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刘昌毅的性格如何

Posted 东线

篇首语:智者不为愚者谋,勇者不为怯者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刘昌毅的性格如何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刘昌毅的性格如何

在155位开国中将中,有一位中将个性非常强,性格直率,敢说敢做,一旦来了脾气,天不怕地不怕,天王老子他也不理会。面对邓小平,他照样掀桌子。他参加过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有对越自卫反击战。坊间传说他因为酒量极好,被同样爱酒的许世友亲点为副帅,虽然事不真,但此中将的豪情,可见一二。>这位极具个性的中将,名叫刘昌毅,原名刘昌义。>>刘昌义生在著名的将军县——湖北省黄安,也就是红安,1914年出生。刘昌义兄妹共九人,家中困难,他也上过学,但只有三个月便退学,为了养家学过裁缝。刘昌毅15岁就参加了红军,两年后入党,是当时有名的“红小鬼”。刘昌毅从小就表现了一种耿烈的性格,上了战场那就是必须体现出一个军人应有的素质,宁死不退,作战非常勇猛,军中人称他是活张飞。在万源保卫战时,刘昌毅中枪昏迷,战友以为连长牺牲了,置于棺中,没想到当战士把他最爱的那把手枪放在他手上时,他竟活了过来。刘昌毅年龄在当时不算大,却是军中老资格,四次反“围剿”都参加了,两万五千里长征也参加了。>长征结束后,刘昌毅已是红二十师七十六团团长,22岁的他就已是高级干部了。>长年在枪林弹雨中干革命,大小战役打了上千场,上百次身处险境。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中,刘昌义身受多次伤,身上几乎都被子弹打中过。抗日战争爆发后,刘昌义出任太行军区第三分区副司令员,在太行山坚持抗日斗争。在1942年4月的山西白庄伏击战中,第三分区击毙日本鬼子二百多人,缴获包括所谓日本天皇赐予山炮在内的大量军资。鬼子派人来谈判,说只要贵部交还山炮,他们愿用其他军交换军械交换。刘昌毅冷笑着回复:滚!有本事在战场上夺回去。没本事,这炮就是我们的!>1944年,日军全线进攻河南,国民党汤恩伯四十万军队崩溃。>为了避免让日军全面占领河南,影响到抗日大局,129师派出了几支部队南下进入河南,其中一支有名的“南下六支队”,司令员就是刘昌毅。>六支队总数只有一千人,下辖36团和37团。六支队的任务主要是政治层面,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政策,帮助乡亲恢复生活,建立人民政权,镇压那些欺负百姓的所谓地方保安司令,都是些劣绅和土匪,以及各种国民党残军或变节的杂部汉奸。因为汤恩伯的极端无能,导致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时,河南险些全面沦陷,如果不是以刘昌义六支队为代表的广大南下支队指战员的努力,抗日局面不定会偏向到哪里,历史甚至都有可能被改写。>>大家都知道毛主席在淮海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部队后,所奢求的只是一碗红烧肉,而刘昌毅其实也有类似片断。在河南帮助人民群众打败鬼子后,老百姓送来很多食物,其中包括水饺。>刘昌毅欣然接受了人民的情意,他一口气吃了108个水饺,面不改色。刘昌毅为人豪爽大气,能吃饺子,也能喝酒,人称四不走将军,就是不吃饱不走,不睡好不走,不喝酒不走,不见鬼子不走。>刘昌义,现在已经叫做刘昌毅了。他为什么要改名字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抗日胜利那一年,刘昌义和国民党第十五军打了起来,这场战役规模不大。刘昌义捉到了一名国民党军官,刘昌义问他,十五军的长官是谁?那军官说我们军长叫刘昌义。刘昌义一听,啥,我叫刘昌义,反动军长竟然也叫刘昌义?真是岂有此理!自己是人民军队指挥员,怎么能和国民党军民同名呢,他立刻改名为刘昌毅。而那个国民党军长刘昌义,后来也在起义了,站在人民阵营。>全面内战打响后,时任中原军区一纵三旅旅长的刘昌毅参加了著名的中原突围,三旅负责前卫突击,强行在国民党军的包围下冲出一条血路。>刘昌毅作战,从来都是身居人前的,不慎被国民党军的一颗炸弹炸伤,脸部受伤严重,十几片弹片打在脸上,形势非常危急。>事情被周恩来得知了,周副主席立刻决定送刘昌毅到医疗条件更好的医院接受手术,因为当时战事紧,刘昌毅拒绝了周恩来的好意,他离不开前线。周恩来再作决定,重金购买相关药品和手术器械,派医生到前线给刘昌毅现场做手术。医生们有些犹豫,毕竟刘昌毅的伤都在脸上,如果动手术,会冒极大风险的。刘昌毅虽然痛的很,但看到医生们为难,他毫不犹豫的做出决定,他让警卫员告诉医生:大胆的割!>关羽和刘昌毅都有一个共同点:敬下而慢上,就是对基层弟兄特别义气,但对领导级别的都很傲慢。刘昌毅是从枪林弹雨中出来的,深知弟兄们战斗不易,所以对弟兄们比较宽和。有一次,刘昌毅手下两名干部坐火车,没有买票,反而骂了列车员,甚至还动手打人。事情通报到中原野战军总部,总部一看这不行,怎么可以这样,于是通报批评刘昌毅治军不严。刘昌毅不信他的干部会做这种事,不顾自己有伤,骑着马带这两个干部就来到总部当场对质。还是刘伯承出于团结的考虑,出来打圆场,撤销了批评,刘昌毅这才气哼哼的回去养病。>>刘昌毅是中野虎将,也是刘伯承和邓小平的爱将,邓小平对他非常的赏识。但就是面对自己的老首长,刘昌毅照样该来脾气就来脾气,不管是谁。因为三纵在淮海战役中歼灭了黄维兵团,活捉了黄维,立下赫赫战功。做为三纵副司令,刘昌毅参加了中野总部的庆功宴会。在喝酒时,邓小平举杯祝贺刘昌毅立功,只是半开玩笑的说了句:打的好,只不过你们部队太能吃,多吃了五百斤的肉。>刘昌毅一听这话,很不受用,一怒之下,当场就掀了桌子,杯碗都摔在地上,众人面面相觑。二十多年后,刘昌毅去看望老首长邓小平,邓小平很喜欢这员爱将,但也直言说他什么都好,就是脾气太大,应该低调一些。邓小平这话说的没错,刘昌毅脾气是火爆了些。刘昌毅对老首长是非常尊敬的,但一听这话,又来了脾气,转身就走,邓小平只能苦笑。>几年后,越南鬼子忘恩负义,投靠苏联,反咬恩人中国一口。中国决定教训越南白眼狼,对越自卫反击战分为东西两大战区,西线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负责,东线由南京军区许世友调任广州军区司令员。中央同时还给许世友下一个命令,让他自己选择一个合适的副手,出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许世友想来想去,就想到了“酒友”刘昌毅。实际上,刘昌毅并没有和许世友拼酒,但许世友本人就性烈如火,刚烈不屈,而人相近,所以他选择了同样性格的刘昌毅,这样比较好沟通工作。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在东线打的极狠。自身伤亡较大,不过客观来说,东线真把越南打怕了。炸平谅山就不说了,东线军队所到之处,简直就是寸草不生,但凡中国在抗美援越期间支援的物资,全部拿回中国。实在拿不回的不动之物,全部炸掉,绝留给越南鬼子半毛钱。>>东线部队打的气吞山河,和两位最高主官的性格是分不开的,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开国上将许世友,一个地不怕天不怕的开国中将刘昌毅。

