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他是张居正的“好搭档”,临终前告张居正谋反

Posted 皇帝

篇首语: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他是张居正的“好搭档”,临终前告张居正谋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他是张居正的“好搭档”,临终前告张居正谋反

大家好,这里是本站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高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隆庆六年(1572年),明穆宗朱载垕驾崩,年仅十岁的万历皇帝即位。朱载垕临死前给小皇帝万历留了三个顾命大臣,分别是高拱、高仪和张居正。高拱当时已经是内阁首辅了,名声和威望在朝野内外已经达到了极点,他和张居正同朝为官多年,当年明穆宗还是裕王的时候,他们二人就同为裕王府邸的讲官,互帮互助多年,彼此之间的合作甚为密切,因此深得裕王,也就是后来明穆宗的信任。然而好景不长,在外人眼中的一对“好搭档”,竟然会以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形式破裂。> >万历皇帝即位之后不久,司礼监秉笔太监,万历的大伴冯宝就向小皇帝和皇帝的生母李贵妃告了一笔御状,他说,自己去内阁传旨时,首辅高拱竟然蔑视皇帝,说出:“你说这是圣旨,我认为它就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说的话。”这句话可不得了,这是公然欺凌皇帝年幼,乃大不敬之举。李贵妃大惊,立刻召集张居正商议对策。结果不久,高拱就收到了皇帝的罢官圣旨:“今有大学士高拱专权擅政,把朝廷威福都强夺自专,通不许皇帝主专。不知他要何为?我母子三人惊惧不宁。高拱著回籍闲住,不许停留!”>根据历史记载,高拱听到这段话后,“面色如死灰,汗陡下如雨,伏不能起”。还是张居正把他搀扶起来。而高拱被驱逐之后,张居正立刻转正,从文渊阁大学生拔擢为内阁首辅,替代了高拱。因此,这就不得不令人怀疑,罢黜高拱,是否来自于张居正的授意?>隆庆年间,高拱就已经进入内阁,权倾朝野。但他素来为人清高,于宫中宦官素来不和,特别是大伴冯保。但张居正却和冯保的关系十分暧昧。高拱能够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绝对不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他却能当着冯保的面说出那样忤逆的话,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因此,冯保诬陷高拱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当时的万历只有10岁,国事都有李贵妃和内阁辅臣做主。如果他们联起手来刻意打压高拱,高拱也没有任何办法。>更巧的是,高拱前脚刚下台,张居正后脚就上位了。这不得不令人产生怀疑,张居正是否为了争夺内阁首辅之位,与冯保勾结,借刀杀人呢?>张居正替代了高拱之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历时十年。这十年,原本民生凋敝的大明王朝重新焕发了生机,从嘉靖年间就存在的国库亏空现象也得到了解决,税收逐渐充盈。可惜的是,张居正在居然在不满花甲之年溘然长逝。> >如果张居正一直得势,他和高拱的问题可能会一直没有答案。然而十年过后张居正因为操劳过度累死在任上。张居正一死,在改革中利益受损的官僚自然不遗余力地反扑,朝廷内外开了对他的清算运动,使得这一历史问题貌似有了答案。而揭秘答案的,竟然是高拱临死前写的一本书。>高拱是在万历五年(1577年)去世的,也就是张居正去世的前五年。临死前,高拱写了一本《病榻遗言》,记述张居正勾结冯保阴夺首辅之位的经过,将张居正描述为阴险刻毒的人物。他还在书中大骂张居正“又做师婆又做鬼,吹笛捏眼打鼓弄琵琶”。由于当时张居正权势正盛,这本书显然出版不了。结果五年之后,随着倒张运动的如火如荼,这本书及时地刊刻问世,大行于天下。> >据高拱在书中的记述,所谓“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说的话”,纯属冯保的捏造。他承认自己说过皇帝只有十岁,但后续没有任何大不敬话。而张居正授意冯保对这句话故意歪曲,添油加醋,目的就是要构陷自己,达到其狼子野心的目的。>这还仅仅只是书中的冰山一角,高拱记述的另一件事则更加骇人听闻。我们先来看一下正史是怎么记载的:1573年,也就是高拱被驱逐之后的半年,发生了一件“入宫行刺”案件。刺客叫王大臣,他乔装成宦官想要混进皇宫,结果被宫门卫士识破,锦衣卫当即拘留。没有证据表明王大臣潜入皇宫是要行刺皇帝,也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但是却从王大臣身上搜出了两把短剑。经过冯保的调查,居然发现,这名王大臣居然是高拱派来的。但是仅仅过了一天王大臣就翻供了,说自己无人指示。又过了一天,王大臣竟然莫名其妙的哑巴了。公开审讯时,犯人无法说话,案件也审不下去了,只能草草结案。>而根据高拱的《病榻遗言》记载,这名叫王大臣的刺客是张居正的得力干将戚继光的手下。其目的正是为了行刺皇帝,而后拥兵谋反。但可惜行刺没有成功,张居正和冯保二人灵机一动,竟然拿他作梗,诬陷高拱。但是王大臣觉得如果承认自己是高拱派来行刺皇帝的,肯定难免一死,于是又翻供。张、冯二人见阴谋屡次不成,就干脆下毒药破坏了王大臣的声带,让他说不出话来。> >距离张居正去世,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年了,早已成了尘封的旧案。没想到高拱的遗著旧案重提,爆出了这么猛的料。而这个料,也让那些坚持张居正具有谋反意图的攻击者有了口实。万历皇帝得知后,据说百感交易,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能接受元辅张先生居然有谋害自己的想法。然而随着攻击张居正的声音越来越高,万历下令抄了张居正的家,还差点把张居正挖坟掘尸。

