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真正“飞毛腿”戴宗日行五百里比马还跑得快

Posted 戴宗

篇首语:知识的价值不在于占有,而在于使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史上真正“飞毛腿”戴宗日行五百里比马还跑得快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史上真正“飞毛腿”戴宗日行五百里比马还跑得快

2、甲马是什么?神奇的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

史上真正“飞毛腿”戴宗日行五百里比马还跑得快

江湖草泽之中异人无数,他们异于常人的天赋令人叹绝。就像奥运会比赛中各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一样,是一个普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下面的这位主人公就因为其拥有常人所没有的“飞毛腿”而屡屡逃脱罪责。

“神行太保”,《水浒传》有云,戴宗就是靠着“腿绊甲马”的神术而日行千里的。不过借助于玄而又玄的巫术,总还显得有点儿夸大其辞,令人不甚相信。可是,主人公麦铁杖就是靠着两双肉腿创造出这项记录来,并名标青史,在二十四史之《隋书》中列传。

《隋书·列传第二十九·麦铁杖传》云:

麦铁杖,始兴人也。骁勇有膂力,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性疏诞使酒,好交游,重信义,每以渔猎为事,不治产业。陈太建中,结聚为群盗,广州刺史欧阳頠俘之以献,没为官户,配执御伞。每罢朝后,行百馀里,夜至南徐州,俞城而入,行光火劫盗。旦还,及时仍又执伞。如此者十馀度,物主识之,州以状奏。朝士见铁杖每旦恆在,不之信也。后数告变,尚书蔡徵曰:“此可验耳。”于仗下时,购以百金,求人送诏书与南徐州刺史。铁杖出应募,赍敕而往,明旦及奏事。帝曰:“信然,为盗明矣。”惜其勇捷,诫而释之。

这位老麦仗着自己“日行五百里,走及奔马”的本事,堂而皇之的在异地搞起了明火执仗的打劫营生。在金陵(今南京)与南徐州(今镇江)(注:南京镇江距离70公里)一晚来回,得手十数次。因为赃物为物主所识,被告上朝廷。可是老麦天天下午上班,第二天早上上班,寻常人哪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跑到镇江去犯案呢?大家都不相信。可是架不住人家老告状。这个时候,陈国尚书蔡徵出了个注意:悬赏百金,让人连夜将诏书送给南徐州刺史。

面对百金的诱惑,老麦利令智昏,屁颠屁颠的往圈套里面钻。用上了自己的飞毛腿绝技,应声送诏书而去,第二天早上,堂而皇之的向皇帝讨封赏。这下子罪证板上钉钉,大家都知道是他干得。于是迎接他的不是白花花的银子,而是金闪闪的镣铐。要不是皇帝看他的本事惊人,早就“喀嚓”一声,人头落地了。吃了牢饭之后,老麦丢了饭碗,失业在家。

老麦后来的光辉事迹传中仍然有表。陈朝灭亡后,隋朝看上他的武功与飞毛腿,将之征入军伍。本事超人的老麦很快崭露头角,屡立战功,最后以右屯卫大将军(正三品)的军衔战死于辽东战场。也算是没有辱没自己一身的超人本领。

由老麦在陈、隋两朝的待遇,或许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陈灭隋兴的必然来。老麦超人的武功与飞毛腿,在陈朝,要不是无人能识,要不是识而不用;而在隋代,老麦的这身本领则彻底卖与了朝廷,最终战死沙场。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角度而言,陈亡隋兴不也是必然吗?

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超人,然而为什么有的民族人才辈出,有的民族人才寥寥呢?人未尽其才、物未尽其用,若是而已。

世无无用之物,惟物未尽其用。任何一个岗位,都有一个最适合他的人。如果能够找到这个人,那么就是最大限度的利用。就人类社会而言,能够做到每个岗位都找到适合的人,迄今未有达到。然而,契合度越高,这个社会就越发展。或者,这就是现在世界上有的民族人才辈出,有的民族人才寥寥的缘故吧!原因何在?

