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咸丰帝设了八大臣,为什么慈禧还能参与权利分配

Posted 大臣

篇首语: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咸丰帝设了八大臣,为什么慈禧还能参与权利分配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咸丰帝设了八大臣,为什么慈禧还能参与权利分配

咸丰帝驾崩设了顾命八大臣,为何还让慈禧参与权力分配?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慈禧除掉肃顺等顾命八大臣之后,她应该会在心中埋怨自己死去的丈夫,也就是咸丰帝:早把权力给我,哪有这么多麻烦!>问题来了:咸丰帝为何设八个顾命大臣?>咸丰帝逃到热河后,身体每况愈下,到了七月,他知道自己快撑不住了。咸丰帝时,清廷祖传的“秘密建储”制度名存实亡。因为天下人都知道,下一个皇帝肯定是大阿哥载淳——咸丰帝的独子。>但是,载淳能当上皇帝,可未必能坐得稳,何况他还只是个六岁的孩子。而在咸丰帝看来,能威胁到载淳帝位的只有一个人,就是他的六弟恭亲王奕訢。>>当年道光帝差一点就立老六为帝了,就是因为奕訢的能力更强。只不过咸丰帝会演戏,连哭连演,把帝位蒙到手。可现在,自己快归天了,老六却活蹦乱跳。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在无人可用的情况,被迫让奕訢留守京师,赚足了人望。以奕訢的能力,推翻侄子的位置,似乎并不难。历史上这样的事又不是没有,比如明成祖推翻侄子建文帝。清初的摄政王多尔衮没篡位,但顺治的帝位似乎并不那么牢靠。>按正常思维,咸丰帝要确定顾命大臣,奕訢是威望最高的一个。但咸丰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让奕訢辅政,否则,赵匡胤“陈桥兵变”的桥段会再度上演。奕訢篡位后,大清还是大清,却已不是咸丰帝这一脉了。别说咸丰帝不答应,把奕訢和咸丰帝的身份调过来,奕訢也不会答应。>除了奕訢,朝中最孚人望的,无疑是户部尚书肃顺。>肃顺不姓肃,人家姓爱新觉罗,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后人。肃顺向来看不惯满臣,认为满臣就会吃喝,不如汉臣会干事。但是,肃顺是站在满清统治立场上看问题的,他首先维护的还是满清利益。所以,让肃顺当首席顾命大臣,在政治上是没太大问题的。>不过,话说回来,万一肃顺势力坐大,成了第二个赵匡胤怎么办?咸丰帝考虑过这个问题,这个也好办,找几个人监视肃顺。>>咸丰帝又选中了郑亲王端华。端华和肃顺是亲兄弟,他行三,肃顺行六,江湖人称肃老六。端华在肃顺之后,既能起到帮助肃顺的作用,也能起到监视肃顺的作用。郑亲王是清朝八大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之一,即使肃顺篡位,能给端华的也不过是铁帽子王。如此,端华根本没动力帮肃顺篡位。>除了端华,还有另一位铁帽子怡亲王载垣。载垣的五世祖非常出名,就是帮助雍正帝继位的十三阿哥胤祥。如果论与咸丰帝这一脉皇族的血统,载垣显然比肃顺和端华更近。载垣更没有任何动力去帮肃顺篡位。毕竟,肃顺不是努尔哈赤的子孙,他的祖先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有一点需要说明。论权力,肃顺是顾命八大臣之首。但在名义上,载垣才是首席大臣。不过,他们之间的权力差并不大,可以起到互相牵制的作用。>另外还有五个大臣:穆荫、景寿、杜翰、匡源、焦佑瀛。咸丰帝让他们加入,是为了稀释肃顺、载垣、端华等皇族亲贵的权力。顾命大臣人数越多,权力越分散,载淳的帝位就越安全。>咸丰帝定好了顾命八大臣的人选,却没有给这八个人以掌握实际权力的名分。八人的身份是“赞襄”,相当于顾问的意思。八人没有真正的顾命大臣的名分,这也是咸丰帝制约八大臣的办法之一。>>即使如此,咸丰帝对八大臣还是不太放心,又祭出一招,让未来的两宫太后慈安、慈禧参与权力分配。后宫干政向来是朝廷大忌,更何况慈禧出身爱新觉罗部的死敌叶赫那拉部。可慈禧又是载淳的生母,如果仅从血缘角度来看,慈禧比所有人更忠诚于载淳的帝位。慈禧不傻,载淳一旦丢掉帝位,自己这个二把手太后也就一文不值了。>咸丰帝给慈安和慈禧印章,赞襄八大臣的任何决议,都必须得到两宫皇太后的同意,盖上钤印才合法。诚然,咸丰帝这么安排,给了野心勃勃的慈禧掌政开了方便之门。但在当时,这么做,是咸丰帝认为对载淳帝位最保险的手段。>只是让咸丰帝没想到的是,肃顺等人和慈禧的矛盾那么深。自己刚驾崩,双方就打了起来。慈禧拉来帮手奕訢,在惊心动魄的宫斗中把肃顺等人拉下马。