相关参考

史上加封三公荣誉衔 首辅张居正的临终恩荣

张居正终于支撑不住了,万历九年(1581年)七月,他病倒了,看起来只是身体虚弱,而非大病,但病毒已经严重侵蚀了他的肌体。不久病愈,照常入阁办事,十一月,他任一品官满十二年(京官六年一考察),皇帝对他大

明朝太监冯保是怎么死的?为何落到如此下场

冯保在明朝历史上的评价虽然很受争议,但是正面评价也相当高,他与明朝一代贤臣着名政治家张居正是政治上的好搭档,此外冯保的文学造诣也相当高,他曾任职明朝的司礼监,亲自刻画整编了《启蒙集》、《四书》、《帝鉴

历史人物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报复他是怎么回事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报复他是怎么回事?万历为什么这么做?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万历十年,明朝重臣张居正病故,子厚被追赠上柱国,谥号文忠。然而就在这仅仅9个月之后就被万历皇帝定罪

嘉靖第一才子,看张居正不顺眼坚持骂他十几年,张居正毫无办法

说起首辅张居正,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张居正这人,说他是老实人,那就是见鬼,老实人坐不到他这个位置;说他是好人,也不太靠谱,毕竟他干了很多好人都干不出的事情,确切地说,他是个猛人。但是他却拿天天骂

历史人物 南宋大臣王居正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本文给大家讲的是王居正,这里划一下重点,是“王”居正,不是“张”居正。虽然名字相似,但是王居正是南宋兵部侍郎,赠观文殿大学士兼枢密察院,谥号“文义”。张居正,则是明朝著名宰相,有千古一相的美誉。不

南宋大臣王居正简介 他是怎么死的?

  本文给大家讲的是王居正,这里划一下重点,是“王”居正,不是“张”居正。虽然名字相似,但是王居正是南宋兵部侍郎,赠观文殿大学士兼枢密察院,谥号&ldq

明朝历史 大明宰相张居正悲剧性格

骄横刚愎威权震主:大明宰相张居正悲剧性格  张居正的为人处世留下许多是是非非,不论是赞许的、反对的、持平的,无一例外都对他的倨傲、专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又与他的远见和魄力难分难解,这说明他是个性不

历史人物 如何评价明朝首辅张居正?

说到张居正想必大家也都是很清楚这个人的,他最让人有说到的事情其实就是指的他是明朝的第一首辅,就是辅佐大臣,那么大家都是怎么评价这个人的呢?我们也闲话少叙了,今天大致的给大家来分析分析,其实从目前的情况

万历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

万历皇帝贪财想从中捞钱 张居正死后被抄家

张居正是明朝最有权力、最具影响的内阁首辅。他协助十岁的小皇帝推行改革,把衰败、混乱的明王朝治理得国富民安,他是小皇帝不可一日或缺的靠山,是“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他的赫赫功绩,堪与商鞅、王安石并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