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钱钧是谁
Posted 董必武
篇首语: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钱钧是谁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钱钧是谁
在1955年首次授予将军军衔的1044名开国将领中,有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铁掌将军”,他出身少林寺,以“朱砂掌”著称,先后参加过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他就是被毛泽东戏称为“不当和尚当将军”的开国中将钱钧。他与许世友是同乡也是同寺师兄弟,并且曾与许世友搭档担任南京军区的正副司令,成为军中的一段佳话。>斧砍神像,被逼离家出走>钱钧原名钱运彬,1905年5月2日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大岳畈(今光山县土楼乡钱家湾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当时,大别山区流传着一个风俗,即每年都要给“送子娘娘”送一对“金童玉女”。这样,才会保佑这个地区人丁兴旺。钱钧六岁的妹妹这年不幸被选中,被当做送给“送子娘娘”的“玉女”活活淹死在河里。>>钱钧平素跟妹妹感情很要好,闻讯后禁不住号啕大哭。痛哭过后,小钱钧抄起一把斧头直奔村外的“送子娘娘”庙,一斧头砍倒了“送子娘娘”像,还把供台两边的神像砸了个粉碎。小钱钧这下子闯大祸了。在地主豪绅的煽动下,村民要把钱钧拿来“祭神”。钱钧父母不忍心再看到儿子出事,便央求族人出面说情,还借钱专门请了四桌客,宴请豪绅地主和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在钱钧父母的四处央求下,钱钧的命才保住了。>不久,钱钧辗转到湖北省宣化店的一个画匠家里当了学徒。但石画匠收留钱钧,名义上是教他学画,实际上却是让钱钧扫地、做饭、洗衣服、干杂活。一天,钱钧到河边给师母洗衣服,受到别人耻笑:“年轻轻的后生,给女人洗衣服,一辈子没得出息!”由于对武林圣地嵩山少林寺更是神往已久,此刻在别人的嘲讽下更是热血沸腾,便毅然辞别师傅,乞讨数百里,步行来到嵩山少林寺做了一名俗家弟子。这一年,钱钧刚满11岁。>学艺少林,练就一身本领>进少林寺后,钱钧整天待在练功房里练功。当时的练功房里大白天也是阴森森的,上面滴水,墙上淌水,有的地上还有积水。钱钧便在这样的环境里艰难学武。练吊腿,学跳步,非常艰苦;可比起练朱砂掌这都不算什么,练朱砂掌要双拳不停地向墙上挂的一捆捆二尺来厚、密实坚硬的“千张纸”,大梁上垂吊下的大沙包击打。>在少林寺生活的五年里,钱钧练就了一身武艺:丈把高的墙,退后几步就能一跃而过;两个人坐在一条长凳上,他双手端起往上一举,顶在头上就走;少林寺方丈堂前东寮房门口高高悬挂的那块一二百公斤重、用来通知全寺僧众集合做佛事或集中传话的铁云排,钱钧发起功来也能单手摘挂,并且面不改色。钱钧还掌握了大红拳、小红拳、猴棍等武艺,其中尤以朱砂掌最为擅长。>在这期间,钱钧还在少林寺里遇到了被少林寺请来给庙里画壁画、塑神像的师傅石画匠,并在石画匠的劝说下勤奋地绘彩梁、描壁画。钱钧也由此养成了作画的喜好。此后他一生中挥毫不辍,作画数百幅,被誉为“将军画家”,成为其继“铁掌将军”之外的另一雅号。>结识董必武,投身革命洪流>>16岁时,钱钧离开了少林寺,回到家乡挑起家庭生活重担。当时的中国,军阀割据,内战频仍。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联手合作,正在酝酿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钱钧在工作的一家工厂里见到了董必武。他的命运也由此开始发生质的转变。董必武当时是中共一大代表、武汉地下党的主要领导人。他看到钱钧常常流露出对地主、豪绅、军阀黑暗统治的不满,便通过工厂里的一位地下党员,经常找钱钧谈心,并用生动的语言,向钱钧讲解革命道理,使钱钧坚定了思想,逐渐从“专为穷人打抱不平”的狭小境界里,进入了一个更为广博的天地。钱钧开始为董必武送信、找人、下通知,护送董必武从事革命活动。>不久,不足22岁的钱钧在董必武的介绍下,成了一名中共党员。组织上安排钱钧从武汉回光山组织农民武装暴动。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光山县殷区农民自卫军于1928年10月成立,钱钧任大队长。后来,钱钧带领光山县殷区农民自卫军发动了光山殷区暴动,冲进大地主的宅院,击毙了罪大恶极的大地主。他们还与部分农民自卫军一起,分别参加了罗山周党畈、宣化店暴动。>1930年3月16日早晨,担任鄂豫皖边特区手枪队队长没几个月的钱钧正和手枪队队员在驻地陈家坪吃早饭,突然外面传来了轰隆隆的马达声和群众的呼喊声,他立即提起手枪,率领队员冲了出去。顺着群众指引的方向,钱钧发现一架银灰色的国民党飞机正摇摇晃晃地向下降落,最后落在了草滩上。钱钧立即率领队员们飞奔过去,包围了飞机,并生擒了企图逃跑的国民党飞行员龙文光。>19次挂彩,与许世友是同乡同寺师兄弟>在长期的枪林弹雨中,钱钧挂过十九次彩,身上挨了十五颗子弹,仅胸腹部的枪眼就有十一处,是我军高级将领中为数不多的一等甲级残废之一。