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岑长倩支持武则天称帝,最后却与5个儿子一起被杀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岑长倩支持武则天称帝,最后却与5个儿子一起被杀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岑长倩支持武则天称帝,最后却与5个儿子一起被杀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岑长倩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岑长倩是河南新野人,出身名门,他的叔父岑文本在贞观年间就是有名的宰相,被李世民所赏识。岑文倩自身也很有才华,被武则天所欣赏,在李治去世前,武则天紧急提拔了四位宰相,其中就包括岑文倩,岑文倩深感武则天提拔之恩,一心辅佐武后,并且支持武则天称帝,为女皇登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而被赐武姓,叫武长倩,在当时权势仅次于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可为何却与5个儿子一起被杀呢?> >岑长倩一家被杀,其实与其反对立武承嗣为太子一事有关。岑长倩支持武则天称帝,并建议武则天将自己儿子都改姓为武,立为皇嗣。可是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却野心勃勃,自以为是真正的武家人,应该继承姑母的皇位,可是这人虽然野心虽大,却并未表现出与之相符的智慧和能力,一切跟着他伟大的姑母亦步亦趋,他模仿武则天,仿效当年傅游艺的例子,找来洛阳人王庆之,以平民百姓的身份,联络数百人,上书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并且立即获得以亲民著称的女皇接见。> >武则天登基之后,关于继承人的问题,也是一直困扰着女皇,到底是选择侄子还是儿子呢?现在有老百姓来讨论这个问题,女皇便想听听他的意见,然而,一个小老百姓如何会关心立储问题,这却没有引起女皇的警惕。武则天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正题:“皇嗣为我亲生之子,为何废弃?”王庆之有备而来,“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他引用了一句《左传》里的话,即使神灵也不会喜欢异族的供奉,民间也不会祭祀异姓的祖先。他认为当今天下是武家的天下,可皇嗣却是李家的人,这非常不合道理。“一旦陛下驾鹤西去,江山岂非又归李家所有?”>这一句话令女皇沉默,确实,女皇明白王庆之的话如同箭一般的刺入她的心里。她可以让李旦及其子嗣都改姓为武,然而这只是出于自己的铁腕而非儿子的意愿。一旦自己去世,压力消失,太子李旦登上皇位,复兴李唐几乎是必然的事。她毕生的努力必将付诸东流,苦心孤诣建立的大周朝注定只能是昙花一现。不管现在如何风光,她死后都难逃篡唐的污名,而武周历代祖先的牌位,也必定会被丢弃于道旁的尘埃之中。就算是王庆之不说出来,在女皇的心里,也必定无数次地考虑过这个问题。>然而皇嗣之事关系重大,不可能因为老百姓的一番话就让女皇下定决心,于是武则天找来了两位宰相岑长倩和格辅元来议事。岑长倩好歹也是读书人,虽然为了荣华富贵,依附于女人,可是他也无法接受女皇死后仍由武家人来接掌河山,因此激烈反对。他说:“皇嗣现在东宫,为陛下亲身爱子,一向谦恭孝谨,并无过错。”并建议女皇对王庆之进行调查:“何况立储为国之根本,岂臣民所能妄议!动辄结党请愿,非国之福。请彻查此事,切责上书者,以儆效尤!”>另一位宰相格辅元也赞同岑长倩的意见,并力请彻查幕后主使,解散请愿团,以安天下臣民之心。两名宰相都坚决反对,那么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之事就很难实现了,而且女皇才登基不久,此时也不必急于一时,武则天就此把立储之事压下。武承嗣第一次冲击储君之位的努力宣告失败,可是对于岑长倩和格辅元两位挡道宰相的怒火却已经燃烧到极点。武承嗣看得很清楚,自己被立了皇嗣最关键的不是武则天的儿子,处于囚禁状态的李旦根本没有任何力量与自己竞争,而自己的姑母也有想法让自己继位,所在关键的是朝廷大臣们的意见。只要把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处理了,自己也就有希望了,如何对付这些人呢?武承嗣知道对付这些人最好的武器就是酷吏来俊臣。于是武承嗣用了一招调虎离山之计,以吐蕃犯边为名,推荐岑长倩出征吐蕃,将他暂时调离朝廷。岑长倩一离开京城,武承嗣就命令来俊臣下手,逮捕了岑长倩的长子。养尊处优的宰相公子一旦落到如虎似狼的酷吏手里,便如羊入虎口,一点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在来俊臣的酷刑逼迫下,不仅供出了岑长倩和格辅元,更招认其他数十位朝臣,都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仅仅是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这一理由并不能定岑长倩的罪。来俊臣不愧为精通心理学的大师,他对女皇的心理把握非常准确,他告诉女皇,岑长倩等人相互串联,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储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是为了确保李旦的皇嗣地位,以备日后复辟李唐。而这句话效果非常明显,正好刺入女皇心底最隐秘的角落,那是对生老病死无法逃脱的恐慌和担忧,百年之后儿子即位江山易主的不安与不甘。女皇一生中经历太多,她不再信任任何人,她的铁腕再次显现出来,还没有到达前线的岑长倩立即被召回下狱。面对酷刑,岑长倩表现出了比儿子更为坚强的意志,不管如何拷打,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有谋反的意图:“陛下已有皇嗣,魏王夺嫡于国不利,臣等据实上奏绝无谋逆之心。”虽然审讯一直没有进展,可是来俊臣有的是办法,他将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数十位朝臣全部处死,伪造了口供和签名,上呈给女皇。> >岑长倩支持武则天称帝,被赐武姓,却因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而被诬告谋反,不仅自己被杀,连同自己的5个儿子也一起被杀,消息传开,举世皆惊。就因为反对立魏王为嗣,一家6口,便如同草上之露一般无声无息地消失。岑长倩对于武则天的性情了解得不可谓不深刻,而在此时,却依然反对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其实也是他对女皇的忠心表现,因为事实上侄儿绝对不会比儿子更亲近。只可惜武则天被一时迷惑,而让武承嗣得逞,当武承嗣因杀了众多朝臣而一时权倾朝野的时候,武则天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利用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唐朝人物岑长倩简介

