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聚奎为什么3年才被单独补授上将军衔

Posted 军衔

篇首语: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李聚奎为什么3年才被单独补授上将军衔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李聚奎为什么3年才被单独补授上将军衔

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共和国的第一代将帅,绝大多数都是在1955年集中授的衔。1926年参军的李聚奎,为国为民历经近30年的血火洗礼,毫无疑问,应当作为开国功臣首批荣膺将衔,但1955年授衔的将军名单中,并没有他的名字,直到3年后,他才被单独补授上将军衔。这其间究竟发生了怎样曲折的故事呢?>1950年秋,总干部管理部召开全体会议,朱德总司令在会上提出我军要建立军衔制度,他说,为了给“实行军衔制度奠定初步基础”,“部队三等九级的等级必须建立,尽量争取在明年的服装上把阶级标明出来”。按照评级标准,职务为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治委员、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后勤部长、干部部长的,级别一般应当在正、副、准兵团级范围内确定。李聚奎时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按照标准当属兵团级别。>>1952年4月20日,军委关于李聚奎级别问题给东北军区的电报上写道:“四月十六日电悉,同意李聚奎同志暂定为副兵团级。”此时的李聚奎,刚刚从炮火纷飞的朝鲜战场上下来。为夺取这场战争的胜利,我军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毛主席从中看到了建立现代化后勤的重要性和急迫性,遂提出创办后勤学院,培养军队后勤专门人才。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李聚奎的军衔是什么?他为何成为最后一位开国上将

新中国有很多上将,但是开国上将有且只有57位。其中,1955年授予了55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为上将,1956年,又补授王建安为上将,1958年,又有一位功劳赫赫的将军被授予上将。>他也就成为最后一位开国上

历史人物 李聚奎的军衔是什么?他为何成为最后一位开国上将

新中国有很多上将,但是开国上将有且只有57位。其中,1955年授予了55位功勋卓著的将军为上将,1956年,又补授王建安为上将,1958年,又有一位功劳赫赫的将军被授予上将。>他也就成为最后一位开国上

历史人物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个人很特殊,职务跃升最快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个人很特殊,因为别人都是1955年授衔的,而他却是1956年才补授的(当然,还有一位李聚奎1958年补授上将)。>这个人,就是王建安。>很多人以为,第二年才补授上将,可能是王建

历史人物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个人很特殊,职务跃升最快

在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一个人很特殊,因为别人都是1955年授衔的,而他却是1956年才补授的(当然,还有一位李聚奎1958年补授上将)。>这个人,就是王建安。>很多人以为,第二年才补授上将,可能是王建

历史人物 李聚奎的生平如何

大家都知道,我军第一次大授衔时,共授予了57位开国上将,但其中55位都是在1955年授予的,另外两人王建安、李聚奎,则是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补授的。>因此,有很多人认为,王建安和李聚奎可能是够

历史人物 李聚奎的生平如何

大家都知道,我军第一次大授衔时,共授予了57位开国上将,但其中55位都是在1955年授予的,另外两人王建安、李聚奎,则是分别在1956年和1958年补授的。>因此,有很多人认为,王建安和李聚奎可能是够

历史人物 陈赓为何对毛主席说,他的大将军衔是李聚奎给的?

陈赓大将生性幽默,爱开玩笑,喜搞恶作剧,是公认的“开心果”。对于陈赓的玩笑话,还有一个人当时就当了真,他就是开国上将李聚奎。>1955年授衔前的几天,陈赓遇到了李聚奎。他们都是湖南老乡,于是天南海北侃

此女做了12年的皇后,却一直被敌军霸占,死后3年才被发现

导读:北宋末年,国力衰微,几乎被北方的金国吊打。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一看势头不对,不顾儿子赵恒的反对,强行将皇位传给他,并收拾行李准备南逃。不久后,金兵攻破了东京,

历史人物 最后一位开国上将吕正操106岁寿终正寝,他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始于1955年,首次获封上将军衔的共有55人,1956年和1958年,王建安和李聚奎又被追授为上将军衔。这57位将军因为在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做出过杰出贡献,因此被称为“开国上

历史秘闻 此女做了12年的皇后,却一直被敌军霸占,死后3年才被发现

导读:北宋末年,国力衰微,几乎被北方的金国吊打。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了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宋徽宗一看势头不对,不顾儿子赵恒的反对,强行将皇位传给他,并收拾行李准备南逃。不久后,金兵攻破了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