才接受。并任命钟会做镇西将军,督督关中,作为伐蜀主力。>其实姜维是否屡次犯境,已经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年的正月,司马昭就想进晋公,加九锡了,但是由于没有拿得出手的功绩,就无法名正言顺的进爵了,所以征蜀就成了势在必行的头等大事。而邓艾因为一直活跃在抗击蜀汉的前线,有着非常丰富的前线经验,司马昭也没有因为这次劝谏的事情把他拿下来,但是另外一个将军邓敦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在誓师的那天还在聒噪,结果当场就被斩杀祭旗。>>由于诸葛绪的失误,导致阴平桥失守,从而失去了堵截姜维部队的机会。此时的钟会屯兵坚城剑阁之下,即使聪慧的钟会在面对如此的雄关之下也只是束手无策, 开始有心撤军回洛阳,。邓艾的心情变得焦灼起来,局势一旦僵持下去,就不利魏军,那么邓艾就前功尽弃了。>这个时候, 邓艾上书给司马昭, 建言偷渡阴平直逼成都, 这个冒险计划,在没有得到司马昭的回复下, 邓艾直接执行,但是这个作战方针和当初司马昭制定的是相违背的, 因此邓艾本来打算拉诸葛绪一起,但是诸葛绪以此计划非当初的计划,拒绝执行,于是邓艾就单独冒险执行,结果天随人愿,邓艾立下了传世的奇功,成为中国古代史一大战略案例!>由于此役一战成功,司马昭在后来的封赏中也默认事实。并且处于战时状态,司马昭也没有追究邓艾临时抗令的行为,不过,此事已经在司马昭的心里留下厚厚的阴影。>进入成都后,邓艾所做的事情就变得更加诡异起来,在《三国志》邓艾传记载如下:>辄依邓禹故事,承制拜禅行骠骑将军,太子奉车、诸王驸马都尉。蜀群司各随高下拜为王官,或领艾官属。以师纂领益州刺史,陇西大守牵弘等领蜀中诸郡。使于绵竹筑台以为京观,用彰战功。士卒死事者,皆与蜀兵同共埋藏。>刘禅已经投降,姜维也放下武器,蜀汉境内已经望风而降,没有可以抵抗的力量,那么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变得不合理了,奇怪的邓艾在没有得到司马昭的指示下,依照东汉邓愈征蜀的的方式来处理,擅自给蜀汉官员进行封赏, 还把以前的蜀汉官员笼络到自己属下,同时还把自己的手下发到各地为官。邓艾完全没有意识到他邓艾不是邓愈,司马昭也不是刘秀, 更何况他邓艾与司马昭的关系远远达不到人家邓愈与刘秀的关系。生硬的照搬先人的案例不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是要吃大亏的,那么邓艾在这个上面是栽了跟头。>但是这件事还没有完,邓艾荤招迭出,又上书给司马昭说,我们将士已经疲惫不堪了,应该就地休息,不能继续伐吴,并且应该把刘禅放在蜀地封王,这样吴人就感德而归。此时的司马昭再也坐不住了,就说了八个字:>>文王使监军卫瓘喻艾:“事当须报。不宜辄行。>意思是说,有事情需要禀报,不要自己决定,其实在君心难测的古代,能够说出这句话来,估计司马昭也是被逼急了,不得不直说,而且这句话已经非常的重了,已经把先前不满的情绪已经全部暴露出来了,此时的邓艾如果放弃兵权直接去洛阳请罪,估计还有可能得到赦免,但是已经忘乎所以的邓艾,完全忘记了自己,继续说:>艾重言曰:“衔命征行,奉指授之策,元恶既服;至于承制拜假,以安初附,谓合权宜。今蜀举众归命,地尽南海,东接吴会,宜早镇定。若待国命,往复道途,延引日月。《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专之可也。今吴未宾,势与蜀连,不可拘常以失事机,兵法,进不求名,退不避罪,艾虽无古人之节,终不自嫌以损于国也。>无论邓艾把自己说的多么高风亮节,大公无私,其实,从邓艾上书的那一刻开始起,在司马昭的眼里,这已经不是一个简单的抗命不遵了,如果在外的统兵大将,都如同邓艾一样,专权自用,不听调令,自行封赏,拥兵自重,那还要他司马家做什么?这已经是大逆不道的行为了,即使没有钟会的怂恿伪造,邓艾已经是被判死刑了,没有归途路。>此时的邓艾行为已经严重的触犯了司马昭的皇权!这个皇权指的是司马昭的皇权,并不是曹家的皇权。在那个时代,司马家的皇权是控制的非常的严,对军权牢牢地控制,他司马家怎么可能允许邓艾在外面笼络人心并拥兵不回?>>最后,邓艾与其子邓忠被田续所杀,其他在洛阳的儿子也被司马昭杀掉,而邓艾的妻子与孙子也被流放到西域!直到公元273年才得到昭雪,这已经过去了十年了。>此后灭吴的王浑,王以及杜预就吸收了邓艾的经验,事事禀报,不专权自用,最后得以善终,这也是邓艾的功劳吧!>也许出身寒门的邓艾,年少时经历太多的颠簸流离,加上说话又有些口吃的自卑,在这些豪门高族面前太渴望成功了,太希望通过一次次的胜利来证明自己,结果把自己送上了不归路。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魏国名将邓艾简介 邓艾最后是被谁陷害至死的

