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显“佛光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对搞科学的人来说,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显“佛光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显“佛光王”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李显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李显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味帝皇丸”,他的父亲唐高宗李治是皇帝,他的母亲武则天是皇帝,他的儿子李重茂是皇帝,他的弟弟李旦是皇帝,他的侄儿唐玄宗李隆基也是皇帝,加上他自己,一共就是六个皇帝了。这位皇帝在佛教史上又有“佛光王”的称号,这是为什么呢?> >李显原名李哲,他的名字和封号经常被改来改去,因为他有一个喜欢改名字和年号的妈妈武则天。据说当年武则天生他的时候,有些难产,本身那时候武则天已经是高龄产妇了,而李显在妈妈肚子里,长得又很胖壮,所以武则天生产的时候受了很多苦头,忧心如焚的唐高宗李治为此恳求大唐高僧玄奘:“中宫在难,情愿皈依三宝,愿佛祖庇佑!”玄奘微笑:“圣体必安和无苦,然所怀者是男,平安之后,愿听出家。”>武则天后来果然平安产下一子,婴儿满月后就被玄奘大师收为弟子,列入僧籍,故此在佛教史上,李哲有佛光王的称号。虽然当时李治说情愿皈依三宝,玄奘也说孩子若是平安,愿听出家,而实际上,并没有剃度,只是在家皈依。但不管怎么样,李显与佛教渊源还是颇深的。武则天为了感谢玄奘,也亲自穿着法服,虔诚礼佛。之后又在龙门石窟为李哲开窟造像,祈福驱邪。> >李显上面有两个哥哥,李弘和李贤,这两位皇子资质都比李显要好得多,所以是理所当然的皇位继承人,而李显作为嫡三子,不必承受两位哥哥那么大的压力,所以性格活波任性,后来发动神龙政变扶持他当皇帝的老臣张柬之就说他“素称勇烈”,也就是说他这个人不坏,可是有勇无谋。很多事也表明李显是没有什么心机的人,当他的二哥李贤因为谋反罪被废为庶人的时候,李显虽然知道母亲对哥哥非常讨厌,可是还敢去为哥哥送行,并请求为哥哥改善待遇,便可见他是一个热心的人,可是才能平庸。>因为他前面有两个优秀的哥哥,所以李显相比之下,就显得很平庸了,因此他的父母对他期望不大,他从小也没有受过严格的教育,整天斗鸡游猎。后来两个哥哥出事了,他只有赶鸭子上架,被立为太子了。李治特选资深望重的老臣刘仁轨,中书令薛元超和侍中裴炎辅佐。可是新太子的表现,却让人深深失望,跟几岁就能通读《尚书》《论语》,23岁就可以为《后汉书》作注的章怀太子贤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李治去世后,李显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可是不久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流放均州。这是为什么呢?武则天是以什么原因把儿子拉下皇帝的宝座呢?>原来,李显以前有一个老婆赵氏,因为得罪了婆婆武则天,被武则天关了起来,没想到就活活饿死了,等李显被册立为太子的第二年,武则天就为他再选了一户人家,就是当时很有名的韦氏,这个新老婆就是日后著名的韦皇后。韦氏出身名门望族,京兆大姓,有道是“城南韦、杜,去天尺五”,韦家属于老牌贵族,政治上已无影响力,祖父、父亲都不过是典军、参军之类的小官。> >由于李显庸弱无能,当了皇帝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裴炎受遗诏辅政,政事皆取决于武则天。李显虽然能力不大,可是脾气大,鲁莽敢干,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就想重用韦氏的亲戚,试图组建自己的势力集团。李显把韦后的父亲韦玄贞由普州参军提拔为豫州刺史,并想要擢升为侍中(宰相职),裴炎立马表示不可。李显大怒说:"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裴炎听后报告了武则天,武则天对儿子的举动大为恼火。不久,继皇帝位才55天的李显就被武则天废为庐陵王,被贬出长安。李显高声喊冤"我有什么过错",武则天回答:"你要把天下给你老丈人,这还不是大罪吗"。>“佛光王”李显,被武则天废除帝位,是真的要把天下送给老丈人吗?肯定不是,这只是一句气愤时说的戏言,可是这句话被裴炎和武则天抓住了把柄,可见,李显这人实在是有勇无谋啊,作为皇帝,怎么可以随便乱说呢。

相关参考

历史小说 卢俊义的玉麒麟称号是怎么来的

  卢俊义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经典人物形象之一,绰号“玉麒麟”,武艺高强,棍棒天下无双。卢俊义的玉麒麟称号是怎么来的?卢俊义的玉麒麟称号是怎么来的?  卢俊义的玉麒

历史人物 梁冀“跋扈将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梁冀“跋扈将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下面本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32年,汉顺帝把梁商的女儿封为皇后。>梁商,尽管当了皇上的岳父,但比较谦和谨慎,于是又被汉顺帝封为大将军,一切政事,均

历史人物 董宣“硬脖子县令”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董宣“硬脖子县令”的称号是怎么来的?刘秀遇上他也是没办法!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董宣,字少平,陈留(今属河南开封)人,初任北海相,后任洛阳县令、江夏太守等官职>东汉“光武中兴

历史人物 梁冀“跋扈将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梁冀“跋扈将军”的称号是怎么来的?下面全榜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32年,汉顺帝把梁商的女儿封为皇后。>梁商,尽管当了皇上的岳父,但比较谦和谨慎,于是又被汉顺帝封为大将军,一切政事,

历史新知 “皇帝”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君主称为“皇帝”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或单称“皇”和“帝”。如周文王、周武王,三皇、五帝等。春秋战国时代,王室衰败,一些国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国君也自称为王,如秦王、楚

历史人物 秦甘罗这个称号怎么来的

  秦国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的故事被广为流传,甘罗是秦国曾经的左丞相甘茂的孙子。他能言善辩,聪敏机智,拜于秦国吕不韦的门下,多次出使其他国家进行游说。每一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甘罗总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

历史人物 秦甘罗这个称号怎么来的

  秦国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的故事被广为流传,甘罗是秦国曾经的左丞相甘茂的孙子。他能言善辩,聪敏机智,拜于秦国吕不韦的门下,多次出使其他国家进行游说。每一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甘罗总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

五代十国的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

五代十国的冯道不倒宰相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冯道所处的年代为五代十国,他一生共经历了四个朝代,期间为十位皇帝建言献策。因为频繁换皇帝这一现象,所以,冯道也有了不倒宰相的称号。后来,史学家认为冯道频繁易主这一现象,是为不忠的体现,后人欧阳修评价冯

秦甘罗这个称号怎么来的?神童的故事和真正死因

  秦国甘罗十二岁拜为上卿的故事被广为流传,甘罗是秦国曾经的左丞相甘茂的孙子。他能言善辩,聪敏机智,拜于秦国吕不韦的门下,多次出使其他国家进行游说。每一次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甘罗总会在自己的名字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