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崇祯为什么把袁崇焕推上“神坛”又要把他杀掉
Posted 皇帝
篇首语: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崇祯为什么把袁崇焕推上“神坛”又要把他杀掉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崇祯为什么把袁崇焕推上“神坛”又要把他杀掉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崇祯把袁崇焕推上“神坛”,为何又要亲手把他杀掉?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说到袁崇焕可能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尤其是近代以来饱受争议,有人说他战略眼光不足,爱吹牛,没有政治头脑,少言寡语不擅长人际交往,这种人怎么混到边军高层的。>1、袁崇焕的满分答卷>我们来一起探讨这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谁都知道他的老上司孙承宗是优秀的战略大师,玩政治也很有一手,在关锦防线的构建中,起到的主要的牵头和领导作用。>>他的想法非常好,以宁远和锦州为关外桥头堡,互为犄角,实行积极防御战略。>但是,从他和后金的屡次交手来看,他并没有给明朝交上一副满意的答卷。>在具体交战时不能灵活变通,其实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整个大明边军都存在这个问题,(八股文看多了)边军的将领。>在布阵和骑兵的冲锋中,执行的战术单一、粗糙,缺乏应变能力,你的想法都被敌人知晓,你下一步,别人都知道你往哪走,你还打个毛啊。>孙承宗是个好学生,跟老师关系好,也爱学习,即使考的不咋样,大明老师也还是会给他一个好职位让他休息,可袁崇焕同学可不一样,我们前面说过他的性格。>但后来大明还是让他当蓟辽督师,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能力强,很多位置谁去坐都没关系,但是那些生死攸关的职位只能有能力的人坐,试想想你会让一个靠作弊塞钱的医生给你做手术吗?(你要是不想活也没办法)>明朝政府还不傻,孙承宗是个战略大师,他的战略构想很好可具体实施能力有些差强人意,但袁崇焕是个成功的战术执行者,他到任后积极修缮城墙,操练士兵,研究武器,观察地势,静等敌人来犯,后金果然来了,关外惶恐不安,(今年过不了好年了,考试又不及格)。>袁崇焕,不好意思没听说过,还是个文人,大明明摆着送肉来了,可这肉里有骨头,一不小心就崩坏了后金的大牙。>宁锦之战,他积极防御利用坚城利炮,打退敌人一次次的进攻。>在城外修建土墙阻碍敌军集结进攻,在敌人疲惫不堪时出乎意料率军与后金城外血战,后金大败,留下一地尸体,慌忙逃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八旗子弟居然败在了一个他们不在意的小城,和名不见经传的袁崇焕手下。>>2、忠君爱国为你好,难敌做事不动脑>袁崇焕的出现,改变了明方屡战屡败的尴尬局面,得到了大明的认同,九州同庆,一时间成为人人崇拜的大英雄。>“丐知中国有人矣”和“十余年未尝有此劲敌也”敌人的评价就是最好的证明。>但是袁崇焕同学爱吹牛,崇祯皇帝一高兴就随便问问他,几年可以解决辽东,其实就像聊天时你妈问你几年能让她抱孙子一样,你扯个谎应付一下就行了吗,可他倒好皇帝问的随便,他答的更随便,“五年复辽”。>崇祯自己都不信,可能吗,一直被后金吊打,你说五年能灭了他,估计袁崇焕同学喝了点小酒,对于别人质疑自己很不开心,开始有理有据的详细向崇祯皇帝介绍五年复辽的办法,那家伙,好啊反正崇祯也听不懂,但是不妨碍他听的很开心,让袁崇焕当蓟辽督师,特赐尚方宝剑。>袁大哥你以为当时是现在啊,吹牛不犯罪,那可是欺君之罪啊,可他还以为是为了皇帝好,看皇帝一天为国事愁的,现在心情不好了很多吗。>这就算了,当时后金最烦者,一是袁崇焕跟个钉子一样钉在辽西,二是毛文龙在个岛上不停袭扰后金,搞的后金一直担心后勤被破坏,只能跟袁崇焕死磕。>袁崇焕是蓟辽督师可毛文龙不服他,实际上毛文龙谁都不服,拥兵自重不服调遣,经常跟敌人做生意,相当于占山为王,可他对明朝抗金大局还是有积极影响的。>可袁崇焕同学倒好,矫诏一刀结果了毛文龙,那可是一品大将,这可是专戮大帅之罪啊,就因为“尔不知国法久了,若不杀尔。东江一块土,以非皇上有也。”的理由宰了,他还以为是为了皇帝好。>我前面说其缺乏战略眼光,袁崇焕作为蓟辽督师,对整个蓟辽地区的防务都是责无旁贷,可其擅杀毛文龙后,没有认识到局势的变化,后金已经没有后顾之忧,可以长途奔袭,于是皇太极调整战略绕过山海关进攻北京。