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南明弘光朝为什么还会封蓟国公赏银万两
Posted 京师
篇首语: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南明弘光朝为什么还会封蓟国公赏银万两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南明弘光朝为什么还会封蓟国公赏银万两
你真的了解得知吴三桂放清军入关,南明君臣为何连连叫好,还给他封爵赏银?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相信对平西王吴三桂这个人大家并不陌生,有关清朝的很多电视剧都有一些和吴三桂有关的故事情节,如《鹿鼎记》等等。吴三桂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颇有争议的,身为明臣,投降清朝,大力助满清灭明,而后又反清自立,过了把皇帝瘾。有人说他是好人,灭了李自成;有人说他是坏人、大汉奸、见利忘义。>>当然,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如何看待吴三桂肯定有不同的意见。吴三桂引清军入山海关,虽然不能说此举灭亡了明朝(李自成灭的),却可以说他是清朝入主中原的最大助攻手。但是在当时的南明弘光朝廷乃至很多缙绅士人的眼中,吴三桂可是个带着耀眼光环的明朝大英雄。是不是让人不可思议?这又是为何呢?>让我们看看吴三桂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吴三桂祖籍高邮(今江苏高邮市),祖上生意人后迁居辽东,做马匹生意。马匹在冷兵器时代是战争资源,因此很快发家。有钱了就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慢慢渗入军中,逐渐发展起来。>后来吴三桂的父亲吴襄任锦州总兵,娶了辽西望族祖大寿的妹妹生了吴三桂,就这样吴、祖两大家族达到强强联合。吴三桂自幼习武,也有两把刷子,不到20就中了武举。在强大的家庭背景下,从军后的吴三桂官职开始火箭般的往上窜。20岁就当了游击将军,23岁成为前锋右营参将,26岁成为前锋右营副将,27岁成为宁远团练总兵。>在明朝末年,总兵可不是一般的军官,全国也就20个左右,是权力很大的一方大员,相当于后来的某军区司令。年纪轻轻的吴三桂并没有多少强悍的战绩,就爬到这个位置了,不能不说后台够硬。当然,吴三桂的战力还是不错的,1640年和清军在夹马山一战中,表现勇猛。>>1643年春,清军绕道攻入关内,吴三桂奉命驰援京师,但是行动迟缓,等赶到京师的时候清军已经退走。然而吴三桂还是受到了崇祯的赏赐,被赐予尚方宝剑。第二年,李自成进攻京师,吴三桂被崇祯封为平西伯,受命进京勤王。半路上就听说京师已破,崇祯上吊。此时南明弘光政权还没建立,吴三桂没了组织,在大顺和清之间摇摆不定,最终投降了清朝,引清军入了山海关。>因此,很多人认为满清能入主中原,就是因为吴三桂这个大汉奸,清军从来就没有攻破过山海关,若不是吴三桂投降,也根本就过不了山海关。>后来人这样看可以理解,但是当时的吴三桂却被很多人认为是大英雄。古代封建社会,是家天下,君就是国,国就是君,忠君的思想是深入人心的。攻破京师、逼死崇祯的李自成成为“人们”的头号敌人,当然这里的人们不包括穷得快活不下去的老百姓,因为他们是拥护不纳粮的闯王的。>当时没有互联网,消息传播速度很慢,因此很多支持明朝的人并不知道吴三桂已经降清,还以为吴三桂是向清朝借兵才在山海关打败李自成,为崇祯报了仇的,就连南明的君臣都是这样认为的,一度为吴三桂取胜而欢呼雀跃。>>南明弘光朝廷认为吴三桂借虏平寇,光复京师,功莫大焉。给了吴三桂“蓟国公”的封号,赏银五万两,漕米十万石等丰厚奖励,派人送往京师,不过半路上走到山东被人给劫走了。>吴三桂最初打出的旗号也是“复君父之仇”,可能一开始他也真是这么想的,但是随着后来战事的发展,他已经失去掌控局势的能力和资格,只能乖乖地做个降将了。而清军继续攻击李自成的大顺军,也都是打着为崇祯复仇平贼的旗号,占据当时舆论的制高点。>南明弘光朝的君臣也都一直抱着联虏平寇的幻想,包括大名鼎鼎的史可法也不例外,甚至上书极力主张这一策略,“……但虏既能杀贼,即是为我复仇。予以义名,因其顺势,先国仇之大, 而特宥前辜;借兵力之强,而尽歼丑类”。其思想就是借清军之手,除掉李自成的大顺军,事实上天真了些。>>可见,在南明君臣眼中,清军虽然也和明朝在辽东打了几十年,也屡次绕道进入关内,掳掠京师、河北、山东等地,但是仇恨远不如灭亡明朝的李自成,他们将吴三桂视为英雄也就在情理之中了。>但是后来吴三桂为了搏主子欢心,给自己挣个好前程,残酷追杀南明永历帝、血腥镇压抗清的力量,却让明朝遗民们再也高兴不起来了。相关参考
当时正处于明朝末年,李闯王攻陷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殉国。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下北京,中国北方大乱。凤阳总督马士英在南京拥立福王为皇帝,取年号“弘光”建立南明。当时清兵不过有十多万,如果励精图治,完全
1644年初,皇太极已死。主持清国政局的多尔衮听说李自成在西安建大顺,立刻派人前去联络,提出要并取中原,同享富贵。李自成对此没有做出反应。三月初,农民军兵临城下,吴三桂接诏弃宁远,往山海关方向移动,清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
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多尔衮。1644年四月,李自成亲率大军征讨吴三桂,双方在山海关展开激战,结果吴三桂引导清军入关,导致农民军全面溃败。清朝入关后,轻而易举地占领了北京周围地区。这时候,明朝残
当年清兵入关之后,在江南到底屠杀了多少人? 西元1644年,明朝崇祯皇帝上吊自缢后,紧接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而清军的南下之路,往往充满血腥,如历史记载,清军攻打扬州,屠城屠杀了10天,被称为「扬
吴三桂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在山海关时的选择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而后人之所以不齿吴三桂,不仅仅是因为他引清军入关,导致华夏沦陷,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深受明朝国恩,却忘恩负义、将已经逃亡
一直以来有个说法,清军能够成功入关完全是靠着运气。如果不是李自成攻入北京后的所作所为导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叛变,向清朝交出山海关,李自成的大军就能顺利接防山海关防线。那么清
没有吴三桂投降李自成能阻挡清军入关吗?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本站小编一起看下去。>谈及明朝末期的历史,不少人都认为满清之所以能夺取明朝的争权,吴三桂的助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们都觉得当年吴三桂要是没有主
吴应熊,吴三桂之子。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入关前,多尔衮同意将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主婚,吴应熊与建宁公主成婚。由于多尔衮对吴三桂存有戒心,因
吴应熊,吴三桂之子。祖籍江南高邮(今江苏高邮)。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入关前,多尔衮同意将建宁公主嫁给吴应熊。1653年,由昭圣皇太后主婚,吴应熊与建宁公主成婚。由于多尔衮对吴三桂存有戒心,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