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慈禧如果不用海军军费

Posted 北洋

篇首语:好汉做事干到底,好马登程跑到头。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慈禧如果不用海军军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慈禧如果不用海军军费

你真的了解如果慈禧不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甲午战争还会败吗?本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战争,大清王朝战败,尤其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使国人心痛,三十年洋务运动尽是这样的下场,甲午战败,导致了中日两国签订《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和澎湖列岛,这对于大清王朝的掌权人慈禧太后、恭亲王奕䜣,特别是北洋水师的主要负责人李鸿章无疑是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很多人都认为此战失败,有一个重要理由,那就是在战争期间,清政府正在筹措慈禧太后的六十圣寿,为了修颐和园,甚至还挪用了大量的海军军费,有人曾经建议暂停颐和园工程,可慈禧非常生气,并言道:“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反观日本,明治天皇为了加强日本海军力量,可谓全国上下勒紧裤腰带,为日本海军“挤钱”,慈禧太后为了自己的私利,把海军的军费作为修颐和园的工程款,这一点也是一直为世人所诟病的,那么,如果慈禧太后没有挪用这笔钱,中日甲午之战的结局会有改变吗?李鸿章作为这场战争中最重要的人物,他为什么不去制止这种行为?>当然,历史没有如果,不过,笔者认为,中日甲午之战,特别是北洋水师覆灭的结局,其实与慈禧是否挪用这笔海军军费关系不大,而且此时的李鸿章必须支持修建颐和园,否则,后果可能会更加严重,要知道,大清的“一把手”是慈禧太后啊!如果李鸿章有违慈禧太后的意愿,他的下场将会非常惨。>当时的北洋水师,是中国建立的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大清王朝建立的四支近代海军中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一支,主要军舰大小共有25艘,辅助军舰50艘,运输船30艘,官兵4000余人,熟悉历史的列位看官应该都知道,就吨位等参数而言,北洋水师排行亚洲第一、世界第九,要强于日本,那么,为什么会被日本击败呢?>对比日本战舰,北洋水师在吨位上确实占具优势,而且定远、镇远两舰还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铁甲舰,但并不是说日本海军就很差了,北洋水师成立于一八八八年,而筹备工作在十年前就进行了,两艘撞击巡洋舰扬威号、超勇号就是十年前向英国购买的,至一八九四年黄海海战,这两艘战舰已服役十四年了,定远、镇远两艘主力铁甲舰也服役十二年。>>更重要的问题是,在这十余年间,各国海军发展迅猛,日本海军在航速、射程、火炮口径特别是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炮弹数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也就是说日本海军的硬件条件已经不在北洋水师之下,甚至超越了北洋水师,而且在海军战术理论和战术思想等软实力上,更是远远超过了大清海军。>从黄海一战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是由于旗舰指挥中心被日军击中,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一开始就身负重伤,导致一时间整个舰队无法统一指挥,以至于日军有机可乘,在整个战役中,日军的中口径速射炮的火力弥补了在大口径火炮上的不足,日军舰队的炮弹数量也比北洋水师要多,因此,越往后打,北洋水师的优势就越不明显,可见,日本海军在战术上的运用是成功的。>黄海一战,北洋水师损失五艘战舰(超勇、扬威均系老舰,对北洋水师影响不大),日本海军多舰重伤,不过,此役到底打出来中国军人的骨气,可以说虽败犹荣,然而,在此后的威海卫一战中,北洋水师却全军覆没。>如果是针锋相对的斗争,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应该是可以一战的,不过,如果有政治因素、外交因素在内,这就不再是军人能挽救的了,须知,威海卫守军不多,而日军是做了充分的战前准备,力量也很强大,有两万五千人,北洋水师坚守一个月后全军覆没,也就在预料之中了。>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不仅仅是大清王朝军事上的彻底失败,更引来了在政治上、外交上、经济上一连串的失败,这也意味着以恭亲王奕䜣、汉族大臣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积三十年之力所进行的洋务运动,彻底破产了,在内忧外患的历史时刻,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的命运在何方?>>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的背后是洋务运动的破产,这个破产的背后是大清王朝的衰弱甚至是灭亡,因此,这个责任的背后绝不仅仅是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修颐和园这么简单,这是有无数个像慈禧太后一样的官员,运用手中的权力,肆意挥霍,掏空了国家的财富,这是一个积重难返的过程,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只是大清王朝失败的一个片段,但足以让国人谨记。>李鸿章曾经说过一番话语,笔者认为非常有道理,可以说一语中的,入木三分啊!李鸿章感慨言道:“老夫办了一辈子的事情,一是练兵,二是海军。如今看来,都是些纸糊的老虎,何尝能真正放手办理,不过勉强凃饰,虚有其表。若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箿,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箿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所谓“结构不改,结局不改”,北洋水师虽然有世界第九的吨位,这只是硬件条件,但从海军理论、海军战术等软实力而言,北洋水师还差很远,邓世昌、刘步蟾在国外学习了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海军理论和战术,在清军的体制中,能百分之百的施展开来吗?>>李鸿章把自己的命根子北洋水师称之为“纸老虎”,非常贴切,李鸿章等人也只是作为一个“裱糊匠”,弥补大清王朝这个大房子的一些漏洞,殊不知这座大房子的地基已经腐烂了,栋梁也已经腐烂了,靠“裱糊匠”小修小补,能挡一时风雨,一时过后,又该怎样?这座大房子的垮塌也是迟早的事了,近二十年后,终于有人推倒了这座大房子,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建起了新的世界。

