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高厚良是谁
Posted 参谋
篇首语: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高厚良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高厚良是谁
开国少将、原空军政委高厚良将军,是河南省新县人,1915年出生,1928年入团,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连政治指导员、川陕苏区西北军区政治部党务委员会委员、指导员、副队长、参谋等职,参加了鄂豫皖、川陕苏区的历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5月,红军到达延安后,高厚良将军先是在红军总司令部任参谋,后任中央军委一局一科参谋。1937年1月,入延安抗大学习。学习还没毕业呢,七七事迹爆发,全国进入抗战,红军整编为八路军,军委机关的大批参谋干事们,都分配到三个主力师去工作,高厚良将军来到了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任侦察参谋。三八六旅名气很大,因为不仅战将如云,而且,旅长陈赓在国共两方面,都是响当当的人物。陈赓听说高厚良在红军总司令部都当过参谋,心想,这是人才啊,放在团里,一是有点大材小用,二是不安全,因为团级作战单位,经常会在一线打仗,参谋那是要上战场的。便点名把他要到旅部,担任侦察股股长。>高厚良将军来到三八六旅旅部,也才充分发挥了曾在总司令部当参谋积累的经验和才华,经他整编的情报,一份份送到旅长手里,让陈赓非常满意。在此期间,高厚良参与了七垣村战斗、反日军"六路围攻"、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以及粉碎日军"九路围攻"的长乐村战斗作战方案的制定,并及时向旅部和一二九师师部送去了极为准确的情报。>>1939年10月,根据上级要求,八路军准备成立冀南军区,军区的领导成员,由三八六旅出。让谁去呢,陈赓旅长想来想去,找不到合适的人。三八六旅不是战将如云吗,怎么没合适的人选呢?战将如云是不错,但都在一线指挥部队打大仗、打硬仗,抽不开身,陈赓也舍不得放。陈赓旅长就在旅部转来转去地在心里掂量着手下的这些人,转到正在低头工作的高厚良身边时,陈赓旅长一拍脑袋,心想,这不是现成的人选吗?于是,他大喊一:“高厚良!”高厚良吓得腾地站了起来,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呢?陈赓就大笑着说,收拾东西,去冀南军区当司令去。就这样,年仅24岁的高厚良,刚刚还是个小参谋,一转眼,就成了军区司令员。>>高厚良从此转战在冀南大平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据一二九师公布的三分区6年(1939年—1945年)战绩表统计:共计大小战斗4200次,毙、伤、俘日军4182名,伪军5.26万名,俘伪军4940名。相关参考
吕留良,又光轮,字庄生,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享年五十五岁,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晚年曾隐入山林,
吕留良,又光轮,字庄生,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享年五十五岁,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晚年曾隐入山林,削发
吕留良是谁?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同时,吕留良是一个杰出的反清志士,那么,你知道历史上的吕留良何为被灭十族吗?其被灭族的原因是什么?吕留良简介他是明末清初时期的
吕留良,又光轮,字庄生,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享年五十五岁,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晚年曾隐入山林,削发为僧,名耐...
吕留良是谁?他是明末清朝时期,面对国破,亲人被清军斩杀而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愤慨之情的文学家,也正是因为这一层原因,他是一个杰出的反清志士。也因此,他间接范案了,成就了千古冤案——吕留良案。那么,吕留良案...
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在明朝灭亡之后坚决反清,甚至在后来清朝统治稳定后,还坚持华夷之防而在江浙一带颇有名声,深受当地士子的赞扬与崇拜。反清失败后的吕留良专注
吕留良,又光轮,字庄生,号晚村,别号耻翁、南阳布衣、吕医山人,生于公元1629年,去世于公元1683年,享年五十五岁,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晚年曾隐入山林,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对中国采取敌对行为,其在中越边境进行挑衅和入侵活动。对此,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进行自卫反击作战,短时间内攻占越南北部20余个重要城市和县镇,并于一个月之内宣布撤
吕留良是谁?他是明末清朝时期,面对国破,亲人被清军斩杀而用文字来表达自己愤慨之情的文学家,也正是因为这一层原因,他是一个杰出的反清志士。也因此,他间接范案了,成就了千古冤案——吕留良案。那么,吕留良案
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因为在明朝灭亡之后坚决反清,甚至在后来清朝统治稳定后,还坚持“华夷之防”而在江浙一带颇有名声,深受当地士子的赞扬与崇拜。反清失败后的吕留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