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年(17"/>

历史人物 朱珪的生平简介

Posted 皇帝

篇首语: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朱珪的生平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朱珪的生平简介

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号南崖,晚号盘陀老人。与其兄朱筠,时称"二朱"。祖籍萧山蜀山街道越寨村,后迁黄阁河村。随父朱文炳由萧山侨居顺天大兴县(今北京市),遂入籍顺天府。>乾隆十二年(1747年),17岁殿试为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侍读学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主河南乡试,会试同考官。秋,授福建粮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补湖北按察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山西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权巡抚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为按察使,授侍讲学士。>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命在上书房行走,教嘉庆帝读书。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督福建学政。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内阁学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礼部侍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以后,历任两广总督,吏、兵、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职务。嘉庆四年由安徽巡抚上调北京。>>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二月五日卒,终年77岁。帝谥"文正"。>朱珪早随父亲搬迁北京顺天府,并在京为官,但他不忘故地原籍族亲,牢记祖宗。>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曾置"圭田"(古代卿大夫祭田)百亩于萧山,作为族中祭祖,修理祠堂和培养族人办学之用。>在安徽任巡抚时,北部遭受百年一遇的水灾,民房冲倒,粮食无收,有的家破人亡,妻离子散,一派惨景。朱珪就深入灾区,体察灾民,了解实情,后飞书朝廷,开仓赈灾,稳定民心。为民同筑决堤,修建民房,发放谷种,搞好备耕,为百姓生产生活作好安排。后调任户部尚书时,对于长芦盐政进行全面整顿。广东藩司升滨海沙地之疏,仓场衙门予纳钱粮四五十倍等……其实这些都是权臣和珅安插在各部门奸徒所为。>朱珪均以庶民百姓利益为重,对于那些有损民众,坚决反对,一一驳揭。嘉庆帝对他高度评价,称他为"有内有守,无伪无私,心款款以效忠,政优优而著绩"。又称"以古为镜,其直如绳"。>乾隆晚期>乾隆年间(1736-1795年),群臣就流传着"二皇帝",这个二皇帝就是乾隆身边的奸臣和珅,和珅何许人也?这里简单略述一些。和珅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官至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文华殿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他权力很大,一人之下,亿人之上,俨然是"二皇帝"。历史书记载:和珅"少贫无藉,为文生员"。他连个举人都没有考取,又是怎样"得宠朝廷"的呢?一、出身满洲,聪明机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他21岁参加顺天府乡试,没有中举。但他出身满洲,做了宫廷三等侍卫,开始出入宫廷,为接近乾隆遇到了机会。二、精略干练,笼络同僚,拉帮结派,扩大自己的势力。三、拦截信息,打击异己。四、联姻皇亲,投上所好。和珅儿子只有六岁,就和只有五岁的乾隆十女固伦和孝公主联姻。难怪和珅是乾隆的亲信。横行无忌独霸朝纲,与忠良朱珪作对。对他平时所作所为嘉庆皇帝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恨之入骨,在太上皇乾隆去世后,15天内嘉庆皇帝就处斩了和珅。>>还抄了他的家,抄出金三万两千多两,地窖藏银两百余万两,租地1266顷,房屋1001间半,还有各种珠宝、衣物、家杂折合白银1000万两,有的说2000万两,(当时清政府财政年总收入约7000万两),还有违制的珍珠、大珠、手串、大宝石等不知其数。他这么多的家产都是受贿而来的,和珅的贪赃和下场是他的本性所造成的。和珅伏法,群臣无不称快。这与朱珪"持躬正直,砥节清廉,经术淹通,器宇醇厚"是一个鲜明的对照。社会上有电视剧刘罗锅智斗和珅,其实是忠良的朱珪与权奸和珅的斗争更符史实。>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朱珪六十四岁,任两广总督。英帝国主义早已把中国当作一块肥肉。虎视眈眈想一口吞下。每年将1000箱鸦片运抵中国,毒害中国人民。还妄想武装入侵我国近海领域。朱珪督军坚守,抓获了许多企图登陆窜犯的英军。仁宗对他功绩十分赞赏,准备升朱珪为大学士之际,由于当时现有战船强度差,不能出海抗击,朱珪已将自己平时节俭下来的银子5000两捐出用于建造战船,一时还未完工,奸臣和珅向太上皇乾隆反映:夷寇在浙、广沿海活动非常频繁,抢劫财产,作为两广总督朱珪,不闻不问,没有出海督帅缉捕。太上皇乾隆信以为真,把朱珪从两广总督任上撤下来,调安徽巡抚。不但没有升上大学士,反而连降数级。朱珪一点也没有怨言,离任前又捐出15000两银子,交广东官库,为制造兵船打击夷寇之用。事后嘉庆皇帝知道,问朱珪为什么捐这么多银子给官府?朱珪回答:"御外事大,惜乎金钱。"嘉庆帝听后很受感动,所以萧山籍名臣朱珪是"文臣不爱钱"的楷模。>嘉庆时期>嘉庆即位时,他的老师朱珪当时任广东巡抚,向朝廷上表庆贺,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状,不过这次乾隆未予理睬。>>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也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和珅感到朱珪回京,这对自己威胁极大,千方百计进行阻挠。嘉庆帝写诗向老师朱珪表示祝贺,和珅便迫不及待地拿着尚未写完的诗稿又到乾隆面前告嘉庆的状,诬称嘉庆帝笼络人心。这一次乾隆生气了,问身旁军机大臣董诰:"这该怎么办?"董诰跪下劝谏乾隆说:"圣主无过言。"乾隆这才作罢。总之奸臣和珅处处陷害忠良朱珪,而朱珪平时的所作所为,嘉庆皇帝的心里一清二楚,真是忠君爱国别无二心。>嘉庆四年(1799)初,他终于奉召入京,直南书房,管户部三库,加太子少保。嘉庆帝常召他咨询国家大事。同年冬,调户部尚书,又为上书房总师傅。嘉庆五年(1800)秋兼署吏部尚书,嘉庆七年(1802)秋为协办大学士,嘉庆八年(1803)夏兼翰林院掌院士充日讲起居注官,嘉庆九年(1804)进太子太傅。嘉庆十年(1805)春,官至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工部事务,先后充实录馆、国史馆、会典馆正总裁和己未科、乙丑科会试总裁官。>晚年逝世>嘉庆十一年(1806年)十二月五日卒,嘉庆皇帝得知朱珪的噩耗后,大哭一场,为痛失良师朱珪特赐奠、祭、葬三道圣旨,以示对他的后事料理和怀念。仁宗制曰:"大学士朱珪持躬正直,砥节清廉,经术淹通,器宇醇厚,凡所陈奏,均得大体。服官五十余年,依然寒素。家庭敦陆,动修礼法。询不愧为端人正士,畀倚方段,遽闻溘逝,深为痛悼。初六日朕亲赐奠,已赐陀罗经被,可令庆郡王永璘带领侍卫十员,先往奠醊,给内帑银二千五百两治丧,晋赠太傅,入祀贤良祠。"(仁宗赐奠朱文正文)嘉庆皇帝对其恩师的评价是:"半生惟独宿,一生不言钱。"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闵珪的主要事迹 闵珪的人物生平 闵珪的人物简介

