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世民到底要了什么东西 竟然会导致薛延陀国的灭亡的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不良的习惯会随时阻碍你走向成名、获利和享乐的路上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世民到底要了什么东西 竟然会导致薛延陀国的灭亡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世民到底要了什么东西 竟然会导致薛延陀国的灭亡的

还不知道:薛延陀国是怎么灭亡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隋末唐初的中原大地又是一个乱世,在这个乱世之中,各大势力轮番交锋,大唐经过数年的征讨才将这些小小的割据政权平定。然而,连年的征战,大唐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就在国内平稳的时候,唐帝国的西部边陲又出了问题,当时的吐谷浑、铁勒等少数民族政权,严重威胁着唐帝国的西部。>贞观初年的时候,唐帝国的北边又出了一个新的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就是薛延陀政权,这个国家的第一个国王叫乙失夷男,这个国家最强盛的时候,人口能多达二十万,是一个令唐帝国非常忌惮的政权。>李世民上台后实行各民族平等的政策,他采用安抚少数民族的策略,将薛延陀国看成自己的附属,也希望这个国家能够帮助大唐守好帝国的北大门,然而,延陀国的发展步伐实在太快,唐朝都感觉到了威胁,唐朝史书记载:“(唐太宗)恐为后患”。> >为了对这个国家进行管控,遏制其逐步坐大的情势,于是太宗皇帝在当地有扶植了一个新的首领,此人叫阿史那思摩,为了拉拢阿史那思摩,太宗还给此人赐姓,让他当大汗,在唐朝的帮助下,阿史那思摩兵马达到四万,战马九万,阿史那思摩也成为了一支和薛延陀相制衡的力量。>这时候的乙失夷男感到威胁了,于是乙失夷男开始发兵进攻阿史那思摩,李世民毫不犹豫的站在了阿史那思摩这一边,唐朝和薛延陀的关系也逐步恶化,而李世民也有想除掉这个国家的想法。>于是在贞观十七年的时候,太宗找到了一个机会。当时薛延陀内部发生了矛盾,乙失夷男的首领地位有了动摇,乙失夷男开始和唐朝交好,希望唐朝能够帮助自己,当时乙失夷男说要和唐朝联姻,希望唐朝能够派出一个公主来联盟。> >根据史书记载,当时乙失夷男派遣自己的侄儿突利设作为联姻使者,带着大量彩礼来唐朝的。而太宗皇帝立即招来很多大臣商量,大臣给出太宗两个方法,一个是拒绝联姻,率领十万军队将薛延陀灭掉;另一个方案是,同意乙失夷男的求婚,让一位公主下嫁给乙失夷男,这样可以保证唐帝国北部长期安定。>当时房玄龄也建议唐太宗,说唐朝连年征战,已经再经不起折腾了,联姻是比较恰当的一种选择,李世民最后同意了联姻,好生招待乙失夷男的侄儿。然而,当一切联姻大计都确立后,一个叫契苾何力的将军提出了反对意见,契苾何力是一个少数民族将领,他和乙失夷男打过交道,对薛延陀现在是情况也是比较了解的,此时是剿灭薛延陀的最好时机,他建议李世民剿灭薛延陀。> >不过大唐已经答应了人家,就不能随便反悔,于是唐宗皇帝只好加了一些附加条件,嫁闺女附加条件也好弄,就是让薛延陀出彩礼。不过这些彩礼比较特殊,都是动物。《资治通鉴》记载太宗要的彩礼是“战马五万,牛、橐驼一万,羊十万”,而且太宗还要求,乙失夷男必须亲自将这些彩礼送到灵州,只有这样才同意联姻。>乙失夷男听到联姻这一消息后非常高兴,对这些彩礼他也没说什么。然而,他仔细想了想,有一个大难题他要面对,那就是如何将这些牛羊马不远万里送给唐朝呢,期间是要经过茫茫大漠的,然而,带着联姻的喜悦,乙失夷男还是上路了,结果乙失夷男送给唐朝的彩礼,在路上“死亡近半”,而且乙失夷男也没有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交付彩礼的地点,最后李世民“绝其婚”。> >这次不成功的联姻,也成为了薛延陀的转折点,乙失夷男因为损失惨重,最后郁郁而终,此后薛延陀彻底陷入内乱之中,虽然乙失夷男的儿子多弥可汗已经即位,但是他并没有能力处理内乱,而李世民趁着薛延陀内部动荡的局势,派兵将薛延陀灭掉了,唐朝北部少了一个威胁。> >

