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冯太后何以被称为“文明太后”
Posted 太后
篇首语: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冯太后何以被称为“文明太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冯太后何以被称为“文明太后”
冯太后何以被称为“文明太后”?千古以后做了哪些改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中国历史上,临朝听政掌握中枢大权的太后有不少,不过没有一位的历史功绩比得上北魏的冯太后。影视剧《锦绣未央》的女主人公就是以她为历史原型塑造的。>北魏冯太后(441~490年)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她本是汉女,祖父曾做过五胡十六国时北燕国的国君。冯氏生于北燕被北魏灭亡几年后,幼年时父亲冯朗被北魏孝武帝下令诛杀,她被没入后宫成为一名奴婢。在姑母冯昭仪的帮助下,冯氏没有吃太多苦,反而出落得有沉鱼落雁之美。> >北魏文成帝拓跋濬12岁就继位登基,有一次他在宫中偶遇冯氏。《魏书》十分八卦地记载了两人的邂逅:>“高宗登白楼望见,美之,谓左右曰:‘此妇人佳乎?‘左右咸曰‘然’”。>就这样,冯氏成了拓跋濬的妃子。两人感情十分深厚,456年,文成帝封15岁的冯氏为皇后。同年,妃子李氏同文成帝所生的拓跋弘以不足两岁的幼龄被立为太子。>其他朝代,皇帝的妃子巴不得“母凭子贵”。可在北魏,却有一项“子贵母死”的奇葩制度,凡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未来的母族擅权。于是拓跋弘生母李氏被赐死,冯后担当起了养育太子之责。> >465年,文成帝英年早逝,年仅25岁。11岁的太子拓跋弘即位,是为北魏献文帝,冯后被尊为太后,临朝听政。当时因为新君年幼,政局动荡,权臣乙浑图谋不轨,冯太后定策将其诛杀。>467年,献文帝妃子李夫人生下一子拓跋宏。冯太后得知长孙出世后大喜,将朝政归还于献文帝。469年。拓跋宏被立为太子,生母李氏依据“子贵母死”的制度被赐死,这一幕同文献帝当年成为太子何其相似,恍若一个历史循环。> >还政后冯太后还不到30岁,正值女人大好年华的她开始琢磨起自己的第二春。结果献文帝感觉丢失了颜面,找了个借口将冯太后最喜欢的情人,宿卫监李奕处死。冯太后得知后大怒,两人关系破裂。471年,献文帝被迫退位,成为年仅17岁的中国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献文帝之子拓跋宏以4岁幼龄登基,这就是北魏孝文帝。476年,献文帝暴崩,时人称是被冯太后毒杀。冯太后再次临朝,被尊为太皇太后。> >冯太后在北魏献文帝和孝文帝时期实际掌权约二十年,成功实施了大量的社会政治改革。诸多改革中,她和孝文帝主导的土地公有制改革影响最为深远,不仅后来的西魏和北周将之奉为圭臬,之后还被隋朝所继承,最终唐代以北魏的土地公有制为模版分配土地,国力日盛,达到了自西汉后又一个封建王朝的巅峰!> >图 491年北魏疆域图>说起封建王朝的土地改革,王莽和晋武帝司马炎都曾想要在全国推行,改为公田制和均田制。可惜在他们所处的年代,世家和地主豪强盘根错节,土地所有权极其复杂,改革均不了了之。>然而到了北魏时期,中原大地在经历多次战乱后,大片土地抛荒,恰巧又有大批逃避战乱的人没有土地耕种,这一特殊的情况反而让北魏这一少数民族政权阴差阳错的拥有了将土地改革彻底推行下去的客观条件。> >太和九年(485年),北魏给事中李安世向冯太后和孝文帝建议,由官府主导土地改革,将天下土地分给人民(《魏书·列传第四十一》李孝伯附李安世传)。北魏朝廷制定了极为详细的规章制度以确保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诸民年及课则受田,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魏书·食货志》> >图 石椁 北魏 山西博物院>朝廷规定:年满15岁男子可以得到四十亩露田,女子减半,另外若每户拥有一头耕牛可得到30亩露田,但每户上限4头耕牛,再多官府也不再授田。如果土地因为地力不够需轮作的,官府根据轮作具体情况授田亩数翻倍。受田人年老下不了地或死亡则露田会被官府收回,耕牛如果死去,官府也会将因为牛多分的露田收回。>除耕田外,北魏朝廷还对桑田做出了分配。