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的“刀郎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舞蹈
Posted 维吾尔族
篇首语:后悔过去,不如奋斗将来。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维吾尔族的“刀郎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舞蹈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维吾尔族的“刀郎舞”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舞蹈
一、刀郎舞简介
“刀郎舞”是表现狩猎过程的一种粗犷豪放、节奏深沉、动作刚劲有力的民间舞蹈,盛行在叶尔羌河畔的麦盖提、巴楚、莎车、阿瓦提等地区,深为全疆人民所喜爱。每当佳节喜庆、宾朋光临时,随着激烈的手鼓敲响,刚健的“刀郎木卡姆”套曲高奏,一双双老头老太、一对对姑娘小伙子便会自动地纷纷地步入场中,翩翩起舞。“刀郎舞”所表现的是“狩猎全过程”,分为五个部分的舞蹈基本上由两人为一组的对舞形式构成,现在保存下来的有四组动作,全部演出最后部分是竞技性的旋转。从那近似挽弓骑射的矫健舞姿和动律特点中,现代人隐约可以看到当年刀郎人的狩猎生活和战争情景。
二、“刀郎”之名
刀郎人如痴如醉的歌舞是许多摄影大家拍出新疆代表性的民俗作品的对象。“刀郎”是当地人的自称,他们有着蒙古人的血统,因最初拒绝改信伊斯兰宗教,被迫迁至沙漠边缘,后来在15世纪才伊斯兰化为维族的一个独特分支。
古代从事狩猎游牧,刀郎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的方言和习俗,他们在大漠中奇迹般过着桃花源般的生活。刀郎舞的故乡麦盖提在叶尔羌河下游的沙海中(此外就是阿克苏阿瓦提县的多浪人)。古时狩猎后,人们会以角蹄当号,羊肠做弦,狼皮做羯鼓,和着高亢雄浑的音调,恣情手舞足蹈。代代相传就形成今天独特的刀郎舞。
“刀郎”,是麦盖提县的古地名。麦盖提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西南边缘。过去这里沙丘连绵,水洼遍地,到处生长着梧桐、红柳以及央塔克、阿克提干等野草。人们按部落分散居住在几块林木茂密、水草丰美的绿窝子里,以狩猎、放牧为生。根据这种情势,大家开始将这块地方称作“刀莱”。
“刀莱”,是维吾尔语,相当于汉语里的“堆”,意指这里的人这里一堆,那里一堆地分居各处。后来由于语音的演变,“刀莱”渐渐被叫成了“刀郎”。于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便自称“刀郎人”,成为古代维吾尔族的一个支系。
相关参考
和各兄弟民族一样,白族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各种民间表演艺术,不但有着鲜明、独特的民族风格,而且形式多样,门类齐全。诗歌、音乐、舞蹈、曲艺、戏剧等各艺术门类都有着丰富的艺术积累,在世世代代白族人民中
羌族人民在欢度年节、举行婚礼或亲朋聚会时最爱跳喜事锅庄。大家边唱边舞,通宵达旦,非常热闹。喜事锅庄包括在传统婚礼仪式上跳的“仪礼舞”、“祝贺舞”以及“农节舞”、“游戏锅庄”等。在举行传统的羌族婚礼时
《甄嬛传》中的热门角色华妃,一度独宠后宫,最后却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她的得宠与否似乎与背后整个年氏家族的兴衰紧紧相连,那么皇上对她到底是什么感情,有真爱吗?剧中较为明显的一点,皇帝对她的态度,似乎就表
《甄嬛传》中的热门角色华妃,一度独宠后宫,最后却又落得一个悲惨下场,她的得宠与否似乎与背后整个年氏家族的兴衰紧紧相连,那么皇上对她到底是什么感情,有真爱吗?剧中较为明显的一点,皇帝对她的态度,似乎就表
中国新疆的塔塔尔族重视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每千人中的文化人口为776.9人,位居第四。塔塔尔族文盲很少,是我国文盲率最低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5(包括15
中国新疆的塔塔尔族重视教育,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文化程度最高的民族之一,每千人中的文化人口为776.9人,位居第四。塔塔尔族文盲很少,是我国文盲率最低的民族。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15(包括15岁)以上全国文盲率为...
在众多的传统民间舞蹈中,“赛乃姆”是维吾尔族最普遍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广泛流传于天山南北城镇乡村,深为广大维吾尔族群众所喜爱。这种舞蹈非常自由活泼,没有固定程式的要求,舞者即兴表演。可一人独舞,两人对
由于赛乃姆的音乐和节奏特点,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
由于赛乃姆的音乐和节奏特点,使得舞蹈动作抒情优美,婀娜多姿。赛乃姆舞蹈的特点,首先表现在头、肩、手腕、腰、小腿部分的运作和巧妙的配合上。如头部有移颈、摇头;手腕动作有绕腕、翻腕、揉腕等;腰的部分有胸腰
佤族是跨境而居的民族,在中、缅、泰三国都有分布。中国佤族近三十万人,分布在云南省西部和西南部的沧源、西盟、耿马、双江、镇康、永德、澜沧等县和西双版纳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中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