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曹丕为什么一意孤行杀掉鲍勋
Posted 廷尉
篇首语:坚强的意志,是不会被假设所谓的命运击败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曹丕为什么一意孤行杀掉鲍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曹丕为什么一意孤行杀掉鲍勋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为救曹操他的父亲战死沙场,而他却被曹丕所厌恶丢掉了性命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军席卷了大半个北方及中原地区,在当时的兖州活跃的黄巾军就有百万之众。兖州牧刘岱不听部将鲍信的劝阻贸然和黄巾军交战结果兵败被杀。刘岱一死兖州一下子群龙无首,于是刘岱的部下鲍信、万潜等人便前往东郡去迎接曹操为兖州牧。此时曹操的实力还很弱小,他手帐下的士兵大多数都是由未经训练的新兵组成。曹操和鲍信在攻打寿张地区的黄巾军时被黄巾军包围,当时的形势很危急鲍信拼死力护曹操突出重围而他自己则死在了乱军之中。>>太祖以贼恃胜而骄,欲设奇兵挑击之於寿张.......信殊死战,以救太祖,太祖仅得溃围出,信遂没,时年四十一。《魏书》>鲍信死后曹操悬赏购求鲍信的尸体未能如愿,于是曹操便命人用木头刻画鲍信雕像来祭拜鲍信。曹操因为失去鲍信而悲伤痛哭,后来曹操追忆鲍信感激他的救命之恩将他一个儿子鲍邵封为了都亭侯另一个儿子鲍勋任命为了丞相掾。>购求信丧不得,众乃刻木如信形状,祭而哭焉《三国志 魏书 武帝本纪》>建安十七年,太祖追录信功,表封勋兄邵新都亭侯,辟勋丞相掾。《三国志 魏书 鲍勋传》>鲍勋为人清廉性情耿直深受曹操器重,曹操立曹丕为太子后便将鲍勋提拔为了中庶子(太子侍从官)。然而鲍勋这样的一个德行兼备的人后来却被曹丕所杀,并且当时曹魏大臣钟繇、华歆、陈群等人一同为鲍勋求情还是没能阻止曹丕杀掉鲍勋。那么鲍勋究竟是因为什么得罪了曹丕,以至于曹丕不感念当初鲍信救曹操之恩和大臣们的劝阻而一意孤行杀掉鲍勋呢?>1:举报曹丕妻弟犯法得罪曹丕>曹丕的妻弟曾是曲周县吏因为盗窃官府的布匹而被抓,按照当时的法令盗窃官布是要被斩首的。而恰好这个时候曹操在谯县处理政务未归,曹丕于是多次写信给鲍勋为自己的妻弟求情希望鲍勋不要将此时汇报给曹操。而鲍勋却丝毫不给曹丕面子并且搜集曹丕妻弟犯法的罪证上报给了曹操,因为这件事曹丕从此对鲍勋便怀恨在心。>>太子郭夫人弟为曲周县吏,断盗官布,法应弃市。太祖时在谯,太子留邺,数手书为之请罪。勋不敢擅纵,具列上。《三国志 魏书 鲍勋传》>2:屡次直言劝谏触怒曹丕>在鲍勋担任中庶子一职时曹丕救不喜欢他又加上在妻弟犯事时鲍勋不给曹丕面子,所以后来曹丕便经常给鲍勋穿小鞋想方设法整治他。曹操死后曹丕篡汉称帝后经常出行游猎,鲍勋以天子应以军农为重不宜纵情玩乐为由劝谏曹丕。曹丕大怒将鲍勋贬职为右中郎将,后来在司马懿、陈群的推举之下曹丕不得已再次重用鲍勋将其提拔为御史中丞监察百官。随后鲍勋又因为劝阻曹丕征讨吴国而被贬为治书执法。>黄初四年,尚书令陈群、仆射司马宣王并举勋为宫正,宫正即御史中丞也。帝不得已而用之,百寮严惮,罔不肃然。六年秋,帝欲征吴,群臣大议,勋面.......帝益忿之,左迁勋为治书执法。>>鲍勋在魏国因为刚正不阿直言劝谏受到士大夫们的推崇,可是曹丕对他一直怀恨在心这就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曹丕率军伐吴的时候路过陈留郡,当时陈留郡太守孙邕便前去参拜曹丕并顺便去探望鲍勋。当时曹丕大军并没有建立营垒只是草立了营标,孙邕便弃大道而走小路被军营令史刘曜发现举报。鲍勋认为当时军队的营垒并没有建成孙邕的行为可以谅解并没将这件事上报,后来刘曜犯了法,鲍勋上书请求将刘曜罢免发配后来刘曜便将鲍勋包庇孙邕的事情上报给了曹丕。