相关参考

清朝修建的颐和园究竟是慈禧的耻辱还是丰碑

如果当年慈禧太后不动用海军军费来修颐和园;难道清朝的海军就能威名远扬吗?既然海军军费的投入是打水漂,还不如这慈禧太后修建的颐和园竟然能流传百世。是啊!我们研究历史的总说晚清的中日战争失败的根源是慈禧太

清朝慈禧太后为自己修花园为何要借用海军名义

导读:慈禧挪用巨额海军军费为自己修建颐和园并兴建“三海工程”(北海、中海、南海),是晚清政局腐朽透顶的一个最明显的标志。在内忧外患不断、财政几濒破产、统治岌岌可危可说已到朝不保夕的险境之中,她竟能动用

东陵盗宝慈禧太后尸身被辱真相!

  慈禧太后是清朝末年最有权势的女人,享受的自然也是最富贵的生活。为了大肆庆祝自己的寿辰,不顾大局私自挪动海军军费,作为修缮园林庆贺所用。就算被外国侵略者赶走,狼狈的逃离北京,一旦有条件,过的也是最好

多人参加的历史小短剧的短剧本

甲午风云历史小剧本第一幕求和基调人物:李鸿章,慈禧太后李鸿章:启禀太后,中日开战,前方战事十分紧张,海军衙门上奏章,要求增加海军军费,以供战需.慈禧太后:哦,那就拨一些过去吧李鸿章:是!可太后前一时期

为了办60岁生日挪用北洋军费

为了办60岁生日挪用北洋军费?其实慈禧太后才是冤大头  旧历甲午年,正值清代的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清政府计划拨出3万万两银子的专款,为慈禧太后举行盛大的庆寿仪式;北京城里的巨细官员像发了疯

历史人物 慈禧到底有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经费 有关于挪用军费的说法准确吗

还不知道:慈禧到底有没有挪用北洋水师经费的读者,下面本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895年,清朝与日本的甲午战争结束,清朝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在战争结束以后,出现了慈禧太后挪用北洋

鸟医

清光绪二十年,尽管大清内忧外患,国力日衰,可慈禧太后的六十寿诞却一点也马虎不得。动用海军军费修万寿山不说,当朝及各省极品大员借此搜刮民脂民膏、请功邀宠,纷纷投主子所好。就连金发碧眼的各国驻外使节也都伸

3天打不到北京就不用管

1894年岁末,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大连、旅顺相继陷落,北洋舰队退守威海。日军大举进攻,在荣成登陆,摆开海、陆夹击威海清军之势。本来,北洋海军主力舰“定远”、“镇远”雄风犹存,如果海陆配合运用得当,完全

当年的甲午战争,中国半点儿赢的机会都没有

中日甲午战争,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一直以来,后人始终认为,当时的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实力不相上下,而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例如慈禧挪用海军军费

历史军事 当年甲午战争中国半点儿赢的机会都没有

中日甲午战争,想必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说道说道。一直以来,后人始终认为,当时的中国海军与日本海军的实力不相上下,而导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的原因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例如慈禧挪用海军军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