  本名:闵珪  字号:字朝瑛  所处时代:明代  出生地:乌程(今浙江湖州)www.cha138.com  出生时间:1430年  去世时间:1511年闵珪——明代著名的大臣  闵珪,天顺八年(14

历史人物 诸葛珪的历史评价 诸葛珪的人物生平 诸葛珪的人物简介

 本名:诸葛珪字号:君贡所处时代:东汉民族族群:汉族www.cha138.com出生时间:?去世时间:187年主要成就:巨儒诸葛亮八岁那年,父亲诸葛珪又因病去世。清人张澍引《诸葛氏谱》说:“玄死时,瑾

人物志 夏珪的人物生平简介

夏珪(生卒年未详),又名圭,字禹玉,宋钱塘(今杭州)人。宋宁宗时(1195—1224),为画院待诏,赐金带。理宗时(1225—1264)为画院祗候,阶训武郎。早年专攻人物画,后以山水画著称,与李唐、刘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 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古代清官廉吏不少,而在清代文臣不爱钱典范,当属朱珪。朱珪是乾隆嘉庆年间大臣,深受乾隆和嘉庆帝的重用,为嘉庆帝帝师。  朱珪在乾隆十二年考中进士,此后步入官场

韦贵妃韦珪的生平简介 韦贵妃结局如何?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一共有15个后妃,其中皇后只有长孙皇后一位,地位仅次于皇后的贵妃则有两位,今天所要介绍的就是太宗的宠妃韦贵妃韦珪。   有一部唐朝古装剧叫《武

嘉庆帝师朱珪简介 为何说朱珪是不爱钱典范?

  古代清官廉吏不少,而在清代文臣不爱钱典范,当属朱珪。朱珪是乾隆嘉庆年间大臣,深受乾隆和嘉庆帝的重用,为嘉庆帝帝师。  朱珪在乾隆十二年考中进士,此后步入官场。为什么说朱珪是不爱钱的典范?这不只是后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生平简介 拓跋珪是谁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

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生平简介 拓跋珪是谁

拓跋珪(公元371年8月4日—公元409年11月6日),又名拓跋开、拓跋什翼圭、拓跋翼圭,字涉珪,鲜卑族,北魏开国皇帝。公元376年,拓跋珪被其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公元385年,15岁的拓跋珪趁乱重兴

历史人物 王涛简介 唐朝医学家名医王珪的孙子王涛生平

  王涛,(生卒年不详)家。是名医的子。曾任给事中、邺郡太守等职。勤奋好学,博览古医书多方求教名医,尤以治疗妇科和儿科病见长。著有《外台秘要》一书,记载很多古医方和各种传染病,并特立妇科和儿科专章。>

历史人物 和珅和朱珪之间的斗智斗勇 最后还是朱珪赢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珪与和珅的事情,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热播电视剧《宰相刘罗锅》和《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浓墨重彩地讲述了刘墉、纪晓岚与大贪官和珅斗智斗勇的故事,剧情扣人心弦,收视率很高。不过,刘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