  邓艾人物生平简介  邓艾字士载,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武将。邓艾文武双全,对于一些兵法的研究探索有自己深刻的独到见解,他对内政也颇有建树。邓艾本名原是邓范,改名为邓艾是因为同乡的人和自己重名

历史人物 魏国名将邓艾的简介 邓艾最后是被谁陷害至死的历史名人

  邓艾人物生平简介  邓艾字士载,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和武将。邓艾文武双全,对于一些兵法的研究探索有自己深刻的独到见解,他对内政也颇有建树。邓艾本名原是邓范,改名为邓艾是因为同乡的人和自己重名

邓艾与姜维是死敌吗

邓艾和姜维邓艾和姜维可谓是死敌,姜维几次北伐中都是和邓艾做对手,第十一次北伐更是破于邓艾之手,之后刘后主便举国投降,姜维也没有机会再进行北伐。而对于邓艾和姜维到底谁更厉害却众说纷纭。邓艾像首先,姜维被

历史人物 司马昭知道邓艾是被冤枉的么?司马昭是故意要杀邓艾么?

邓艾是灭掉蜀国的大功臣,而且邓艾非常有才华不仅能带兵打仗,更能济世安民。但是最后邓艾的结局却非常惨烈,被钟会冤枉叛变然后司马昭下令满门抄斩。不过这里有个疑问,司马昭非常了解邓艾和钟会的为人,为什么司马

邓艾和姜维谁厉害 邓艾和姜维有何纠葛

邓艾和姜维在正史上真正的交锋有两次,但是姜维都是失败的。但是现在许多人讨论两人的关系时经常会提到《三国志》里面的姜维是被写低了,毕竟姜维是诸葛亮一手栽培的,在蜀国后期也算是顶梁柱了,不会比邓艾差。那么

邓艾和姜维谁厉害 邓艾和姜维有何纠葛

邓艾和姜维在正史上真正的交锋有两次,但是姜维都是失败的。但是现在许多人讨论两人的关系时经常会提到《三国志》里面的姜维是被写低了,毕竟姜维是诸葛亮一手栽培的,在蜀国后期也算是顶梁柱了,不会比邓艾差。那么

灭蜀头号功臣 三国二十四名将--邓艾人物生平

北迁汝南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

历史人物 邓艾,其人文武全才,攻灭蜀汉

人物生平北迁汝南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

历史人物 邓艾怎么攻克绵竹的

邓艾怎么攻克绵竹的?邓艾是怎么攻破蜀都的?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魏国权臣相国司马昭决心平定蜀汉,他勉励镇西将军钟会和征西将军邓艾乘胜进军,一定要把汉中拿下来。邓艾进军阴平,

三国二十四名将――邓艾人物生平 灭蜀头号功臣

北迁汝南邓氏曾经是南阳新野一带的大族,但邓艾的家世已经不能详考。邓艾自幼丧父,邓艾生活在战争频发、社会动荡的年代,生活在土地高度集中、豪强兼并剧烈的中原,日子的艰难是可以想见的。不过,邓艾从小受过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