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胡雪巖破产之真相 红顶商人胡雪巖为何失败

Posted 生丝

篇首语:笨人先起身,笨鸟早出林。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胡雪巖破产之真相 红顶商人胡雪巖为何失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胡雪巖破产之真相 红顶商人胡雪巖为何失败

   破产之: 破产于1883年12月初,原因几乎已众口一词:即胡败于与洋人竞争的蚕丝贸易战。晚清陈代卿所著《慎节斋文存》说:胡雪巖「每岁将出丝各路于未缫时全定,洋人非与胡买不得一丝,恨甚。乃相约一年不买丝。胡积丝如山无售处,折耗至六百余万金。」>  然而,笔者近日获得一封居沪洋人白尔辣写给李鸿章的长信,此人曾多次去江浙等养蚕区考察,发现导致中国蚕丝产业年年滑坡的根本原因,既不是洋人不买,更不是中国人不养,而是养蚕区开始蔓延的蚕瘟病。>  可见,《慎节斋文存》有关洋人「相约一年不买丝」等说法,完全是无稽之谈。洋人不仅年年在上海买丝,而且还抱怨能买到的蚕丝越来越少,所以,也就有了这封洋人写给李鸿章的长信,希望中国整顿蚕桑事务,发展蚕桑业。>  那么,胡雪巖在上海大量囤积生丝,究竟有没有与洋人交恶,导致各洋行的洋人「恨甚」呢?笔者查阅了晚清报刊等史料,没有发现这方面的直接资料,但也获得了一些间接的材料:>>  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巖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  如果胡雪巖真的与洋行的洋人交恶,在这样的节骨眼上,这些洋行的洋人会及时出手相助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关于胡雪巖卖出15000包生丝,究竟亏了多少钱?>  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披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么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既然总价值只有480万两,又怎么会亏损600万两、800万两呢!因此,笔者认为:胡雪巖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的说法比较接近事实。>  然而,一代巨绅胡雪巖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么,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呢?>  1883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2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1883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舖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  长袖善舞的胡雪巖也陷入了黔驴技穷的困境。>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银根紧缺、商舖倒闭的呢?>  原来,当时中国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许多人都把买卖股票当作了赚钱的正当生意,所以向钱庄贷款用于炒卖股票的现象也很普遍。>  恶果随之而来,《申报》说:从1882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于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见1884年1月23日《申报》)从钱庄、商号流出的大量资金就此在股市中蒸发。坏账、呆账由此而大量出现,经济形势就此恶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胡雪巖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用在了囤积物资(生丝)上,应该说还算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生丝还能够及时变成现银的。但是,胡雪巖钱庄的资金远不止这囤积生丝的480万两白银,更多的资金当时应该都放贷在外。当猛烈的金融风暴降临后,这些放贷在外的大量资金往往就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呆账。一旦遭遇挤兑风潮,自然就难以招架。这应是胡雪巖破产的真正原因。>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红顶商人胡雪巖简介 清朝首富胡雪巖为何破产

  导读:很多人多知道是红顶商人,首富,可是很少人知道他最后破产了,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呢?>  破产于1883年12月初,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

历史人物 胡雪巖的结局 清朝首富红顶商人胡雪巖的结局

  的:,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他也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那么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是如何的呢?>  胡光墉(1823~1885),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巖>著名徽商

历史人物 胡雪巖的结局 清朝首富红顶商人胡雪巖的结局

  的:,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企业家,政治家,他也是左宗棠的左膀右臂。那么这样一位人物,他的是如何的呢?>  胡光墉(1823~1885),清徽州绩溪人,幼名顺官,字雪巖>著名徽商

历史人物 清朝史上一个比胡雪巖命好的红顶商人

  导读:与一样,在张弼士的财富史上,政治是两个无法剥离的文字。这位在面见慈禧太后时都享有「免跪」特权的传奇商人,在他大半辈子的经商生涯中,也一直游离于政治的边缘,成为红极一时的「红顶商人」。同时期唯

历史人物 胡雪巖到底有多少个女人

  这一篇,我们聊点有意思的话题:和他妻子、小妾们的那些事。>  这一生中,他到底有多少个女人?说实话,估计连他自己也不知道!>  古语云:食色,性也。一代富商、红顶商人,他不但在商场上叱吒风云,在政

历史人物 胡雪巖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作为浙商的佼佼者。>  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

历史人物 胡雪巖如何掘到第一桶金

  从钱庄的跑堂伙计到富可敌国的商人,的兴起由一系列混合在一起的个人神话和社会转折所组成。安徽人把作为徽商的代表,浙江人也把作为浙商的佼佼者。>  安徽绩溪胡里村,山清水秀,一条登源河由东向西绕村而过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胡雪岩破产失败的原因

  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字雪岩,幼名顺官,是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  胡雪岩是清朝末年,在商业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商人,人称商圣。他富可敌国,常常被人与曾国潘

历史人物 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胡雪岩破产失败的原因

  胡雪岩,原名胡光墉,字雪岩,幼名顺官,是安徽绩溪人,中国近代著名红顶商人,富可敌国的晚清著名徽商,政治家。  胡雪岩是清朝末年,在商业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商人,人称商圣。他富可敌国,常常被人与曾国潘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失败之谜

在大清,想做大做强,政治上必须有强大的靠山,否则只能小打小闹,突破不了头上的那层天花板。尤其是汉人。>胡雪岩的一生,就是政治靠山左宗棠起伏的反光镜,>左宗棠强,则胡雪岩强,左宗棠颓势,则胡雪岩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