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谭希林是什么样的人
Posted 定远
篇首语:知识就是力量,时间就是生命。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谭希林是什么样的人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谭希林是什么样的人
他是黄埔学子,秋收起义后随毛泽东上井冈山。>他冲锋陷阵,一直在基层任职,身上有14处伤疤。>他只是中将,但后来共和国的一些上将,都出自他所在的营、连,这些上将称他为“老首长、老领导”。>>他就是开国中将谭希林,他任连长时,后来的上将张宗逊就在谭希林所在的连任副连长。>谭希林同志是湖南长沙人(现在是旺城县)(1908-1970)曾读过几年书,纱厂做过工,参加过工人运动,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6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同年4月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五期工兵营学习,1927年3月,投入北伐革命战争,在叶挺独立团任排长,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任副连长。大革命失败后,同年九月跟随毛泽东同志参加秋收起义,上井冈山当红军。在他一生45年的革命生涯中,有41年是在部队、很长时间是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度过的。>在井冈山、闽西苏区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立过许多战功,曾参与开辟、建立、巩固井冈山和闽西苏区根据地,战绩显著。在红军中他曾担任过工农红军第一师特务连连长。在此期间,一次曾率领所部勇敢地前往解救被地主武装包围的毛泽东等领导同志,由于他机智勇敢,终于使领导同志脱离危险。此后被大家传称为:“救驾将军”。1928年4月任工农红军第四军11师31团副营长,敌人进攻井冈山时,他在率部负责守备黄洋界哨口保卫战斗中,亲自指挥部队将剩下最后一发炮弹打中敌军指挥所,使敌人大吃一惊,迫使敌人慌忙撤退。毛泽东同志得到黄洋界战斗胜利的消息,乘兴写下了:“山下旌旗在望,山上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的壮丽诗篇,至今写进历史,传为佳话。>抗日战争时期,谭希林将军在安徽为创建和巩固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巩固、扩大皖江抗日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谭希林将军1938年秋从延安被派往华中地区。11月谭任鄂豫皖区党委军事部部长,次年6月,又任新四军四支队参谋长,率十四团挺进皖中、定远、凤阳、怀远一带开辟根据地。1940年攻克定远,建立第一个津浦路西有县城的民主政权。主要战绩:1940年初,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向其所属部队下达秘密文件,“限共”、“溶共”。掀起了反共 高潮。苏皖地区国民党顽军受命调动其所属部队要向新四军江北部队进攻。一片乌云笼罩淮南大地。对此,刘少奇同志明确指示:“不仅要打鬼子,还要反磨擦。如果在反摩擦斗争中,不能取得胜利,那我们就不可能求得统一、求得联合、寻求真正的抗日统一战线。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与国民党顽军展开英勇顽强的斗争。”>>同年舂,谭希林等在刘少奇和江北指挥部领导指挥下,率四支队,对进攻淮南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的国民党的顽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十多天的艰苦、激烈的战斗,共歼灭敌人二千五百余人,俘掳一千多人,缴获轻重机枪三十余挺,长短枪一千余支,子弹十九万余发,取得了重大胜利。>同年3月初,兼任14团团长的谭希林率部在凤阳红心铺村进行整训,一天,他突然接到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拍来十万火急的电报,获悉桂系顽军分两路向新四军江北根据地进攻。一路由李品仙部的138师2000余人,由古河向北经广兴集进犯界牌集 ;另一路有皖北行署主任颜仁毅率其第八纵队及桂系顽军一个营共3000余人,从定远方向直奔位于大桥镇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由于顽军行动诡秘,沿途封锁了消息,当我军发觉时,颜仁毅的前哨尖兵已迫近大桥镇,与江北指挥部仅一水之隔,这危急的情况使谭希林大吃一惊 !他心里非常清楚,四支队第七团在周家岗,第八团在津浦路东,第九团在王子城,,特务团在大马厂,江北指挥部身边只有一个特务营,如何能抗击顽军数千之众?于是谭希林立即命令部队集合出发,连夜火速增援大桥镇。从凤阳驻地到大桥镇,有一百多里路,部队在黑夜中急奔,终于在天亮前 赶到大桥镇。谭希林疾步走进江北指挥部向刘少奇、张云逸、郑位三等首长请领任务,三位首长,看到谭希林急匆匆赶来,相互对视着笑起来,谭希林当时有点模不着头脑,。刘少奇微笑着握着他的手说:“你看,说曹操曹操到。希林同志,你们的动作真快呀!”接着按照刘少奇与江北指挥部指示南北分兵两路,袭扰顽军后方,在运动中将顽军击溃。接到命令后,谭希林率14团由北路奔袭攻打颜仁毅的老巢定远城附近,荫蔽集结部队,并派遣了小股先头部队化装成国民党正规部队,骗开定远县大队守备的城东门,等敌人发觉上当,进行抵抗时,为时已晚,这样谭希林的14团,解放了定远城,赶跑了国民党县长吴子常,捣毁了颜仁毅的老巢。