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胡安国曾被多次授官 为什么他还要辞官回乡呢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最强的人并不一定都是成功的人,却一定是在他们失去之时不放弃的人。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胡安国曾被多次授官 为什么他还要辞官回乡呢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胡安国曾被多次授官 为什么他还要辞官回乡呢

胡安国,字康侯,北宋教育家,宋建宁(今福建建瓯)崇安人,生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死于朱高宗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活了六十四岁。宋哲宗绍圣四年中进士,被授予太学博士,后又提举湖南学事。当时蔡京当权,借故陷害胡安国,因此被免职。不久,又恢复原官职。宋徽宗正和元年,调为成都学事,因父亲病死辞职回乡,就不愿再做官了。虽然宋王朝中央政府曾多次授他官职,他都一再辞谢,不肯到任。> >胡安国>宋钦宗靖康元年,多次下诏,命他到京做官,才勉强到京城开封。钦宗十分器重他,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后因与宰相耿南仲的政见不合,委任为右文殿修撰官,调往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作地方官。宋高宗即位,又任命他为给事中的官职,但为时不久又被免职。高宗建炎三年,丞相张浚再次推荐他,又被任命为给事中,但他倦于仕途,不去。宋高宗命令他的儿子胡寅带着皇帝的亲手诏书催促他上京到任,他仍然以身体不好为理由谢绝。宋高宗绍兴元年,又再次任命他为中书舍人兼侍讲,并下诏派人命令他立即到京城临安任职。胡安国又才勉强到京。到京后,又再次任命他为给事中。他向宋高宗提了许多建议,但都没有被采纳,因此,他在京城住了十几天,又以身体不好为理由,请求辞职回乡,宋高宗不同意,委任他为侍讲,专讲《春秋》。不久,胡安国又与左相吕颐浩的政见不合,被降职提举仙都观,胡安国再次辞职回乡。> >宋高宗>宋高宗绍兴五年,又委任他为微尤阁待制,但他辞职不受,又再任命为提举江州太平观,命他编写《春秋传》。书写成后宋高宗十分满意,授予他提举万寿观兼侍读,提举太平观,宝文阁直学士等官职,不久就病死了。胡安国一生十分刻苦,以圣人为自己的榜样。他从登进士到辞官回乡,四十年间,实际上做官不到六年。一生的多数时间都从事于讲学和著述。所以宋朝南迁以后,儒家学者都以胡安国、尹惇为首领。当时的学者游定夫、谢良佐、杨时等都是程颐的高才生,他们却十分敬重胡安国的学识精深。谢良佐曾评价胡安国说:“胡康侯如大冬严雪,百草萎死,而松柏挺然独秀者也“。胡安国的著作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胡安国的三个儿子在学术上也都有很大的成就。长子胡寅,字明仲,号致堂,高宗时官至礼部侍郎兼侍讲,著有《论语详说》、《读史管见》、《斐然集》。次子胡宏,在青年时期,曾与杨时、侯师圣等学者往来密切,交流学术,因不满秦桧的卖国政策,终身不愿意做官,在衡山讲学二十多年。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 秦桧死后,高宗再派人召他到京城做官时,他就在这时病死了,胡宏的著作有:《皇王大事记》、 《胡子知言》等。三子胡宁,字和仲,号茅堂,宋高宗时官至祠部郎官,著有《春秋通旨》。> >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富贵公子辞官回乡10年“尽孝”

  包拯简介:大宋王朝的第40个年头,安徽合肥一家包姓名门望族诞生了一个胖小子,这个全家盼星星盼月亮才盼来的一脉单传,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包青天。包拯既不是什么怪胎,也没有所谓的兄嫂,更不存在任何

历史人物 胡安国与胡宏之间有什么联系 他们是什么关系

胡安国与胡宏两人是父子关系,胡安国是胡宏的父亲,胡宏是胡安国的小儿子。胡宏在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的父亲胡安国学习理学思想,之后拜程颢程颐的弟子杨时和侯忠良为师,与他父亲一样,他在理学思想方面的成就也颇大

历史人物 胡安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小故事有哪些

我们知道,在宋朝,有很多的理学大家,他们为中国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他们研究出的理论成果,至今非常的有用的。在理学方面的理学成就,可是非常的多的,有很多的人去研究。相信程颢程颐大家肯定是知道的吧,毕竟他们

历史人物 姚启圣为康熙收复台湾之后,为什么还要辞官

今天本站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启圣为康熙立下不世奇功,却为何坚持隐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康熙王朝》中的姚启圣,是一位睿智聪明、知识渊博、风趣幽默的老头。他虽然是官场上的另类和奇葩,却深得康熙圣

己亥杂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

历史秘闻 己亥杂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浩荡离愁白日斜”写出了诗人离开京城时的感情。诗人究竟愁什么呢?诗人离京时,正是鸦片战争的前一年,他目睹了清王朝的腐朽,不愿意与封建势力同流合污,辞官回乡;但是他仍然为国家的命运忧愁,为封建统治阶级的

古代官员辞官之后主要靠什么生活呢

中国古代是一个很长的时间跨度,就从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到清朝溥仪逊位也有两千多年。中间更是跨越了很多朝代,每一个朝代的官场生态都不一样,比如在清朝,动不动就辞官的,纵横估计他离掉脑袋就不远

李克农智斗国民党特务

  李克农是中共情报战线上的负责人,毛泽东称他是共产党的大特务。他与钱壮飞、胡北风曾被周恩来称作情报战线上的“三杰”。他智勇双全,多次与敌特工交手,通过斗智斗勇,敌特往往是败在

李克农智斗国民党特务

  李克农是中共情报战线上的负责人,毛泽东称他是共产党的大特务。他与钱壮飞、胡北风曾被周恩来称作情报战线上的“三杰”。他智勇双全,多次与敌特工交手,通过斗智斗勇,敌特往往是败在他的手下。  蒋介石在上

为什么李贺不能参加进士考试?

李贺是唐朝宗室后裔,但家道已经没落。因为他的父亲名叫晋肃,和进士音近,一些妒忌他才华的人就以避讳为理由阻止他参加科举考试。李贺在长安当过三年奉礼郎的小官,后辞官回乡。由于身体不好,27岁就病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