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最悲情的皇后

Posted 乌拉

篇首语:知识能使你增加一双眼睛。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最悲情的皇后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最悲情的皇后

乌拉那拉如懿的原型其实是乾隆的继后。《清史稿后妃列传》中记其为皇后乌拉那拉氏。赠一等承恩公、佐领那尔布之女,满洲正黄旗人。乌拉那拉氏,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二月初十日,比乾隆小七岁。雍正年间(约雍正十一年即1733年),雍正皇帝赐册乌拉那拉氏为宝亲王弘历侧福晋,当时乌拉那拉氏15岁。揭秘历史上的乌拉那拉·如懿:最悲情的皇后。>>如懿原名青樱,太后赐名“如懿”,意为世间完满难求,没想到她的一生却是如此悲情,未能如意。雍正时嫁入弘历府,由于身份尊贵备受荣宠。弘历登基后被封娴妃,后封娴贵妃,皇贵妃直至皇后。前半生随步步惊险但也是荣宠至极。乾隆的第一个皇后是孝贤皇后,乾隆非常的喜欢她, 孝贤皇后生永琏、永琮都被秘密立为储君,可惜这两个儿子都去世了,乾隆很悲痛,孝贤皇后去世后两年(乾隆十五年)才晋升乌拉那拉氏为皇后,时年32岁。>>乾隆三十年正月,乾隆南巡,乌拉那拉氏随驾南巡,这次南巡成了那拉皇后命运的转折点。起初两人还好好的,在途中,皇帝还为她庆祝四十八岁千秋,后来皇帝直接派人将乌拉那拉氏由水路送回京城。史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当时发生了什么,乾隆皇帝说,乌拉那拉氏疯了,并没有过多解释。后来,事情过去了十三年,乾隆自己说出了真相,他这样说道,“自行剪发,国俗所最忌,而彼悍然”。>>在闰二月十八日那天,乾隆派额驸福隆安把皇后由水路送回京师,南巡结束,回到京师不久,即下令收回皇后手中的四份册宝,即皇后一份、皇贵妃一份、娴贵妃一份、娴妃一份,裁减了她手下的部份佣人,到了七月份,乌拉那拉皇后手下只剩两名宫女。第二年七月十四日,乌拉那拉氏默默离开人世,终年四十九岁虚岁。乾隆传旨丧葬仪式下降一级,即等同于皇贵妃的的制度举行。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古代最悲情的皇后,随口说了一句话就被赐死了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本站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毛皇后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均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说:景初元年,也就是公元237年,魏明帝曹睿摆驾北园,临行前,他特意嘱咐左

历史最悲情的女人

历史上有哪些比较悲情的女子蔡文姬,关盼盼,绿珠,都比较悲情。蔡琰,字文姬,又字昭姬。生卒年不详。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初嫁于卫仲道,丈夫死去而回到自己家里,后值因

三国史上最悲情的三位英雄

三国时期人才辈出,后世常常追思当时风云人物。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说说三国史上最悲情的三位英雄。那么,三国最悲惨的三位英雄是谁?三人的下场分别如何?第一位,悲壮怆然的马超建安十六年,派钟繇和夏侯渊讨关中,马

她是明朝最悲情的公主,被崇禎皇帝砍斷手臂,懷孕5個月去世

崇禎皇帝的命運是比較悽慘的,因爲他的剛愎自用,導致大明王朝最終沒有擺脫滅亡的命運。可是他死就算了,在臨死前居然屠戮了後宮。據說他吩咐自己的周皇后上吊自殺,隨後又持劍砍殺後宮妃嬪和公主。長平公主當年才十

当了30多年太子还被杀 史上最悲情的太子刘据

刘据是卫子夫与刘彻所生的儿子,史称卫太子,刘据一出生,就得到汉武帝刘彻的爱护。他命人写了一首赋,叫做《皇太子赋》,很显然这首赋预示着刘彻已经把刘据视作太子了。在刘据七岁的时候,刘彻就立他为太子。自然刘...

历史人物 德国最悲情的元帅

出身>沃尔特·冯·布劳希奇(WalterVonBrauchitsch,1881—1948)出生在于贵族世家。其父曾是骑兵上将。布劳希奇幼时被选进皇宫,长大成年即加入侍从队。由于相貌英武、军事素质极好,

也是最悲情的英雄 关羽是三国中最风光的英雄

关羽是三国中最风光的英雄,也是最具悲情色彩的英雄。随着关羽这棵将星的陨落,其家族也正遭受着悲惨的命运。关羽的悲剧无需多表,来看看其家人的最后归宿。关羽夫人,正史与小说中的关夫人均名不见经传,正因如此才

历史人物 清朝最悲情的公主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穆库什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穆库什生于1595年,母亲是努尔哈赤后宫中一名地位低下的妃子(庶妃)嘉穆瑚觉罗氏。嘉穆瑚觉罗氏原本是努尔哈赤早年对外战争的战俘,后来

最悲情的皇帝拓跋弘生平简介 拓跋弘离奇驾崩

  拓跋弘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和平六年(465年),继承皇位。拓跋弘崇文重教,兴学轻赋,喜玄好佛。皇兴三年(469年),将襁褓之中的长子拓跋宏立为太子。皇兴五年(471年),拓跋弘传位于太子拓跋宏,自

历史人物 三国最悲情的谋士是谁

从朝代更迭看,从汉末到晋朝,曹操看得非常清楚,他直接告诉天下人:要是没有我曹操,真不知道有几人称王,几人称帝。言下之意是:我曹操是汉室的大功臣,所以凌驾于汉室之上,有什么错?这其实也是曹丕篡汉的底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