1955年,钱钧被授予中将军衔,成为赫赫有名的“铁掌将军”。>在担任红四方面军33团政委时的一次战斗中,敌人的一颗子弹射穿了钱钧的左腹。他被担架抬出了三十里地,鲜血染满了衣衫,钱钧一动不动地昏迷了一天一夜。同志们都以为他牺牲了,于是从一个地主家找来一口没有棺盖的寿材,抬来一块翘棱的门板,含泪把他入殓后,停放在屋后的牛棚里。第二天清早,当团长和同志们走进牛棚,悲痛地揭开门板时,却看到政委正在里面眨眼呢。战士们又惊又喜:“政委活过来了!政委活过来了!”立即把他从棺材里抱了出来。后来钱钧每忆及此就说:“阎罗王不要我,我有什么办法呢!”>>钱钧的师兄许世友也是一位来自少林寺的共和国将军。许与钱钧同乡,而且同龄,小小年纪就流落到少林寺当苦役。但钱钧进少林寺比许世友晚了三年,故两个人虽一起在寺中待了五年,又同一年出的寺门,但两人却各不相识。直到1937年钱钧在延安抗大学习时碰见了许世友,才发现两人不仅是同乡,还是师出同“寺”的师兄弟,两人不禁拊掌哈哈大笑。>因为同出于少林寺,性格又相近,所以钱钧与许世友私交甚笃。新中国成立后,这对“师兄弟”又开始搭台:两人共事于同一个大军区,许世友任南京军区司令员,钱钧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毛泽东还曾戏称钱钧和许世友是“不当和尚当将军”。>1960年,钱钧改任浙江省军区司令员,1965~1975年任南京军区副司令员,是中共十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0年4月13日,钱钧因心肾疾病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5岁。相关参考
古代那么多的皇帝,难免出现一两个异类,明神宗朱翊钧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有皇帝以来,是勤奋的皇帝多,懒惰的皇帝也多,但懒惰到明神宗这种地步的却没有多少,至少就我们已知的上千年历史中,就他一个。
历史人物 钱钧武功有多高?在他面前都只是小儿科,曾一掌拍死美国拳王
在中国近代以来,在军中,提起功夫,很多人首先便会想到许世友;这个脾气暴躁,但打仗却是一把好手的勇猛将军。说起这个,有的人还会想起钱钧将军,这两个同是出身少林,还曾同在一个少林寺待了5年。尤其是钱钧将军
温庭钧是晚清著名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平,号为“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号为“温韦”。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文学素养很高。 温庭钧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见惯了人情冷暖,所以生活上有一种消极的态度
温庭钧是晚清著名词人,诗与李商隐齐平,号为“温李”,词与韦庄齐名,号为“温韦”。他是花间词派的代表人物,文学素养很高。 温庭钧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
官哥汝定钧是宋代的五大瓷器名窑,以下是我收集到的这五大名窑的资料,很详细,看过你对这个就会很明白了:哥窑哥窑出产的瓷器胎质细腻且性能坚实,一般较重。器物以瓶、炉、洗、碗、罐为主。主要以釉色取胜,釉色以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mdash;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
明神宗朱翊钧(1563年mdash;1620年),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隆庆二年(1568年)立为皇太子,隆庆六年(1572年),穆宗驾崩,10岁的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元万历。在位48年,是明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多见的机械制造家,人们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乡下家庭,再加上他自幼就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他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期魏国人,他是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当中不多见的机械制造家,人们称他为“天下之名巧”。 马钧出生在一个贫穷的乡下家庭,再加上他自幼就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他平常很少开口说话,只是安
简介南朝齐藏书家。字宣礼。南兰陵(今江苏武进西北)人,齐高帝第十一子。幼有俊才,虽出身皇室,却不染贵族子弟之习,出继伯父萧道度。武帝永明中,为江州刺史。累迁秘书监、抚军将军。性至孝。好学,善属文。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