相关参考

慈禧与小叔子奕訢 历史上暧昧的叔嫂关系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

慈禧与小叔子奕訢 揭秘历史上暧昧的叔嫂关系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

慈禧与小叔子奕訢 揭秘历史上暧昧的叔嫂关系

咸丰皇帝在驾崩前,苦思冥想,做了他认为最妥善的安排。他挑选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年仅6岁的小皇帝;同时赐予慈禧慈安,一人一枚印章,八位大臣草拟旨意,两宫太后同时加盖印章,才能够最终生效。咸丰皇帝希望他们之...

慈禧的“老佛爷”外号,是谁给她起的

导读:咸丰皇帝去世后,年仅6岁的同治继承皇位,原本咸丰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处理朝政,但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政变,废掉了顾命八大臣,夺取了大权,从而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

慈禧逃跑前,惨杀了一位绝世美女,至今让人唾骂不已

慈禧,叶赫那拉氏,17岁成为咸丰帝的妃子,几年后生下了长子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之后的同治帝。咸丰去世前后,慈禧与慈安,联合当时的恭亲王奕訢,通过政变干掉了八位顾命大臣,开始垂帘听政。慈安去世后,慈禧

历史秘闻 慈禧的“老佛爷”外号,是谁给她起的

导读:咸丰皇帝去世后,年仅6岁的同治继承皇位,原本咸丰安排了八位顾命大臣,辅佐小皇帝处理朝政,但慈禧和慈安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了政变,废掉了顾命八大臣,夺取了大权,从而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

历史秘闻 慈禧逃跑前,惨杀了一位绝世美女,至今让人唾骂不已

慈禧,叶赫那拉氏,17岁成为咸丰帝的妃子,几年后生下了长子爱新觉罗·载淳,也就是之后的同治帝。咸丰去世前后,慈禧与慈安,联合当时的恭亲王奕訢,通过政变干掉了八位顾命大臣,开始垂帘听政。慈安去世后,慈禧

大臣们潸然泪下 老佛爷临终前说了八个大字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家族,出生于北京,满洲正蓝旗人,也有人说是汉族人,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权力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为由统治清朝四十七年。1908年11月15日逝去,别名: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

大臣们潸然泪下 老佛爷临终前说了八个大字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家族,出生于北京,满洲正蓝旗人,也有人说是汉族人,慈禧太后是晚清统同治,光绪两朝的最高权力者,她以垂帘听政,训政为由统治清朝四十七年。1908年11月15日逝去,别名:西太后,那拉

清朝 祺祥政变与慈禧垂帘

祺祥政变与慈禧垂帘咸丰十年(1860年)秋天,英法联军进犯北京的时候,惊慌失措的咸丰皇帝,带着他的皇后、贵妃和王公大臣,逃到了承德的避暑山庄。咸丰皇帝住在避暑山庄里,接踵而来的内忧外患,搅得他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