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蒙古骑兵在北京劫掠,丁汝夔率领的十余万明军为什么不敢抵抗
Posted 骑兵
篇首语:人如果没有知识,无异于行尸走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蒙古骑兵在北京劫掠,丁汝夔率领的十余万明军为什么不敢抵抗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蒙古骑兵在北京劫掠,丁汝夔率领的十余万明军为什么不敢抵抗
今天本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明朝耻辱一幕!蒙古骑兵在北京劫掠,十余万明军不敢抵抗,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历史上有两大耻辱,第一件就是土木堡之变,几十万大军被瓦剌骑兵击溃,连明英宗都被俘虏。土木堡之变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第二件耻辱就没少有人知道了,这第二件虽然不及土木堡之变,但说起来,也堪称是明朝历史上耻辱的一幕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土木堡之变发生在1449年,而这件事发生在1550年,话说当时明朝的皇帝是嘉靖皇帝朱厚熜。嘉靖在位期间,虽然很少上朝,但国政运行还算平稳。明朝内有虽无,但外患不断,但此时北方的草原上,鞑靼开始兴起,不断侵犯明朝的边塞地区,终于在嘉靖二十九年,酿成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巨变!>1550年6月,雄踞北方草原的俺答汗率领骑兵进犯大同,设计引诱明朝守将出击,一战将其击杀,挑起了这场冲突的序幕!同年8月14日,俺答汗率军转到蓟州,抵达古北口地区,再次设计,从明军后方突出,攻破长城,突入内地,“遂大杀掠怀柔、顺义吏士无算”。>消息传到京城,嘉靖帝大吃一惊,京城百姓也是人心惶惶。兵部尚书丁汝夔急忙部署防守京城事宜时发现,“禁军仅四五万,老弱半之,又半役内外提督大臣家不归伍,在伍者亦涕泣不敢前”。此时蒙古骑兵已经兵临北京城下,危急时刻,朝廷急忙向天下发出勤王诏书。>再说俺答汗,他并没有攻打北京城的打算,只是率领军队在北京城郊地区劫掠,“大掠村落居民,焚烧庐舍,火日夜不绝”。当天城外的居民扶老携幼逃到北京城下,“门闭不得入,号痛之声彻于西内”,嘉靖皇帝就是铁石心肠也不能不无动于衷,他命人打开城门,放难民进城。>>当天晚上,鞑靼骑兵在城外的民居放火,“火光烛天,德胜、安定门北,人居皆毁”,身居西内的嘉靖皇帝也看到了冲天的火光,史书记载嘉靖皇帝“大震惧”,勤王之师究竟在哪呢?>其实勤王的各路明军早就到了,第一批以大同总兵仇鸾为首,“河间、宣府、山西、辽阳诸将各以兵先后至,凡七镇五万余人”。嘉靖皇帝加封仇鸾平虏大将军,统领各路人马,之后陆陆续续开到的军队达十余万人。手下有这么多军队,那么这个仇鸾在干啥呢?>史书记载,“鸾兵往掠食诸村落”,仇鸾没有率军与俺答汗的军队作战,而是在民间掠夺。当俺答汗的军队心满意足的把北京四周劫掠一空,准备返回草原的时候,在昌平北与仇鸾的大军意外遭遇了,结果“鸾出不意,仓卒几不能军。敌纵骑蹂阵而入,杀伤千余人,几获鸾”。>9月1日,俺答汗率军彻底退出口外,他们在北京城外掠夺16天,掠夺“诸州县报所残掠人畜二百万”,但损失几乎是微乎其微的,怀来之战损失十七人、马十二匹,昌平之战,所掠夺的男妇二百四十二人被救回,海店之战,仇鸾生擒四个落单的。综合所有的“战果”,仇鸾向皇帝“报功八十余级,以捷闻”。>>1550年是农历庚戌年,因此被称为“庚戌之变”。深居宫中的嘉靖感到这是奇耻大辱,一怒之下将兵部尚书丁汝夔处死,之后还准备集合军队,一雪前耻,但是这根本不现实。此后数年,俺答汗又多次攻入内地,如嘉靖四十二年冬,“大掠顺义、三河,京师戒严”,最终嘉靖的复仇行动也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已。相关参考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一场“庚戌之变”,让一向自命不凡的天子世宗朱厚熜丢尽了颜面。世宗要泄愤,首辅严嵩要塞责,兵部尚书丁汝夔就成了那只无辜的替罪羊。丁汝夔被斩杀,身居京城的一家老小遭了殃,远在
小院读史,坚持理性客观的史观,探讨人文与历史,喜欢请关注,专栏文章奉上。大明帝国的最后十八年:悲歌南明(壹佰零伍)上一章说到金声桓在江西反正,清军告急,继续往下说。金声桓的选择多尔衮在北京布置妥当,八
还不知道此人死后成为国家英雄,750年后,一大臣效仿他却被皇帝立刻斩杀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唐王朝最危机的时刻就是安史之乱,但是安禄山凭借河北三镇十五万的军队意图灭
赛约河之战:蒙古骑兵是如何做到客场作战以少胜多?赛约河之战是在匈牙利赛约河畔,由蒙古第二次西征军六万铁骑对战匈牙利十余万军队的战争。此战蒙古军以六万军队,战胜了匈牙利10万军队。战后,蒙古人控制了整个
1352年朱元章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一战成名。鄱阳湖大破汉王60万水陆大军,平定枭雄张士城。1367年明军北伐蒙元,仅仅10个月就收复北京,从齐化门入城,俘虏监国贴木而不花,太蔚左丞相庆童,右丞相张
1352年朱元章起兵,明军初建,采石矶一战成名。鄱阳湖大破汉王60万水陆大军,平定枭雄张士城。1367年明军北伐蒙元,仅仅10个月就收复北京,从齐化门入城,俘虏监国贴木而不花,太蔚左丞相庆童,右丞相张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
在中国历代王朝中,汉唐是被公认的武功强盛的王朝,比起汉朝横扫匈奴的威武,大唐战无不胜的风光,而大明朝的军队,在史料的记载中,似乎是相对低调的。事实上,低调只是表面现象,低调的明军,是一支威武之师,光荣...
在古今战例上,一般大兵团作战,都喜欢“四面合围”或者“分进合击”的方式,然而,作为兵力较弱的一方,也会利用地形,机动作战,钻进敌人各部之间的空隙,集中兵力,各个歼灭,发生在明朝后期的萨尔浒之战,就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