相关参考

最镇定的国军名将,吃饭时子弹把筷子打断了,他照吃不误

作为一名将军,处变不惊应该是基本素质,所谓「”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不能一遇到事就先慌了。在这方面,开国中将刘昌毅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刘昌毅是我军赫赫有名的猛将,也是许世友最欣赏的部下,到了哪里都带着他

中共人物传 刘昌炎人物传,刘昌炎生平事迹,刘昌炎评价

刘昌炎刘昌炎是安源工人运动的骨干,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先后担任过中共焦作地方委员会书记和安源地方委员会书记、湖南省委委员,“马日事变”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惨杀。刘少奇1952年7月8日给安源镇工会的信

蒙毅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蒙毅,秦朝将军,与兄蒙恬同侍秦始皇,在秦始皇统一中国时,蒙毅的祖父蒙骜、父亲蒙武,都是秦国着名的将领,为秦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夺得了几十座城池,为始皇统一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始皇外出时总带着他,还

人物志 孙士毅的人物生平简介

孙士毅(1720—1796),字智冶,号补山,清仁和(今余杭)临平镇人。自幼勤奋,博通经史。乾隆二十六年(1761)进士。次年授内阁中书,迁侍读。三十三年,任戊子科四川正主考。次年春,随大学士傅恒督师

历史上秦朝蒙毅的结局是什么

蒙毅是被赵高害死的,蒙毅不是将军,他哥哥蒙恬才是将军,他们的父亲蒙武也是将军。蒙毅蒙恬号称忠信蒙毅,蒙恬的弟弟,同为秦始皇的得意大将,佞宦赵高当时犯罪应得死罪,由蒙毅依法经办。始皇念及赵高平常办事勤勉

历史人物 窦毅生平介绍 窦毅的子女

窦毅是北周时期的人物,曾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大司马等职,封爵神武郡公。窦毅于开皇二年逝世,因为女儿嫁给李渊,所以之后又被追封为杞国公。窦毅>窦毅生平介绍>窦毅(519-582年),字天

历史人物 窦毅生平介绍 窦毅的子女

窦毅是北周时期的人物,曾任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大司马等职,封爵神武郡公。窦毅于开皇二年逝世,因为女儿嫁给李渊,所以之后又被追封为杞国公。窦毅>窦毅生平介绍>窦毅(519-582年),字天

历史上的蒙毅是谁 关于蒙毅的生平简介

  ”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太史公的一句话,引

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蒙毅是谁 关于蒙毅的生平简介

  ”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太史公的一句话,引出了一个令人稍微感到有些

关于蒙毅的生平都有什么? 历史上的蒙毅是谁

始皇七年,蒙骜卒。骜子曰武,武子曰恬。恬尝书狱典文学。始皇二十三年,蒙武为秦裨将军,与王翦攻楚,大破之,杀项燕。二十四年,蒙武攻楚,虏楚王。蒙恬弟毅。“太史公的一句话,引出了一个令人稍微感到有些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