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

Posted 城邑

篇首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鲜虞族以新市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

在周朝,对遵守周礼的地区称为夏,对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华,对不遵守周礼的人们和民族称为蛮、夷、戎、狄。蛮在南方,夷在东方;西方的称戎,北方的称狄。>周公第二次灭商之后,邶国已经灭亡。但在西周,对今石家庄一带的统治鞭长莫及,一直比较薄弱,属北狄之地。山西省五台山西南,有一条源于五台山、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古称鲜虞水。白狄族在鲜虞水沿岸发展起来,所以叫鲜虞族。约在西周中后期就聚居到现石家庄一带,逐渐占据原邶国之地。他们以新市(今正定县新城铺)为中心,建立了鲜虞国,并在藁城西部建立了肥国,在晋州一带建立了鼓国,三个部落国建立了城邦联盟,与南面相邻的国相对峙。>由于历史文献记载不详或受到时代的局限,关于鲜虞国,历史文献上资料较少。>三国联合伐邢>滹沱河两岸土地肥美,适于农牧,具有冶炼优势,便于制造武器,所以鲜虞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军事力量逐渐雄厚。他们的胃口越来越大,企图向南攻城掠地。>鲜虞国之南是西周的诸侯国邢国,是周公庶子的封地,地域在今邢台一带,北至今太平河(古斯洨水)。周昭王时期,邢国同鲜虞的战事越来越多,邢侯令其叔父率兵抵御鲜虞。接下来,邢侯又给叔父立了一个軧国,范围在汦河(今槐河)流域,即今元氏县一带,北边到太平河。于是,以太平河为前线,以鲜虞为首的部落联盟与以軧国首当其冲的诸侯国南北对垒,征战不断。>>公元前770年西周灭亡,东周初立,王室日微。鲜虞国乘机南下灭掉軧国。公元前662年(周惠王十五年)和前661年,三国连续伐邢,使邢国危在旦夕。多亏齐国救邢,鲜虞才引军北撤。>城邦联盟被破>公元前636年,放逐在外19年、周游列国、政治经验十分丰富的晋文公重耳回国即位。君臣一心,整顿国政。此后,晋国开始强大起来。强大的晋国拓疆扩土,势力从现在的山西省向南越过黄河,向东到今河北省南部。晋国是不会放弃今石家庄一带这块肥肉的,公元前587年,以栾书为中军元帅,食封于栾邑(今赵县境内,栾城县由此得名)。此时,今石家庄南部已经被晋国占领,晋国摆好了进攻鲜虞的架势。>公元前530年,晋国开始有计划地进攻鲜虞。晋国选派的大将是大夫中行氏荀吴,荀吴世代在晋为将,其曾祖父荀林父在城濮之战中协助晋文公大败楚国。荀吴智勇双全,假称要与齐国的军队会合,向鲜虞借路通过。鲜虞一答应,他们立即进入肥国的都邑昔阳(今藁城西南七里城子村)。八月,灭掉了肥国,俘虏了肥国的国君肥子绵皋。荀吴班师回晋之时,企图顺路灭掉鲜虞。鲜虞的部队英勇善战,加以滹沱河作为南部屏障,荀吴没有继续强攻。但肥国一灭,等于断鲜虞一臂。>这时,鲜虞国骄奢淫逸的风气开始滋长。他们本来知道晋国很快就要发动进攻了,却不加强边防警备。第二年,荀吴又率军侵袭鲜虞,到达中人(今唐县西北),驱动冲车,借用山势,自上而下压下去,把鲜虞军驱散。但他仍然不敢攻打新市,携带大量战利品,胜利而归。>>公元前527年,荀吴奉命率师进攻鲜虞,首先包围了鼓国。鼓国有一员将军知道荀吴的厉害,暗中派人跑到晋营,请求带领城邑中的人叛变投降。但荀吴为征服人心,没有答应。他的左右随从问他:“军队不费力就可以得到城邑,为什么不接受他们投降?”荀吴说:“喜欢什么、厌恶什么都要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有人叛变我们,我们必定极其厌恶。他们叛变自己归顺我们,如果给予奖赏,就是鼓励了叛徒。因为得到一城就接近奸邪,这是得不偿失。”于是就把叛变的人交还鼓国,让鼓国把他们杀掉,还让鼓国修缮守备,告诉鼓国准备好了再决胜负。围城三个月,鼓国又有人跑过来请求投降,荀吴很客气地接见他们,心平气和地说:“从你们脸色看,城中还有东西吃,你们还是回去修缮加固你们的城邑吧。”这一来,晋国的兵士们意见更大,纷纷质问荀吴:“城邑本来可以拿到手了,你却不要,非得让我们拼命厮杀、流血牺牲,你怎么向国君交待?”荀吴说:“咱们为了获得这个城邑却鼓励民众懈怠,要这个城邑有什么用处?我不但要夺取城邑,还要让民众懂得道义所在,让民众为国君敢于拼命而不三心二意。”僵持了一段时间,鼓国一点粮食也没有了,完全丧失了抵抗能力,荀吴轻而易举地拿下鼓国。占领鼓国之后,荀吴严令不许杀戮一人,连鼓国国君鸢鞮也不杀而把他带到晋国。回到晋国,荀吴仍然不杀鸢鞮,又把他放回鼓国。鸢鞮在晋国信誓旦旦,回去之后却背叛晋国又归属了鲜虞。>公元前520年6月,荀吴巡行太行山东麓,派军士伪装成籴米的商人,背着武器铠甲埋伏在鼓国都城门外,夜间发起突然袭击而灭了鼓国。这次,安排了晋国将军涉佗在此镇守。>顽强抵抗晋军>晋国打破鲜虞的城邦联盟之后,加强太行山东麓北部的边防建设,在与鲜虞接壤的城邑置郡县,派贤臣董安于任上地郡守,驻在石邑(今鹿泉市南故邑)。董安于严明法纪,从严治政,积极备战。然而,鲜虞国能征善战。公元前507年9月,鲜虞国军队在平中(今唐县境内)打败晋国的进攻。晋国的将军观虎不把鲜虞国放在眼里,自恃其勇,孤军冒进,结果当了鲜虞的俘虏。>>此时,楚国围攻蔡国,晋国本来出兵伐楚救蔡。平中之败,使晋国感到了威胁。于是,下决心把救蔡部队退出,集中兵力进攻鲜虞。公元前505年对鲜虞国形成包围之势。>鲜虞国正在危急之时,晋国却发生了政治事变。晋国本来靠六家权臣辅佐,而权臣们却闹起矛盾并逐渐加剧。这六家权臣分别是赵氏、范氏、智氏、荀氏(中行氏)、韩氏、魏氏。晋定公和智氏、赵氏、韩氏、魏氏联合对付范氏、荀氏,荀吴之子荀寅和范吉射先后逃亡到卫国的朝歌(今河南淇县)和邯郸。公元前494年4月,晋国大夫赵稷背叛赵氏的赵鞅(即赵简子,“赵氏孤儿”赵武之孙),并且在齐国、卫国的支持下围攻五鹿(今大名县城东50里,晋文公被放逐乞食于沙麓,就是这个地方)。>鲜虞国认为这是一个机会,企图渔人得利捞一把。范氏、荀氏本来是鲜虞的死敌,但鲜虞为了削弱晋国,答应与齐、卫联合。首先发兵,攻占了晋国的城邑棘蒲(今赵县)。>赵鞅不能容忍赵稷叛乱,遂率师平叛。公元前491年农历九月,赵鞅包围邯郸,十一月攻克。鲜虞与齐、卫联军赶快接应荀寅、范吉射,还帮助他们占据柏人(今隆尧县西)。接着,齐国大将国夏与鲜虞合兵,又攻下了晋国的栾、鄗(今柏乡县固城店)、任(今任县境内)、邢(今邢台)等八个城邑。但是,赵鞅治军有方,公元前490年攻陷柏人城,荀寅、范吉射奔逃齐国。>这个时候,鲜虞国与晋卿赵氏已经水火不容。公元前489年(周敬王三十一年),赵鞅率师北击鲜虞,不久灭之。 从此,鲜虞在史籍中消失。