唐朝人物本名:岑长倩所处时代:唐朝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荆州去世时间:691职业:宰相(历史lishixinzhi.com)官职:文昌右相等爵位:邓国公岑长倩人物生平入阁拜相岑长倩早年父母双亡,由叔父

儿子父亲一起反抗武则天,儿子起兵7天被杀,父亲起兵17天后自杀

李唐宗室「”反武则天联盟”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就被人告发了。武则天已经知道李唐宗室有反心了,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在其他人还在考虑该如何是好的时候,一位叫李冲的年轻人率先发起进攻

她比武则天更早称帝,杀死儿子让孙女继位,最后却被扔进黄河

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时候,一旦一个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的母亲势需要被赐死。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防止外戚过问朝政罢了。在中国东汉时期的时候,就经常显现败绩过问朝政的情形。到了北魏之后,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再

她比武则天更早称帝,杀死儿子让孙女继位,最后却被扔进黄河

在中国封建时代的时候,一旦一个皇子被立为太子,那么他的母亲势需要被赐死。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防止外戚过问朝政罢了。在中国东汉时期的时候,就经常显现败绩过问朝政的情形。到了北魏之后,为了防止这种现象再

唐朝 岑羲生平简介?岑羲历史评价?

岑羲岑羲,字伯华,南阳棘阳(今河南南阳)人。岑文本之孙,岑长倩之侄。进士及第,累迁太常博士。唐代的太常博士,必以学识渊博者担任,主要职务为讨论谥法,由此可见岑羲早年学识亦不凡。天授二年(691),岑羲

唐睿宗李旦为什么两次称帝?

唐睿宗李旦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他原名叫李旭轮。他出生仅仅几个月的时候就被封为了殷王,后来又被封为冀王,成了冀王后,他改名李旭轮为李轮。在公元前681年的时候,他被封为豫王,改名叫李旦。李旦一生登基...

历史人物 武则天称帝后为什么不敢生孩子了?

武则天生有四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不过这些孩子都是在武则天称帝之前所生,为什么武则天称第一后便再也没生过孩子了呢?其实武则天肯定是要自己儿子将来继承皇位的,所以只要自己有儿子就行了,而且当时武则天贵为皇帝

她是欧洲版武则天,废掉儿子自己称帝,结局却比武则天惨多了

16岁时,伊琳娜被拜占庭帝国的君士坦丁五世选为儿媳。六年后,利奥四世压制住几个同父异母的兄弟,成功登上皇位,伊琳娜成为皇后。按剧情发展,年轻的皇帝和皇后将要过上幸福生活,但利奥四世没什么过人之处,内政

历史人物 裴炎勾结徐敬业谋反全因骆宾王的一首童谣 他被杀是报应

裴炎裴炎别名裴令,字子隆,出身河东裴氏,是唐朝宰相、唐高宗的顾命大臣,曾经支持武则天废唐中宗改立唐睿宗,最后又因为得罪武则天而被诬陷杀害。后人认为,武氏能得势跟裴炎脱不了关系,对他的评价也褒贬不一。对

武则天想把皇位传给娘家侄儿,可为什么最后还是立儿子

武则天先后废掉了自己两个儿子的皇位,自己称帝,建立周朝。然而到了晚年,武则天在选择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上犯了难。她做皇帝的时候就已经67岁了,去世的时候82岁,而且在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李家,这是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