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密为什么没有在瓦岗军强盛时期称帝
Posted 瓦岗军
篇首语:有山必有路,有水必有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密为什么没有在瓦岗军强盛时期称帝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密为什么没有在瓦岗军强盛时期称帝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瓦岗军强盛时期有三十万众,李密为何自始至终都没有称帝?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瓦岗军是隋唐期间一支战斗力十分强悍的军队,最初瓦岗军是由翟让创立当时瓦岗军几乎全部是由农民和盗贼组成。后来随着李密等隋朝叛军加入瓦岗军的实力才逐渐壮大起来,强盛时期的瓦岗军据史书记载拥兵三十万,并且还有单雄信、王伯当、秦琼、徐世勣等当世名将。这个时候瓦岗军的领袖已经由翟让变成了李密,那么李密为何能反客为主成为瓦岗军之主呢?还有就是为什么李密在瓦岗军全盛时期拒绝了称帝呢?>我们先来看李密是如何成为瓦岗军领袖的,李密最初追随隋朝大将杨玄感起兵反隋,后来杨玄感兵败李密带着部属辗转东西最后投奔了瓦岗军。在为翟让效力期间他出奇计大败了隋朝的官军并且斩杀了隋朝名将张须陀,自此李密在瓦岗军中便树立起了威信。随后他又带领瓦岗军攻陷了洛阳粮仓,在拿下洛阳粮仓后李密便开仓赈济百姓,一时之间百姓携老扶幼投奔李密的人有数十万之多。这时候李密的威望在瓦岗军中远远超过了翟让,《旧唐书》记载:(翟)让于是推密为主,号为魏公。翟让见李密的声望如日中天不得已便推举李密为瓦岗军之主。>>在翟让等人的劝谏之下,李密便自称魏公,并且将大封诸将。李密成了瓦岗军之主带领瓦岗军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尤其是在和王世充交战中,《旧唐书》记载:世充袭仓城,密复破之。世充复移营洛北,造浮桥,悉众以击密,密与千余骑拒之,不利而退。世充因薄其城下,密简锐卒数百人以邀之,世充大溃,争趣浮桥,溺死者数万。这一战李密大破王世充全歼其军队,并且还攻占了偃师,此时李密拥兵三十余万,史书记载: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其他割据势力如窦建德、朱粲等都派使者前来劝李密登基为帝,但是李密却以洛阳还没有平定还不是商议称帝的时候而拒绝了。>那么李密不称帝真的像他所说的洛阳还没被平定的缘故吗?其实不然。我们从后来李密的行为来看他本来就没有称帝的打算或者说没有称帝的实力。《旧唐书》记载:隋越王侗称尊号,遣使授密太尉、尚书令、东南道大行台行军元帅、魏国公,令先平化及,然后入朝辅政。隋炀帝死后越王杨侗便在王世充等人的拥立下称帝,此时杨侗派人授予了李密太尉、魏国公请求李密去攻打宇文化及,然后再入朝辅政。而李密竟然答应了杨侗,并且还真的就出兵攻打了宇文化及。>我们说瓦岗军本来就和隋朝势不两立的,以当时瓦岗军的实力李密完全可以自称为帝,他为何要委身求全去听命于杨侗呢?难道李密和《水浒传》里的宋江一样起义是为何得到朝廷的招安?显然李密并不是宋江,他不是不想称帝而是不能。至于李密不能称帝的原因还得从翟让之死说起。原本翟让这个人是个没有什么抱负的,他当初让位于李密虽说是出自无奈但也没什么怨言。但是当初追随翟让 的人胸怀可没翟让那么大,其中以王儒信的反应最为突出。《旧唐书》记载:翟让部将王儒信劝让为大冢宰,总统众务,以夺密之权。王儒信力劝翟让担任大冢宰掌握瓦岗军大权以削弱李密的实力,翟让的兄长翟宽更是对翟让说道:"天子止可自作,安得与人!汝若不能作,我当为之。">>李密当时瓦岗军之主后对翟让也没放松警惕,很快王儒信和翟宽对翟让说的话便被李密探知了。李密于是便对翟让动了杀机,于是李密便设宴邀请翟让并在宴会上谋害了翟让,王儒信和翟宽随后也被李密处死。翟让的死引起了瓦岗军的混乱,当时李密的部下四处捕杀翟让的亲信,翟让的部将徐世勣更是被乱兵所围身受重伤,后来再单雄信等人的苦苦哀求下徐世勣才得以免难。这次瓦岗军火并其实受损不大,李密随后让徐世勣、单雄信、王伯当三人分统翟让的军队。可以说翟让的军队编制还在,只是换了三位统帅。>翟让之死虽然让李密坐稳了瓦岗军之主的位置,但也产生了很快的影响。