在古代,种桑养蚕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农业活动。土地改革早期,官府在能种植桑树的地区授予每人20亩桑田,要求在这20亩地里规定期限内至少种活50棵桑树、5棵枣树、3棵榆树。因桑树需要多年生长和长期精心培育,并不适合土地流转,因此朝廷规定桑田为永业田,受田人死后可以传给子孙,官府并不收回。> >图 采桑图 画像砖>另外,北魏朝廷对百姓的宅基地、菜地,以及地方官员的公田均做出了详尽的规定。比如每三口人可以分配到一亩宅基地,地方官员按照职位分到面积不等的公田,离任时必须全部上交给继任者,否则要判刑。>除此之外,北魏的这次土地改革还有许多细则。> >在冯太后的强力推动下,土地所有制改革顺利实施,北魏农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力也达到空前鼎盛。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时年49岁。冯太后生前使北魏成为文明国度,死后谥号为“文明”,又被称为“文明太后”。相关参考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冯太后。她就是北魏的文明太后冯氏,也可以称其为冯太后。文明太后原本出身皇族,是北燕末代皇帝冯弘的孙女。北魏太武帝攻打北燕时,冯弘逃亡高句丽,他的儿子冯朗向北魏投降,而冯朗正
孝文帝拓跋宏皇后冯氏冯皇后是北魏太师冯熙的小女儿,文明太后的侄女。当时,北魏虽是孝文帝拓跋宏当皇帝,但大权实际上掌握在孝文帝的奶奶文明太后手中。文明太后是个权力欲极强、私心很重的女性,为了光耀冯家门第
百家讲坛北魏 冯太后,百家讲坛说辅佐北魏孝文帝的冯太后被称为“千
百家讲坛说辅佐北魏孝文帝的冯太后被称为“千古一后”?她不就是指导那场改革吗?还有什么功绩吗?能改革已很了不起,改革能成功那就更了不起,更何况是在那个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冯太后进行太和新制,官员实行俸禄制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冯
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时,年仅十二岁,尊冯皇后为皇太后,由丞相乙浑总揽朝政。乙浑图谋篡位,冯太后用计把他逮捕杀死。从此,朝政由冯太后一人裁决。冯太后(公元441-490年),北魏文成帝的皇后。冯
电视剧锦绣未央,其故事的时代架构是在北魏。其中女主角李未央的原型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冯太后。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位传奇女性。>封建时期,男权至上,所以即便是如武则天这般优秀的政治家,也被黑化
历史人物 冯太后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她为什么会被称为南北两朝第一贤后呢
还不知道:冯太后为什么被称为南北两朝第一贤后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面,虽然男人的地位一直是高于女人的,但是也是不乏很多的女性掌权者的,比如女皇武则天和很多垂帘
冯清北魏孝文帝元宏皇后□□档案:姓名:冯清生卒年:不详籍贯:长乐信都婚配:北魏孝文帝元宏封号:皇后冯清,长乐信都人。她是北魏文明太后的侄女。文明太后是北魏非常有影响力的一个太后,多次临朝听政,所以政治
冯太后被称为是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正是在冯太后的带领下,北魏才能全面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冯太后是北燕皇族后人,北燕灭亡后成为拓跋焘的婢女,后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最后荣升皇后。但文成帝早逝,年
冯太后被称为是古代杰出的女政治家、改革家,也正是在冯太后的带领下,北魏才能全面推行改革,增强国力。冯太后是北燕皇族后人,北燕灭亡后成为拓跋焘的婢女,后被选为文成帝的贵人,最后荣升皇后。但文成帝早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