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蜀之四相”之一的蒋琬为什么不能收到重用

Posted 公孙

篇首语:你可以忘掉失败,但不能忘掉教训;你可以忘掉昨天,但不能忘记历史。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蜀之四相”之一的蒋琬为什么不能收到重用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蜀之四相”之一的蒋琬为什么不能收到重用

“蜀之四相”之一的蒋琬为什么不能收到重用?蒋琬是个怎么样的人?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蒋琬是蜀国后期重臣,也是诸葛亮钦点的接班人。实际上蒋琬早期入蜀差点丢了性命,他身为广度县长,刘备却发现他不务正业,最后还是在诸葛亮的劝说下才免于死刑。所以蒋琬对于诸葛亮是怀有感激之情的。此后蒋琬负责总览蜀国军政,他和诸葛亮一样支持北伐事业,但其他大臣还有刘禅对于北伐的态度已经发生转变,导致蒋琬的建议并没有被采纳。虽然蒋琬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但两人在给予他人信任面还是有差距。> >一、蒋琬其人>相对于诸葛亮的态度而言,蒋琬其实很不受刘备待见。简单说一下蒋琬的早期经历。蒋琬是荆州零陵湘乡人,在老家可谓年少成名,二十岁的时候和表弟刘敏都是一方名士。“赤壁之战”之后,刘备、孙权、曹操重新瓜分荆州,刘备取得零陵、武陵、长沙、桂阳,领荆州牧,蒋琬成为刘备的州书佐,类似秘书一职。>刘备入蜀消灭刘璋,蒋琬也跟随入蜀,成为广都县长(大县为令,小县为长)。刘备有一次到广都县,发现蒋琬沉醉不醒,不理政务。刘备盛怒之下要处死蒋琬,诸葛亮劝刘备:“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刘备看在诸葛亮的面子,将其免官了事。也就是说,蒋琬和庞统的经历很是相似。不过为了突出庞统狂士的形象,《三国演义》中将喝酒误事的情节安在了庞统的头上(庞统记载仅为“在县不治”)。>虽然被免官,但蒋琬还是被重新启用,先是到什邡县当县令;刘备进汉中王,蒋琬终于被调入权力中枢,成为尚书郎。之后就没有什么升迁的经历了。这样看来,刘备对蒋琬的态度其实并不是很重视,蒋琬后来能够官居要津,与诸葛亮的提拔分不开。>刘备病逝,诸葛亮成为辅政大臣,开府治事。蒋琬被任命为丞相东曹掾,负责人事管理的佐吏。随后蒋琬从东曹掾到参军,再到丞相长史。诸葛亮统军在外,蒋琬负责后勤工作。诸葛亮将蒋琬视作继承人,曾向刘禅上表,表示自己去世后,可以由蒋琬辅政。> >二、开府治事>诸葛亮去世后,蒋琬继承了他的位置,大将军兼录尚书事,负责蜀汉的军政大权。但蒋琬和诸葛亮的地位和影响力远不能同日而语。从权力上,蒋琬没有开府的资格;从威望上,蒋琬更达不到诸葛亮的高度。当时诸葛亮新死,蜀汉人心惶惶,蒋琬作为继任者,“既无戚容,又无喜色”,行为举止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蒋琬凭借这份淡定从容的气质,不仅起到安抚人心的作用,同时也展现出一定的心理素质和个人魅力,在百官当中树立了威望。>公元237年,盘踞在辽东一带的公孙渊击退毌丘俭的进攻,自立为燕王。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派司马懿统领四万军队,远赴辽东讨伐公孙渊。这虽然达不到“天下有变”的程度,但还是让刘禅泛起了一丝涟漪。刘禅令其屯军在汉中,有机会的话可以和东吴联合进攻曹魏。虽然公孙渊很快就被司马懿消灭,刘禅并未再对蒋琬压制,在公元239年更升为大司马,给予蒋琬开府治事的权力。> >三、用兵以险>蒋琬与诸葛亮相同,也是积极的“北伐派”。江陵丢失之后,蜀汉无法履行“隆中对”中南线、西线同时出兵的规划,诸葛亮不得不将目光投向凉州,以凉州为依托由西向东进军。从诸葛亮几次北伐来看,明显带有这种意图的。但是诸葛亮北伐中面临着一个重要问题,运输线崎岖险峻,粮食运不上去。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和第四次北伐,均因粮草告罄撤军。蒋琬吸取诸葛亮的教训(也有可能是感受到实施起来的困难,蒋琬屯军汉中时,也让姜维北伐过几次),制定出一种比较激进的北伐策略。>蒋琬打算由汉水东下,进攻上庸。刘备在“汉中之战”取胜时,曾派孟达、刘封攻占上庸、房陵、西城三郡,作为对襄阳、樊城的一个发力点。但是由于刘封与孟达争权,逼走孟达及其四千部曲,导致“东三郡”得而复失。诸葛亮生前曾经招降孟达(刘封撤回成都后,孟达进驻“东三郡”),也被司马懿迅速消灭。时隔多年后,攻打“东三郡”的计划再次被蒋琬提出。>蒋琬的计划是有一定道理了。一、水路运输非常发达;二、可以联络东吴从荆州出兵,集中兵力共同伐魏;三、如果蜀汉成功取得“东三郡”,就可以继续攻打襄阳、樊城、宛城、洛阳,继续履行“隆中对”;四、中国地势西高东低,由汉水攻打上庸,占天然地理优势。> >结果蒋琬由于身体发病,没能实施。而且这个计划也遭到诸多人的反对。理由很简单,太过危险。诚然,攻打上庸是顺流直下,但是如果战斗失利,想撤军就是逆流而上,不容易脱身。在攻打东吴的时候,黄权就提醒过刘备这一点,但刘备没有听从。刘禅显然不敢赌这个计划,派费祎、姜维劝阻蒋琬。在众多反对声中,蒋琬搁置了这个计划,退而求其次,令姜维继续攻略凉州,自己屯军涪县,可以凭借发达的水路迅速行军,来应对东北方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在公元244年,辅政大臣曹爽为了树立威望,打压司马懿,大举进攻蜀汉。刘敏(就是蒋琬表弟)陈兵兴势,王平后镇,层层防御汉中,以三万守兵抵御十万大军,等来涪县的援军。不过此时蒋琬已经病得很严重了,开始让权给费祎、董允,这次支援大概率由姜维带兵。>公元246年(《资治通鉴》记载为公元245年),蒋琬病逝。攻打“东三郡”的计划也随之胎死腹中。> >小结>虽然蒋琬和诸葛亮同称为“蜀之四相”,但他的光芒无疑被诸葛亮掩盖过去。蒋琬和诸葛亮一样,是一位值得钦佩的人物。在个人私德上,蒋琬宽宏有量;在北伐意向上,蒋琬无疑是一个积极的态度,甚至到了激进的程度。>他提出与诸葛亮截然不同的东进战略,虽然这个战略有一些不足,比如蜀汉决策层认为的太过悬危;比如东吴能不能与蜀汉戮力同心(对于荆州问题,东吴历来表现敏感;蒋琬自己也说东吴并不配合自己的计划,常常拖延);再比如蜀汉失去荆州后,水军的战斗力能不能保证(刘备在伐吴的时候没有运用水军保护陆军,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最后这份计划也没能够实现。但是蒋琬终究是继承了诸葛亮北伐曹魏,克复中原的志向,只不过因为朝中阻力和身体原因而壮志未酬,不得不令人为之叹息了。

