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屠仁守拍慈禧马屁,她为什么会发怒?

Posted 慈禧

篇首语:我们这个世界,从不会给一个伤心的落伍者颁发奖牌。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屠仁守拍慈禧马屁,她为什么会发怒?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屠仁守拍慈禧马屁,她为什么会发怒?

对此人想拍慈禧马屁 结果拍到马腿 慈禧说你把我看成了什么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本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光绪成年之后,慈禧囿于过去的承诺,不得已下懿旨宣布归政于光绪,还装模作样,说要搞一个光绪的亲政典礼。 但是在慈禧内心深处,是绝对不想放权的。因此当醇亲王奕譞提出让她在干几年的请求时,慈禧欣然接受,表示既然是民心所向,她就只好勉为其难,“再行训政数年”。>>不过说是“训政数年”,实际上不到两年,慈禧的“训政体验卡”马上又要到期了。因为光绪即将大婚,结束实习期,在名义上成为正式的九五之尊、天下之主。而且光绪在翁同龢的教导下,学业颇有长进,已经有了独立处理政务的能力。>在大势所趋之下,慈禧这次不得不又颁布一道懿旨,说:>“前因皇帝甫经亲政,决疑定策,不能不遇事提撕,勉允臣工之请训政数年。两年以来,皇帝几余典学,益臻精进,于军国大小事务,均能随时剖决,措置合宜,深宫甚为欣慰。明年正月大婚礼成,应即亲裁大政,以慰天下臣民之望。”>在光绪完婚之后,慈禧也真的搬到了颐和园去住,醇亲王也没有跑出来再让她“训政数年”。表面上看,慈禧似乎真的让光绪皇帝真正掌权了。>至于慈禧这次是“真退休”还是“假退休”,相信现在的读者们,都清楚的不得了。但是在当时,慈禧的心思还是不好猜的。对于慈禧的真实想法,下面的一些官员就开始犯嘀咕了。>太后上次说要归政给皇上,结果醇亲王一句话把她给试出来了,还越来越受重用。如果这次再请慈禧继续训政,会不会也正合她意,让自己加官进爵呢?>当众臣们都还在小心翼翼地揣摩上意时,有一个人就已经把想法付诸实践了。这个人也是个御史,叫做屠仁守。>>屠仁守写的这份奏折,大致也是参考醇亲王他们之前的套路,说国家人民都离不开太后,希望太后效仿当年乾隆训政的故事,继续为天下百姓谋福祉。>“时事方殷,太后不宜委卸,当仿高宗内禅故事,一切内外封奏仍进呈慈览,徐议施行。”>屠仁守上书的时候,想必是以为慈禧会十分重视他的意见,然后重重地提拔赏赐他。 谁知刚好相反,慈禧不但对此毫不领情,还将屠仁守痛骂了一顿,把奏折扔在地上。>“垂帘听政本属万不得已,深宫鉴前代流弊,特饬及时归政,上符列圣成宪,下杜后世口实,主持坚定,用意甚深,早经宣示中外。令出未几,旋即反汗,天下后世将视予为何如人耶?”>屠仁守本想借此阿谀慈禧,没想到马屁拍在了马腿上,反被慈禧将了一军,被一番正义的说辞驳得哑口无言。>随即,屠仁守被慈禧交由吏部处置议罪。吏部商议让屠仁守革职留任,慈禧表示非常不满意,一怒之下把吏部的六个尚书和侍郎,连带考功掌印郎中统统撤职,要求除将屠仁守革职且永不叙用。>慈禧这番话说得如此大义凛然,不知情的人如果听说了,可能也会以为慈禧是个深明大义、以江山社稷为重的好太后。>实际上,在光绪成年后,下边的大臣一共有三次请慈禧出山训政,为何只有这一次,慈禧以如此严厉的态度表示了拒绝呢?>要认真说起来,还是屠仁守这个人不太识相。>首先,他请求慈禧出山的时机不对。第一次,醇亲王奕譞请慈禧训政,说的是光绪刚刚成年,还没结婚,心智上还不够成熟,需要太后继续指导。第三次,杨崇伊请慈禧垂帘,原因是光绪想聘请伊藤博文为清政府顾问,可能做出卖国之举。>>这两个说辞,都能让慈禧有充分的理由,将光绪的权力收归己有。但屠仁守这份奏折,说“时事方殷”,相当于什么都没说。慈禧就算再笨,也不会用这个借口来夺权,留给后人这么明显的口实。>其次,请慈禧训政这种大事,不该由他屠仁守来说。奕譞身居亲王之位,对这种大事,也得联合多位王大臣联名上奏,营造出一种民心所向、天命所归的气氛,给慈禧铺好红地毯好下台阶。戊戌政变中杨崇伊虽然找不到人跟他联名,但也知道找庆亲王奕劻来背书,一起面见慈禧。>而屠仁守作为一名小小的言官,贸然上奏请求慈禧训政,很容易落得个妄议中央的罪名。实际上,屠仁守最后就是因为自己的僭越之举,付出了代价。>此外,屠仁守本人还有一些“前科”在身。其实,屠仁守在这次上疏之前,算是个颇具清名的“直臣”。作为一名御史,屠仁守嫉恶如仇、兢兢业业、不畏强权,像当时的一二品高官如李鸿章、恩承、张树声等人,都因为各种问题,被屠仁守弹劾过。>屠仁守宦海生涯中最为亮眼的时刻,是他觉得慈禧修建颐和园太过奢侈,便引用了当年道光皇帝要求皇家子弟要厉行节约的圣旨,来批评慈禧,结果让慈禧非常难堪。>屠仁守过去这些“不近人情”的做法,我们有理由认为,慈禧和一众大臣或多或少都对其怀恨在心。>>若屠仁守继续保持自己正直的为官之道,或许会被他人排挤,但总能保住自己正直的名声。但这次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屠仁守妄想傍上慈禧的大腿,结果偷鸡不成蚀把米,丢了官职不说,还给后世留下了阿谀奉承、居心叵测的污名。>屠仁守的故事告诉我们,揣摩圣意,是件风险很大的事情。若拍马得当,或许能一飞冲天;但一着不慎,便会被打落十八层地狱永不翻身。所以如果没有十足把握,还是脚踏实地好好工作,不要冒险去猜测领导的心思了。