此后又继续开辟定、凤、滁等地区并建立了定(远)、凤(阳)、滁(县)抗日民主政府 办事处,并建立了地方武装。至此,以定远东南藕塘镇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1940年6月谭希林任江北游击纵队司令员。>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二师第六旅,谭任旅长兼政治委员、津浦路西军分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兼津浦路西区党委书记。之后,又在巩固、扩大淮南津浦路西根据地作了大量工作。>>在皖江抗日根据地担任新四军七师代师长、师长时期,为巩固、扩大皖江根据地,扩大部队和地方武装力量又做出重要贡献。1943年9月谭希林将军奉命率二师六旅16团,从淮南津浦路西广兴集、长山等一带出发於同年10月中下旬抵达皖中,就任七师代师长,师长。之后,曾参与指挥过界牌战斗、谢圩战役、周家大山战斗;还有1944年11月在磨盘山地区三天两夜激战击溃顽军第八游击纵队;同年夏季击溃顽军176师的进攻;同年10月日、伪、顽军各三千余人,在飞机配合下,分多路进攻包围和含根据地,妄图消灭我新四军七师主力。七师部队主动跳出日伪军的包围,进攻敌人后方据点,取得反扫荡的胜利;从而领导皖中根据地军民在艰苦的战争中发展壮大。同时1944年七师 还向日伪军展开攻势作战,先后攻克了巢县张家曈、无为县塔桥等10余处据点。1945年谭师长指挥皖江军区部队向日伪军发起全面反攻。先后攻克了无为县城、望城岗、凤凰、襄安、运漕、雍家镇、陶厂、白渡桥等40多座日伪据点。长江以北日伪据点全部攻克收复。消灭日伪军近万人,俘掳五千多人。主力部队迅速扩大,皖江军区所属部队从1943年六千多人,发展到三万多人,同时解放了大片国土,皖中皖南根据地连成一片,人口三百多万,皖江解放区成为全国19块解放区之一。>解放战争时期,将军任山东野战军第7师师长、豫皖苏军区第一副司令员、胶东军区代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第32军军长。1949年6月曾率部解放青岛。新中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青岛警备司令部司令员。1950年出任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1954年届满回国后重回部队,任训练总监部副部长。1958~1969年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1955年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70年2月11日在北京逝世。>谭将军幼子晓嘉回忆父亲说:“小时候,父亲常带我洗澡,我看到父亲从胸到脚共14处伤疤,就好奇地问:‘爸爸,您的伤疤为什么都在身前。’父亲慈祥地说:‘傻孩子,这都是冲锋时负的伤,假如受伤在身后,那不成了逃兵!’”相关参考
谭希林中将,曾经是刘亚楼大将的上级。>然而,两位将军曾却有一个藏了多年的大疙瘩。>在井冈山时期,刘亚楼是红军教导队的学员,谭希林是教导队的队长兼教官。刘亚楼在家是学木匠的,没有受过专门的训练,仅凭勇敢
在我军,有一位大名鼎鼎的谭震林,曾任三野第一副政委,跟粟裕两人堪称陈老总的左膀右臂,咱之前介绍过好几次了。>其实,我军还有一个人叫谭希林,跟谭震林一字之差,很多读者都把他们俩弄混了,咱今天就来介绍一下
历史人物 儿子问谭希林身上的伤疤为什么都在胸前,他是怎么回答的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无情的战场吞没了成千上万的血性男儿。对于军人来说,身上的伤疤就是他们的功勋章。新中国的开国将领之中,也有不少从死人堆里爬起来的将军,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下开国中将谭希林身上的伤疤故
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满月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古代的历史上面,很多家里面的条件不多的女子,可能都是被当做政治上面的需要去做出一些牺牲的人被送到了帝王家做妻子,而
曹操一生共有25位儿子,曹操最满意的儿子有5位,分别是曹昂、曹丕、曹彰、曹冲和曹植。曹昂是曹操和刘夫人所生的长子,曹昂勇猛好战,深得曹操的欢心,但是曹昂在宛平之战中,不幸战死了。曹冲是东汉末年的小神童
《西游记》中的唐僧,是中国一个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知名人物。在吴承恩老先生讲述的故事中,他是唐朝贞观年间状元陈光蕊与当朝宰相千金殷温娇的儿子,在家门遭遇不测后,被金山寺长老搭救,取小名江流,法名玄奘。
黄埔从不缺乏湖南人的身影,光就黄埔系内1-5期有左权、陈赓、许光达、宋时轮、陶铸、鲁易、张平化、谭希林、袁也烈、彭明治等,国民党阵营内则有邓文仪、刘戡、李文、李默庵、张镇、郑洞国、宋希濂、贺衷寒、袁朴
吕布(?~198),字奉先,汉族,东汉五原郡九原县(今属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人。东汉末年名将,汉末群雄之一,著名武将与割据军阀。曾先后为丁原、董卓的部将,也曾为袁术效力,曾被封为徐州牧,后自成一方势力
于凤至虽然不同于那个时代的旧式女子,她有思想有文化有美貌,但是,她还是没能逃脱包办的命运,并且一路栽下去。>于凤至的父亲曾经救过张作霖的命,张作霖无以为报,正好听一个算命先生说,救命恩人的女儿福泽深厚
...左权、陈赓、许光达、宋时轮、陶铸、鲁易、张平化、谭希林、袁也烈、彭明治等,国民党阵营内则有邓文仪、刘戡、李文、李默庵、张镇、郑洞国、宋希濂、贺衷寒、袁朴、黄杰、文强、廖耀湘、陈明仁、阙汉骞、余韶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