相关参考

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蒋琬简介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向来被誉为千古谋臣,智慧的化身,他那么聪明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会对刘备素来不喜的蒋琬另眼相看,还给刘禅密表,称他死后蒋琬可以代替他呢?  这个

蒋琬简介 诸葛亮对蒋琬的评价为何如此之高?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向来被誉为千古谋臣,智慧的化身,他那么聪明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会对刘备素来不喜的蒋琬另眼相看,还给刘禅密表,称他死后蒋琬可以代替他呢?  这个蒋琬到底是谁?他真有诸葛亮说的那么厉害?

该曾被列为战犯的蒋系“五虎将”为何能安葬八宝山

原题:八路军的顶头上司,为何成了解放军公布的战犯之一!都知道在蒋介石的军事集团里战将如云,五人能征善战,屡被重用,人称五虎上将,干将陈诚、忠将顾祝同、福将刘峙、飞将蒋鼎文、虎将卫立煌。>而以上5个人就

改变蜀国命运的刺杀案

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他生前所看重的蒋琬、费t先后成为蜀汉的政府首脑,军事方面则主要由他的门人弟子姜维负责。历史有时候非常奇诡,诸葛亮非常看重蒋琬、费t这两个后备的高端人才,可他们二人实际上都不认

历史人物 蒋琬的故事 蒋琬有哪些作品

蒋琬蒋琬生于零陵郡湘乡县(今湖南省湘乡县),曾因惹怒刘备而差点被杀,幸好诸葛亮劝说才免于一死,之后受到诸葛亮的栽培和重用,还钦定他为继承衣钵之人。公元246年,蒋琬病逝,被追谥为恭侯,葬于涪城西山。蒋

历史人物 诸葛亮为刘禅留下一虎将霍弋,却并未收到重用

美国一位总统说了这样一句话:“人要记得随时关起身后的门。”这句话里面隐藏的意思就是过去的事情,不要一直耿耿于怀,这样活起来会很累的。我们把做的就是把握好当下,规划好未来。小编祝大家每天都能有个好心情,

历史人物 蜀汉四相之一蒋琬简介 蒋琬最后是怎么死的

  蒋琬人物生平简介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培悉

历史人物 蜀汉四相之一蒋琬的简介 蒋琬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名人

  蒋琬人物生平简介  蒋琬(?—246年),汉族,零陵湘乡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初随刘备入蜀,被任命为广都长,后因为不理政事激怒刘备,在诸葛亮的劝说下,蒋琬免于一死,后重新被启用,诸葛亮将其培悉

三国蒋琬诸葛亮去世后指定的治理国家的接班人

蒋琬是诸葛亮去世后指定的治理国家的接班人。蒋琬无疑是一位治国安邦的大才。蒋琬上任后,守国安邦十二年直至病死,充分展现了他的优秀才能和忠贞为国的奉献精神。蒋琬自小勤奋好学,聪颖过人,为乡里称道。年少志高...

关于蒋姓的名人

蒋义渠,东汉末年袁绍军将军。蒋干,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蒋钦,九江寿春人也。,迁西部都尉,讨越中郎将,迁荡寇将军,召还都拜右护军,典领辞讼。蒋琬,东汉末年零陵郡人,蜀汉进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