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周文王四友之一 西周著名贤者南宫适简介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新的一天你要加油,不要辜负你的一生,让自己活得更有意义。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周文王四友之一 西周著名贤者南宫适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周文王四友之一 西周著名贤者南宫适简介
南宫适(生卒年不详),又称南宫子,西周著名贤者、重臣。所谓“文王四友南宫子”,依照史籍《史记·周本纪》的师古注,指的就是南宫适。据考证,南宫适是周文王四友之一,武王兴周灭纣时的贤臣。周武王灭商后,命南宫适拆掉纣王所建的鹿台,打开纣王的粮仓,以赈济贫弱萌隶。>>2012年以来,随着对西周初期到战国中期的曾侯墓葬群的考古研究,发现曾国(即史书中的姬姓随国)是南宫适的封国。>曾侯墓中最著名的代表文物有: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四龙曾徽、龙凤玉佩等大量国宝。>历史形象>南宫适是最早的见于文献(《周书·君奭》)的南宫氏名人,是南宫氏的始祖。南宫适身历文王、武王、成王三世,是周族创业时期的重要谋臣和大将,为周朝的开国元勋,裂土受封。>周文王时期,文王姬昌招贤纳士,南宫适归附于周文王。《帝王世纪》曰:“文王昌……敬老慈幼,晏朝不食,以延四方之士,是以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之属咸至,是为四臣。”此后,南宫适成为周族的重要大臣,为周族的兴旺,周族的伐商大业,周朝的建立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文王即位之时,南宫适曾经出谋献策。《国语·晋语》记载:“及其即位也,询于‘八虞’,而谘于‘二虢’,度于闳夭而谋于南宫。”>南宫适是周族的重要谋臣,曾参与了拯救姬昌(即周文王)的行动。西伯侯遭殷纣王软禁之难,太颠、闳夭、散宜生、南宫适前往探望。受西伯暗示,他们搜集美女、骏马和奇珍异宝入贡商王,使西伯获释。其中,南宫适曾受太公之命到西方义渠之地找到了奇珍异宝骇鸡犀。>>南宫适作为周族的大将,曾率领周族大军进攻商朝的周边小国。在西伯侯的指挥下,南宫适发动了对黎国的征伐,邻近的邗国来增援黎国,南宫适俘虏了邗国和黎国的二位国君,把邗侯迁往翟,赦免黎侯,让他回国反省。>鉴于谋略出众,武功卓越,南宫适成为“文王四友”之一。《周书·君奭》提到文王谋臣,有虢叔、闳夭、散宜生、泰颠、南宫适五人。武王时,虢叔已死,只剩四人,《尚书大传》称为“文王四友”。>文王死后,南宫适继续辅佐武王,成就了伐商大业。武王伐商成功后,南宫适受命将商王搜刮屯积在鹿台的财宝和钜台聚积的粮食分发给穷苦百姓,并且与史佚一起将商王的祭祀重器九鼎和其它国家的珍宝玉器迁到了周朝国都。《帝王世纪》曰:“命南宫适散鹿台之财,发巨桥之粟,以赈贫民,命南宫伯达史逸,迁九鼎于洛邑,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飨祀于军。”而同一事,《史记·周本纪》中记载:武王克殷之初,命南宫适散鹿台之财,发钜桥之粟,以振贫弱萌隶。命南宫适、史佚展九鼎保玉。>>周朝建立后,南宫适又成为武王的重臣。《周书·泰誓》《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记载武王称自己有“乱(治)臣十人,同心同德。虽有周亲,不如仁人。”据马融、郑玄考证南宫适就是武王所称的十个重要大臣之一。>南宫适还是成王的辅国重臣之一。《后汉书·班彪列传》记载:“昔成王之为孺子,出则周公、召公、太史佚,入则大颠,闳夭、南宫适、散宜生,左右前后,礼无违者,故成王一日即位,天下旷然太平。”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南宫适别号:南宫子国籍:西周出生日期:不详死日期:不详职业:西周贤者、重臣主要造诣:帮手周武王兴周灭纣拆毁鹿台,施助流民封国:曾国(今湖北随州一带)南宫适汗青抽象南宫适是最早的见于
周代人物中文名:南宫适别号:南宫子国籍:西周出生日期:不详死日期:不详职业:西周贤者、重臣主要造诣:帮手周武王兴周灭纣拆毁鹿台,施助流民封国:曾国(今湖北随州一带)南宫括汗青抽象南宫适是最早的见于文献
季历,来头可不小,他的儿子是周文王姬昌,孙子是开国君主周武王,自己也是吴国的开国君主,背景显赫,血统高贵。想了解季历的读者们,接着看下文吧!季历是周太王古公父少子(三子),文王姬昌之父。一作王季、公季
陈群(?-237年2月7日),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东)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豫州别驾,公元198年
吴质(177—230),字季重,兖州济阴(今山东定陶西北)人,三国时著名文学家。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起初因文才而被曹丕所喜爱。在魏文帝曹丕被立为太子的过程中,吴质出谋划策,立下大
姬昌,生卒年不详,即文王。文王是后稷的后代。前1084—前1042年商纣王封为西伯,又称伯昌。任周族首领50年。前1042—前1033年继父亲季历之位,自号文王共9年。为创建西周奠定了根基。周文王时未
文王治岐为西周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古公亶父死后,子季历立,季历后被商王文丁所杀。季历之子姬昌立,是为周文王,周文王是周族的第十五代先祖。当时,纣畏其强大,将周文王囚在羑里(今河南汤阴北),周的大臣闳天等
,君主,周文王次子。因其兄伯邑考被商纣王所杀,故得以继位。他继承父亲遗志,于西元前11世纪消灭商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死后谥号「武」,史
朱铄(?—约226年),字彦才。三国曹魏将领。沛国谯县(治今安徽濉溪)人,建安后期入为曹丕僚属,与陈群、司马懿、吴质并称魏太子四友。为曹丕重要智囊之一。 为人削瘦,性急。曹丕称帝后,朱铄于黄初二
周文王姓姬,名昌,又称周侯、西伯、伯昌、姬伯,文王为其死后被尊之号。在商纣王时为三公之一西伯,是西周的奠定者。生卒年不详,传说活了97岁,任周族首领50年。姬昌是父季历死后担任周族首领。为了使自己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