相关参考

慈禧如果不杀珍妃,她会成为第二个老佛爷,因为光绪真傻

中国古代有一个不成文的铁律,国家大限不过300年,其中有一个巨大原因,就是近亲结合,生育的后代精神都有问题。明朝败家在崇祯手里,他精神有病,亲手把明朝所有的高层精英全部弄死。满清的皇室为了巩固皇权,近

知名人物 屠仁溥人物简介

·屠仁溥屠仁溥,染整专家,我国现代纺织品化学整理技术先行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从事粘胶纯纺织物脲醛树脂整理工艺的研究,20世纪70年代负责65型印染设备的调试及生产管理工作,为推广应用提供了经验。

谁让慈禧断子绝孙 离奇死亡暗藏阴谋

1875年美国驻北京公使馆发回美国国务院的报告中,明确地说:“(慈禧)太后,两位摄政者中更有权势的一位,也病得很厉害……数月以来,(慈禧)病得如此厉害,以至于街头百姓中每天都有人预期她会死掉,甚至有好

历史人物 民国建立后没有慈禧庇佑的荣寿公主是什么生活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带来的民国建立后荣寿公主的生活,没有慈禧庇佑她会如何。>荣寿固伦公主,载入《清史稿》的最后一位公主,是恭亲王奕訢的长女。慈禧慈安垂帘听政,恭亲王奕訢成了总揽外朝内廷大权的重臣。

曾因医院误诊陈毅病情发怒

为了记载和保存叶剑英生平和历史的宝贵史料,广东叶剑英研究会牵头组织采访了叶剑英的亲属、身边工作人员,与叶帅交往的革命先辈后代、记者,采访过叶帅的学者等,并根据采访录音进行整理,编辑《知情人眼中的叶帅》

邓小平为香港驻军事件发怒

 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进行了整整两年,分为秘密磋商和正式会谈两个阶段。正式会谈的时间是14个月,共进行了22轮。中国与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的焦

邓小平为香港驻军事件发怒

 中英两国解决香港问题的谈判,从1982年9月至1984年9月,进行了整整两年,分为秘密磋商和正式会谈两个阶段。正式会谈的时间是14个月,共进行了22轮。中国与英国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迟迟达不成协议的焦

历史人物 独孤皇后如果晚于杨坚去世,她会成为女帝吗

如果独孤皇后晚于杨坚去世,她会成为第一个女皇吗?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如果独孤皇后晚于杨坚去世,她会成为第一个女皇吗?如果她能再多活几年,中国第一个女皇非她莫属,武则天只

周恩来总理发怒 霸气警告美国政府!

  1950年9月30日,周恩来总理在国庆节大会上作了题为《为巩固和发展人民的胜利而奋斗》的报告。报告中警告美国:"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

女知青遭干部强奸 哪位领导发怒要大开杀戒

在“文革”时期,出现过许多奇怪的事和人,李庆霖就是一个。李庆霖(1936年-2004年)福建莆田人。1952年任福建莆田县某中学校长,1957年被划为右派,受到降职降薪处分,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