因为翟让毕竟是瓦岗军的创立者,当时他和李密的实力其实相差不大,李密后来之所以仅仅杀了翟让、王儒信和翟宽这三个人就是因为如果他要对翟让的部下进行大清洗那必然会让瓦岗军损失惨重,这也是为什么徐世勣等翟让的旧将为何能幸存下来的原因。翟让虽死但是他的势力还在这对李密来说一直是个很大隐患,所以当时瓦岗军虽然强盛但并不是所有人对李密都忠诚的。>>后来李密接受隋朝朝廷的招安之后讨伐宇文化及元气大伤,王世充趁此出兵攻打李密重创了瓦岗军。李密带着溃兵准备前往黎阳,《旧唐书》记载:密将如黎阳,或谓密曰:"杀翟让之际,徐世勣几至于死,今向其所,安可保乎?"此时黎阳守将正是翟让的旧将徐世勣,当时有人劝说李密道,当初我们杀的翟让的时候,徐世勣差点被杀掉,现在去他的地盘能保证安全吗?李密听了之后立即就改道前去别的地方了。从这可以看出李密对翟让的旧部是向来不信任的,而翟让的势力在瓦岗军中又是不可忽视的存在,李密短时间内又不能将其拔除。所以为了安全起见李密并没有急着去称帝,而是选者投奔了隋朝朝廷。相关参考
李密,隋朝末年瓦岗军的首领,在隋唐历史上李密也算是留下了独属于他的足迹,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在投降唐朝之后又起兵造反,而后被杀,至于,李密正式推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关于李密之死,有人曾说李密之后
李密,隋朝末年瓦岗军的首领,在隋唐历史上李密也算是留下了独属于他的足迹,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在投降唐朝之后又起兵造反,而后被杀,至于,李密正式推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关于李密之死,有人曾说李密之后
唐朝人物张亮人物生平投奔瓦岗张亮出身贫贱,年轻时以务农为业。隋朝末年,李密率领瓦岗军在荥阳、开封一带征战,张亮前去投奔,但是没有得到重用。后来,瓦岗军中有人密谋反叛,张亮向李密告密。李密认为张亮是忠诚
李密,隋朝末年瓦岗军的首领,在隋唐历史上李密也算是留下了独属于他的足迹,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在投降唐朝之后又起兵造反,而后被杀,至于,李密正式推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关于李密之死,有人曾说李密之后
李密,隋朝末年瓦岗军的首领,在隋唐历史上李密也算是留下了独属于他的足迹,公元619年1月20日,李密在投降唐朝之后又起兵造反,而后被杀,至于,李密正式推出了历史的舞台,而关于李密之死,有人曾说李密之后
李密,字玄邃,曾祖父李弼是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祖父李曜是北周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后获封蒲山郡公。隋唐时期,群雄并起,李密就是其中之一。 越国公杨素见过李密用功读书的情景以后,回到家对自
李密,字玄邃,曾祖父李弼是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祖父李曜是北周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后获封蒲山郡公。隋唐时期,群雄并起,李密就是其中之一。 越国公杨素见过李密用功读书的情景以后,回到家对自
很多史书上记载说李密杀死翟让是因为分财不均、对待俘虏的态度不同等。我认为没有这么简单,在考察过瓦岗军的成长足迹后,发现李密杀死翟让有很深刻的原因。首先是权力制衡。翟让曾经是李密的领导,后来他主动将领导
李密,字玄邃,曾祖父李弼是西魏八柱国将军之一,祖父李曜是北周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上柱国,后获封蒲山郡公。隋唐时期,群雄并起,李密就是其中之一。 越国公杨素见过李密用功读书的情景以后,回到家对自
瓦岗寨当时的状态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纵观天下群雄,风景这边独好。以目前这种势头发展下去,夺取东都那是迟早的事儿,他们最终将席卷天下,一统江山。然而,谁都没想到,就在瓦岗如日中天的时候,一场人祸却突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