>纵敌长驱这顶大帽子就扣在了袁崇焕的头上。>袁崇焕火急火燎的赶到北京城下与后金血战,后来又和后金议和。其实议和本没有错,明朝常年与后金和国内起义军两线作战,国力衰弱,若能先平定一处,那历史如何发展还是两说。>可错就错在你袁崇焕自作主张,不禀告领导。>崇祯皇帝恼火了,你不说五年复辽吗?现在敌军都打到家门口了,你们也知道明朝那些朝臣的嘴脸,纷纷上书以“纵敌长驱,擅主和议、专戮大帅”的罪名要求惩治袁崇焕。>崇祯皇帝扛不住这压力,就惩罚袁崇焕,袁崇焕手下的将士可不干了,自己跑了,崇祯皇帝疑心病犯了,(不知道有没有皇太极反间计,可能后金是三国演义看多了)你小子这是拥兵自重啊,结果将错就错杀了袁崇焕。>>3、本非名将,实乃英雄>人性总是复杂的,袁崇焕并不是圣人,他是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不可否认他一直忠君爱国,即使身在狱中,他还是写信劝说他的部下回来,他不会不清楚他的部下为什么走,他也不可能不懂得那是他和崇祯皇帝谈判唯一的筹码,可他还是放弃了。>袁崇焕死后,明朝方面在于清朝的大规模交锋中再也没有取胜,袁崇焕的战术和野战的应变能力大明无人能比,在明朝后期,袁崇焕也是唯一在野战中能够击败清朝的将领。>他一直在以中国式的“为你好”来报效崇祯的知遇之恩,崇祯需要信心他五年复辽,毛文龙不尊崇祯,他一刀宰了,崇祯让他速退强敌,他浴血奋战不能退,便擅主议和,他身陷牢狱,崇祯一句话他就召回部下,也断了存活的可能。>袁崇焕是个英雄,他不懂政治,不擅权谋,凭着一腔热血,力抗强清,孤悬域外,以一城护天下,他的一生都在以他的方式报效大明,可这真的是为大明好吗,这中国式的“都是为你好”不知坑害了多少人。>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遗言:>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相关参考
乾隆对满清夙敌袁崇焕恩遇有加,他对曾经被统战成功而成其满清功臣的钱谦益,是怎么对待的呢?敌不是敌来,友不再是友,乾隆把袁崇焕请入神榜,却把钱谦益打入另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钱谦益与袁崇焕都是晚
导读:钱谦益与都是晚明末世人物,生前也许在一起喝过酒,都是明朝的革命干部嘛!死后却难以尿到一壶去。倒不是钱谦益是一文,是一武,文与武隔行如隔山,而是因了气节问题,一个高入云霄,一个踩入土底,委实是
袁崇焕与钱谦益都是晚明末世人物,生前也许在一起喝过酒,都是明朝的革命干部嘛!死后却难以尿到一壶去。倒不是钱谦益是一文,袁崇焕是一武,文与武隔行如隔山,而是因了气节问题,一个高入云霄,一个踩入土底,委实
你真的了解袁崇焕为啥被错杀?做了三件不该做的事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末年,满清时刻威胁大清的江山。袁崇焕可以说是唯一的希望,然而崇祯却把袁崇焕错杀了。百年之后,清朝的乾隆为袁崇焕
你真的了解袁崇焕为啥被错杀?做了三件不该做的事吗?历史新知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明朝末年,满清时刻威胁大清的江山。袁崇焕可以说是唯一的希望,然而崇祯却把袁崇焕错杀了。百年之后,清朝的乾隆为袁
历史上对毛文龙之死向来有两种声音:第一种是毛文龙通敌,被袁崇焕诛杀罪有应得;第二种是毛文龙是国之栋梁,袁崇焕杀之如秦桧杀岳飞。在朝廷对袁崇焕的指控里,“以谋款则斩帅”是同时被指控的两项罪状,所谓“谋款
历史上对毛文龙之死向来有两种声音:第一种是毛文龙通敌,被袁崇焕诛杀罪有应得;第二种是毛文龙是国之栋梁,袁崇焕杀之如秦桧杀岳飞。在朝廷对袁崇焕的指控里,“以谋款则斩帅”是同时被指控的两项罪状,所谓“谋款
今天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毛文龙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崇祯元年的平台召会后,即便面对朝中几乎一边倒的怨怼,袁崇焕也并没有决定杀掉毛文龙,而是采取观察之后酌情而定的策略,毛文龙最终被杀是因为各自
熟悉晚明史的朋友知道,崇祯与袁崇焕的反目,发生在后金军偷袭、京城被围。而后,袁崇焕驰援解围。结果,救驾者不仅没有立功,反而被新账旧账一起算。崇祯皇帝以议饷之名召见袁崇焕入城,实施诱捕。拿住袁崇焕的崇祯
明末将领当中,袁崇焕的下场最惨,他没能像卢象升、孙传庭那样战死沙场,而是被皇帝凌迟处死。虽然崇祯疑心较重,但他并不是傻,更不会无缘无故杀掉可用之才,如此等同于自断手臂。处死袁崇焕之前,崇祯给他定了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