相关参考

薛延陀

  薛延陀(汉语拼音:Xue-Yantuo),隋唐时期北方游牧民族铁勒的一支,由薛部与延陀部组成。突厥汗国建立后,铁勒诸部并役属于突厥,成为其骑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东西突厥分裂后,居阿尔泰山西南部之

唐灭薛延陀之战结果 唐灭薛延陀之战过程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因此参战方就是唐朝和薛延陀,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唐最终灭了薛延陀,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从641年开始直到646年结束,维持了5年之久。战役的

薛延陀有二十万大军,为何李世勣用六千骑兵就能取胜

薛延陀部落是漠北铁勒诸部中最为强大的一支,他们的祖先是匈奴人。隋末,突厥强大后,包括薛延陀在内的铁勒诸部归附于突厥。贞观初年,东突厥颉利可汗倒行逆施,薛延陀部在首领乙失夷男的率领下自立为汗国。唐太宗李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因此参战方就是唐朝和薛延陀,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唐最终灭了薛延陀,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从641年开始直到646年结束,维持了5年之久。战役的

大唐大将李勣灭薛延陀之战发生在哪个时期?

唐灭薛延陀之战,是唐太宗时期灭亡漠北薛延陀的战争,因此参战方就是唐朝和薛延陀,这场战争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唐最终灭了薛延陀,取得了胜利。这场战争从641年开始直到646年结束,维持了5年之久。战役的

连天可汗都敢骗

简介:阿史那斛勃是东突厥汗室近支,东突厥颉利可汗灭亡后他不肯向唐朝归降而是选择了向北逃亡。伴随着贞观二十年薛延陀汗国的败亡,在蒙古高原地区各部落出现了一股面向唐朝的「”归降”热潮。李世民先后派出两股人

历史百科 薛延陀汗国

汉、魏以后的丁零族(亦称高车、敕勒),隋、唐时期以“铁勒”之名著称。6世纪中期,突厥逐渐强大,居住在漠北的铁勒有薛延陀、回纥等15部,都受突厥汗国统治。薛延陀是由薛、延陀两个部落合成的,在铁勒各部族中

历史人物 夷男简介 唐初时期薛延陀部首领可汗夷男生平

唐初薛延陀部首领。姓一利咥氏。拥部帐七万余家,附于东突厥颉利可汗。贞观二年(628)反攻颉利,受唐册封,称真珠毗伽可汗,建牙郁督军山(今杭爱山),为漠北诸部共主。四年,以颉利已败,乃东还建牙于都尉揵山

历史人物 唐朝薛延陀可汗夷男简介,历史上的安康公主和夷男有关系吗

西突厥曷萨那可汗强盛的时候,敕勒诸部都臣属于他。曷萨那可汗征税无度,诸部皆怨。为了统整部众,曷萨那诛了渠帅一百余人。如此一来,不但没能服众,反使敕勒诸部相帅反叛,共同推举契哥楞为易勿真莫贺可汗,居住在

君王沮渠牧犍与嫂子偷情竟然导致北凉灭亡

沮渠牧犍,生年不详,死于公元477年,五胡十六国时北凉国的末代君王。如果沮渠牧犍,不是因为和嫂子偷情,沮渠牧犍不会落到“面缚请降”(《通鉴》)的尴尬境地,北凉的灭亡也不至于来的那么快。历史就是这样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