相关参考

春秋战国 中山国的兴亡历史

  一、中山国的立国与复国>>  中山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春秋时的国名是鲜虞,是北方少数民族狄族鲜虞部落建立的国家,其名称出自鲜虞水(即今发源于山西五台山西南而流入滹沱河的清水河)。这一带是

中山王

  中山王一开始所指的是中国的古代地方名称,是指中国中山王和琉球中山王。后来汉景帝刘启封其庶子刘胜为王称为中山王。中山国的前身是北方狄族鲜虞部落,为姬姓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渐转移到太行山区。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中山王简介

年龄战国人物中文名:中山王国籍:中国、琉球国民族:汉、高山等(历史lishixinzhi.com)性别:男中山王战国中山国汗青引见中山国的前身是北部区域狄族鲜虞部落,为白狄,最早时在陕北绥德一带,逐步

河北石家庄市无极县在古代叫什么

春秋时隶鲜虞,战国归中山,秦建苦陉,汉置毋极,唐通天二年(公元697年)定名无极。鲁阴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大夫毋骇帅兵侵占极邑(今山东鱼台县极亭),极侯出奔燕。燕即封侯于此地(今无极县境),此又称

春秋战国 越王勾践杀妻灭子吴国与吴姓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

吴国与吴姓北吴虞国被灭亡了,南方吴国却兴盛起来,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下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春秋战国史—悲惨的中山国,被诸侯国轮番打击,堪称打不死小强

我们现在都说战国七雄,其实在战国时代还存在一些小国。比如在秦二世才被彻底灭掉的卫国,还有今天要说的中山国。中山国存在在燕赵之间,它的前身是戎狄,最初由鲜虞、肥、鼓、仇等几个部落组成部落联盟。可以说完全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各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展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落后族以汉文化的影响;另方面,落后族得到汉文化的

南北朝历史 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的各民族大融合

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地区。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展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落后族以汉文化的影响;另方面,落后族得到汉文化的

历史人物 胡季犛的主要事迹 胡季犛的人物生平 胡季犛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胡季犛  别名:黎季犛、胡一元,字理元  国籍:越南(大虞国)www.cha138.com  主要成就:称帝建立大虞国(胡朝);推广民族文字喃字;指挥大虞国参与明入越战争(南征安南)  代

历史人物 越南大虞国胡朝的末代皇帝胡汉苍简介

明朝人物中文名:胡汉苍别名:胡奃国籍:越南(大虞国)民族:华族出生地:越南职业:大虞国皇帝主要成就:越南大虞国(胡朝)皇帝,指挥大虞国参与明入越战争(南征安南)性别:男胡汉苍胡汉苍是胡季犛的次子。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