“找到最合适人”的环节出了问题。或者才而不知,或者才而不用。如何解决这个环节,恐怕就是今日社会所需要反思的了。别有像麦铁杖这样的人才而不知,或弃置不用。

甲马是什么?神奇的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

《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

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4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

其实老戴的速度,比不上封神榜里的土行孙,比不上西游记里的孙悟空。

土行孙是土遁,一秒钟前在河南郑州,往泥土里一钻,几秒钟后小脑袋就从广东那地儿冒出来。

孙悟空翻筋斗,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能绕赤道跑个来回还多。老戴只能算超级马拉松选手,他需要道具,没甲马他和我们跑步水平差不多。甲马是他的王道。

甲马不是传奇动物,不是火箭助推器,因为老戴每次用后都要烧掉。

烧甲马时,老戴都要用几陌纸钱(金纸)一起烧。甲马那么容易被烧,这说明,它不是龟甲、蚌壳之类的骨制品。也不是塑料品,塑料到19世纪才发明,宋代没有。

甲马要么是纸制品,要么是木制品。

查一查清代虞兆隆《天香楼偶得》:“俗于纸上画神佛像,涂以红黄采色而祭赛之,毕即焚化,谓之甲马。以此纸为神佛之所凭依,似乎马也。”

著名史学家赵翼《陔余丛考》则说:“昔时画神像于纸,皆有以乘骑之用,故曰纸马也……后世刻版画以五色纸印神佛像出售,焚之神位前,名曰纸马。” 这说明“甲马”就是“纸马”。

也就是说,甲马多用于古代丧葬祭奠,或者供奉神灵升天当坐骑用。它是纸剪的马或在纸上画的马。

宋朝甲马生意兴隆。《清明上河图》里店铺很多,其中有家临街的纸马铺,门前竖一块“王家纸马”的招牌。 孟元老说,开封的纸马铺,每逢清明节,都当街用纸叠成楼阁。

吴自牧说,南宋杭州春节,纸马铺喜欢印钟馗、财马、回头马给老主顾。财马和回头马,都是纸马。

但戴宗的确算个霸道牛人。别人的纸马是用来烧的,他的纸马在法术的作用下,具备神马功力,这也使武功泛泛的老戴,能在凭拳头吃饭的“土匪窝”里,立于不败之地。

骑甲马有两个特点。

第一,骑行者不是飞,脚也跟着甲马走,只是移动速度超快。

李逵是个好奇娃,他分享戴宗“神行术”时,“几遍待要住,两条腿那里收拾得住,似有人在下面推的相似,不点地只管走去了”。

这不像庄子的御风而行,顶多类似段誉的凌波微步。

第二,神行术要生效,得烧纸钱,因为甲马不能白用,不给钱神灵生气。 水浒里有一首《西江月》为证:“顷刻才离乡镇,片时又过州城。金钱甲马果通神,万里如同眼近。”原来,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能使马神通。

相关参考

历史秘闻 日行五百里

江湖草泽之中异人无数,他们异于常人的天赋令人叹绝。就像奥运会比赛中各个项目的世界纪录一样,是一个普通人穷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下面的这位主人公就因为其拥有常人所没有的“飞毛腿”而屡屡逃脱罪责。“神行太保

甲马是什么?神奇的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

《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4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其实老戴的速度,比不上封神榜

甲马是什么?神奇的甲马为何能助戴宗日行八百里

《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4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其实老戴的速度,比不上封神榜

戴宗绰号 戴宗人物性格分析

戴宗是《水浒传》中一个比较总要的人物,他是梁山军前期的前辈之一,是白龙聚义二十九个人中的一个。他入山比较早,因此为梁山作出的贡献也比较大,是不可多得的功臣。戴宗此人会甲马奇术,因此能日行八百里,人称“

戴宗绰号 戴宗人物性格分析

戴宗是《水浒传》中一个比较总要的人物,他是梁山军前期的前辈之一,是白龙聚义二十九个人中的一个。他入山比较早,因此为梁山作出的贡献也比较大,是不可多得的功臣。戴宗此人会甲马奇术,因此能日行八百里,人称“

揭秘戴宗是如何智取公孙胜的? 戴宗事迹

戴宗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的绰号叫神行太保。他为什么被叫神行太保呢?据说,戴宗原来是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会使用传说中的道术神行法,将神行甲马绑在腿上后,最快可以日行八百里。戴宗也是梁山好汉中的一

揭秘戴宗是如何智取公孙胜的? 戴宗事迹

戴宗是名著《水浒传》中的人物,他的绰号叫神行太保。他为什么被叫神行太保呢?据说,戴宗原来是江州两院的押牢节级,会使用传说中的道术神行法,将神行甲马绑在腿上后,最快可以日行八百里。戴宗也是梁山好汉中的一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

神行太保戴宗怎么死的?水浒传戴宗简介

戴宗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重要人物。戴宗,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为人仗义疏财,能日行八百里,江湖人称“神行太保”。与梁山泊军师吴用乃是至交,宋江被发配江州,多得戴宗的照顾。后宋江因酒醉误题

腿拴4个“甲马” 神行太保戴宗可日行800里

《水浒传》有个戴院长,戴院长就是神行太保戴宗,该同学有特异功能,会神行大法。要急着赶路,要飞报军情,把两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500里,把4个甲马拴在两腿上,日行800里。其实老戴的速度,比不上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