>刘曜的一道奏表便将鲍勋送入了监狱,曹丕严令廷尉追究鲍勋的罪行。当时廷尉根据法令判处鲍勋服劳役五年,而当时的曹魏三公大臣认为依照法令处罚鲍勋二斤金子就行了。曹丕对廷尉和三公大臣的判决都不满意,他甚至认为朝中大臣和鲍勋沆瀣一气大怒道:“鲍勋这次休想活下来了,你们这些人竟然纵容他!”后来太尉钟繇、司徒华歆、镇军大将军陈群、侍中辛毗、尚书卫臻、守廷尉高柔等人联名为鲍勋求情,希望曹丕看在鲍勋之父鲍信有恩于魏武帝曹操的份上赦免鲍勋。后来曹丕终究还是将鲍勋处死,鲍勋死后曹魏的士大夫都为他感到惋惜而就在鲍勋死后不久曹丕也因病去世了。相关参考
本名:鲍勋 字号:叔业 所处时代:曹魏 民族族群:汉 出生地:泰山平阳(今山东新泰)www.cha138.com 出生时间:? 去世时间:226年 官职:御史中丞 鲍勋人物生平介绍
建安二十二年,曹丕击败了曹植,被曹操立为魏王世子。次年,曹操去世,曹丕出任丞相、魏王,同年受禅登基,是为魏文帝,年号黄初,国号魏。>曹丕是坐上了皇位,他并没有杀掉汉献帝刘协,而是封刘协为山阳公,并允许
官场千万不敢得罪小气的上司,不然,上司让自己死根本不需要理由,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鲍宣,西汉大夫,字子都,渤海高城人。哀帝在位的时候,他为谏大夫,敢于上书直言,抨击
历史人物 曹丕称帝之前有想过杀掉曹植么?魏王太子究竟如何上位的
可能有很多人会觉得,曹丕能够当上魏王太子,只是因为用计让曹植犯了错,然而曹植性格不够坚韧被弃用后就开始自暴自弃,最后曹操彻底对他失去了希望,所以这个太子之位就落到了曹丕头上。不过从正史记载的内容来看,
众所周知,大多数聪明绝顶的人都是命短的,不是病死,就是被他人谋害。《三国演义》中出现过两个神童,一个是曹操的儿子曹冲,另一个则是刘表别驾刘先的外甥周不疑。而他们两个,就是人们口中聪明又短命之人。曹冲是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奸雄,之所以不是英雄而是奸雄,恐怕只是因为他将汉献帝刘协当做傀儡皇帝,就如同当年的董卓一样。但是,曹操在世的时候,即便刘协曾三次想要刺杀曹操,曹操至死也没有想过杀掉汉献帝,甚至还把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绣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其实在正史中,张绣也差点杀死曹丕。此事发生于宛城之战的时候。当时张绣新降,人心不稳,曹操不但强占了他的寡婶,还因为他的不满,想要杀掉他。不过,
曹髦为什么不把司马昭骗到宫里杀掉,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曹髦,字彦士,豫州谯县人,魏文帝曹丕长孙,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司马师废齐王曹芳后,身为宗室的曹髦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赵禹一意孤行的故事 成语一意孤行的意思及出处
成语典故_赵禹一意孤行的故事成语一意孤行的意思及出处 西汉时期,有个叫赵禹的人,原本是太尉周亚夫的属官司。一次偶然的机会,汉武帝刘彻看到了他写的文章,觉得文笔犀利,寓意深刻,大为赏识,便让赵禹担任御
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_一意孤行的典故 成语一意孤行的主人公是谁
一意孤行的典故:赵禹、张汤都是汉景帝时期的名臣。先后被景帝任命为太中大夫,负责制定各项条令法规,深受景帝的器重。赵禹为人耿直,严于自律,为官清正廉洁,严格照章办事从不被别人所左右。担任太中大夫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