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皇帝三次御驾亲政却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该战争到底打成什么样的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历史是知识分子文化活动的结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皇帝三次御驾亲政却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该战争到底打成什么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皇帝三次御驾亲政却葬送了自己的江山 该战争到底打成什么样的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皇帝三次御驾亲政却葬送了自己的江山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前文提到,高句丽因畏惧隋的强大,不时在边境地带搞些小动作,致使文帝杨坚龙颜大怒,遂发兵30万攻高句丽,不料兵士大多死于半道,文帝隐忍不发,双方罢兵言和,一切如初。> >文帝死后,次子杨广于公元604年迅速登基,改年号为大业,他就是后来鼎鼎有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高句丽遣使暗通突厥,正好被北寻的隋炀帝撞个正着,杨广召见高句丽使节,让他转告他们的大王,来一趟帝都请罪,一切既往不咎,不料高句丽软硬不吃。>大业七年(611年),隋炀帝以高句丽不遵番礼,召集天下兵马于涿郡共讨之,同时命令东莱郡建造战船300艘,水陆夹击。由于时间仓促,工匠日夜浸泡于海水中作业,腰部以下皆生蛆长虫,工匠因此丧命者十之三四。> >同年七月,天下兵马云集涿郡,队伍绵延千里,旌旗蔽空,人数超过百万,隋炀帝欣喜若狂,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向高句丽进发。>走了半年,终于到达高句丽,大军进攻辽东,由于将士提前得到通知,没有皇帝的许可不得擅自进攻,致使歼灭敌军主力的机会丧失,大军进攻辽东城,隋炀帝又下诏,一旦敌人投降,便不得再纵兵进攻。于是敌军抓住这个特点,一旦城池即将攻破便派人请降,隋军不敢进攻,他们便修补防御工事,整军再战,一个小小的辽东城,杨广麾下御林军苦攻数月,竟没有拿下。> >来护儿率领的水军也于同年驶入朝鲜大同江,由于轻敌冒进,大军主力险些被歼,此后来护儿便躲在战船上苦等大隋的路上增援。>于此同时,宇文述率领的九军30万人则渡过清川江深入高句丽腹地,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见隋军面有菜色,便诱敌深入,待隋军粮草不济后退之时发起突然袭击,宇文述大败而归,渡过清川江时身边仅剩2700人。>前线接连传来战败消息的同时,大隋国内也开始爆发农民起义,为支援前线,无数的农民走向战场,田地荒芜,米价飞涨,加上贪官污吏的残酷剥削,百姓聚众为盗,窦建德、瓦岗寨随之揭竿而起。为镇压农民起义,隋炀帝班师回朝,一征高句丽以失败告终。> >大业九年(613年)隋炀帝再征高句丽,大军构建楼车,垒台等攻城器械进攻辽东城,就在城破在望之际,负责督运粮草的礼部尚书杨玄感起兵反叛,隋炀帝无奈秘密撤军,丢弃的物资器械不可胜数,高句丽不知虚实,远远跟着,来不及跟上大部队的隋军数千人皆被虐杀。>大业十年(614年),隋炀帝征发天下兵马三征高句丽,天下无人响应,路上逃兵无数,隋炀帝的人民基础丧失殆尽,此时的高句丽也吃不消了,遣使来和,隋炀帝遂罢兵而回。>隋炀帝三征高句丽皆没能达到最初的军事目的,反而致使国内农民起义风起云涌,数十万将士命丧疆场,被俘者无数,以至于唐初使节前往高句丽时“隋人忘之哭者,遍于郊野”。> >回国后,隋炀帝妄图以血腥杀伐的恐怖政策镇压起义,不料却激起更大规模的反弹,他不顾大臣劝谏,三游江都,还作诗云:“我梦江南好,征辽亦偶然。”殊不知这一偶然之举却将大隋一脚踹进了坟墓。>北方战火纷飞,而隋炀帝却在江都整天花天酒地,他自知时日无多,还不时照着镜子口吐惊人之语,“好头颅,谁当斫之!”大业十四年(618年)宇文化及发动兵变,名令狐行达绞死了炀帝,一代暴君最终自食恶果结束了其荒诞的一生。

相关参考

扶苏在自杀的那一刻,大秦江山也随之被葬送

行宫里的灯火依然明亮,横扫六合的始皇帝却要死了。他曾经无数次的追寻长生不老之术,就是为了战胜死亡,他要亲眼看着自己的帝国万世不朽。然而,尽管他一生中战胜了无数的敌人,这一次,他看样子是要输了。虽然他禁

宋襄公因为自身仁义而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吗?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齐国因为齐桓公的死发生内乱,宋襄公这时候和一帮人拥护齐孝公,得到大家的赏识。之后在进军楚国的时候,宋襄公因为讲求仁义,战败。宋襄公名字叫兹甫,小时候因为是嫡子,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

历史人物 为何说汉灵帝的聪明最终却葬送了大汉江山

  说到,许多人或许会想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句子「先帝未尝不叹息于桓灵也」。在诸葛亮看来,在许多历史学家看来,汉朝的衰败,和汉桓帝、为政的二十余年密不可分。事实也确实如此。那么,是太无能,太昏庸,以

宋襄公因为自身仁义而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吗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齐国因为齐桓公的死发生内乱,宋襄公这时候和一帮人拥护齐孝公,得到大家的赏识。之后在进军楚国的时候,宋襄公因为讲求仁义,战败。宋襄公名字叫兹甫,小时候因为是嫡子,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

宋襄公因为自身仁义而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吗?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齐国因为齐桓公的死发生内乱,宋襄公这时候和一帮人拥护齐孝公,得到大家的赏识。之后在进军楚国的时候,宋襄公因为讲求仁义,战败。宋襄公名字叫兹甫,小时候因为是嫡子,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历史秘闻 勤政的崇祯帝,却只用了17年时间,就葬送明朝三百年江山

“朕自即位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容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盘据朕尸,勿伤公民一人。”1644年3月19日凌晨,33岁的崇祯帝在蓝色袍服上

宋襄公因为自身仁义而葬送了自己的江山吗

宋襄公是宋桓公的儿子,齐国因为齐桓公的死发生内乱,宋襄公这时候和一帮人拥护齐孝公,得到大家的赏识。之后在进军楚国的时候,宋襄公因为讲求仁义,战败。宋襄公名字叫兹甫,小时候因为是嫡子,本来可以顺理成章的...

秦始皇一念之差葬送了大好江山

中国历代皇帝中当得上千古一帝称号的,也唯有秦始皇嬴政了。在他之前,没有皇帝这个称呼。在他之后,所有的皇帝都是踩着他的脚步坐上皇帝宝座的。他灭掉六国,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他自称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