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简介

Posted 光绪

篇首语: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简介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简介

戴鸿慈(1853—1910年),字光孺,号少怀,晚号毅庵,广东南海大同绿涌村人。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戴鸿慈自幼聪颖,十五岁为补县学生(廪生),二十岁为同治癸酉科拔贡、联捷解元。>>光绪二年(1876年)中进士,授翰林编修,鸿慈的试卷批语为:“大雅从容,馨澈铃圆,金和玉节,声情茂美,神致安闲”;“志和音雅,气足神完”;“词笔凝练,绝去肤庸”。光绪二十年(1894年)翰林大考,名列一等。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法部尚书,经筵讲官、参预政务大臣,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太子少保等职。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清政府为应付蓬勃兴起的立宪呼声,特简亲赏大臣到欧美考察政治,即著名的“五大臣出洋”。户部右侍郎戴鸿慈为五大臣之一,出使美、英、法、德和丹麦、瑞士、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欧美考察后,使戴大开眼界,认为中国只有改革才有出路,归国后,奏请立宪。改刑部为法部,戴首任尚书。他还提倡中国要富强,必须“固边疆”、“振兴实业”及开矿、兴学、修铁路等,是清末具有一定的开放思想和政治眼光的重臣。宣统元年(1909年)八月,以尚书衔在军机处行走,十一月,升协办大学士。宣统二年(1910年)正月逝世,终年58岁。赏加太子少保,谥文诚。>身历咸丰、同治、光绪、宣统四朝,历官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刑部尚书、军机大臣,是清朝二百余年广东省籍任职最高的官员,其一生的亮点是出洋考察及回国后倡言和参与新政。>人物生平>戴鸿慈先世祖居广东南海县西樵大同堡绿涌村(今南海西樵大同乡戴家村),十二世祖迪功公时才迁居佛山,祖居佛山福贤里桑园。鸿慈生于书香之家,其父戴其芬,讳尧坤,字徽猷,号乾生,生于道光乙酉年(1825年),终于光绪辛巳年(1881年),光禄寺署正,诰授奉直大夫、奉政大夫,妻冯氏生三子,鸿慈即第二子。在学问上,其芬公可谓博通古今,“研精经典,旁及天文地舆,医药卜筮……”, 家庭的氛围使鸿慈从小勤奋好学,不敢懈怠,以致有日后的赫赫声名。>1853年4月(咸丰三年三月) 出生>1868年(同治七年) 补县学生,后由廪生选同治十二年拔贡,乡举第一>1873年(同治十二年) 娶妻梁氏>1876年(光绪二年) 进士及第,改翰林院庶吉士>>1877年(光绪三年) 翰林院散馆,授编修>1879年(光绪五年) 督学山东,1881年父丧丁父忧,中法战争中在佛山倡办团练>1885年(光绪十一年) 云南学政>1891年(光绪十七年) 云南正考官>1893年(光绪十九年) 顺天乡试同考官>1894年(光绪二十年) 大考一等,擢庶子,充日讲起居注官,官方略成书,特奖以应并之缺开列在前,并赏加四品衔;甲午战争中先后多次上折,并请严惩李鸿章,解拿丁汝昌>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 四月上善后十二策,十月充咸安宫总裁>>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 福建学政>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转伺读学士>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 迁少詹事,以报效昭信股票,赏戴花翎>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是年冬学政报满,乞假回籍修墓,寻擢刑部左侍郎>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 陈治本疏;是年9月,张之洞致电鸿慈劝梁鼎芬回鄂就任>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转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充考试试差阅卷大臣,考试汉御史阅卷大臣,江南乡试正考官;上奏请设宣谕化导使,在翰林院创立报局>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充考试庶吉士散馆阅卷大臣,考试试差阅卷大臣,殿试读卷大臣,朝考阅卷大臣,考试经济特科阅卷大臣(举荐梁士诒),覆核朝审大臣>1904年(光绪三十年) 会试副考官,覆核朝审大臣,赴差开封甲辰科会试;上奏会议政务处议事规则>1905年12月~1906年8月(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三十二年六月) 率“戴端团”出洋考察;于1906年2月(三十二年正月)受命礼部尚书>1906年8月~11月 上奏请求取法他国实行新政,并联合其他出洋考察大臣上《欧美政治要义》、《列国政要》等>1906年11月,充厘定官制大臣,玉牒馆副总裁,转法部尚书,充参预政务大臣,赏紫禁城骑马,充经筵讲官>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 1月出版《出使九国日记》;充举贡考职阅卷大臣;统领法部进行改革>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疾作,赏假调理;光绪帝和慈禧相继去世后,力疾销假视事>1909年(宣统元年) 赏一等第三宝星,充报聘俄国专使大臣;返国后奏言东三省事务;是年10月(八月)命其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1910年(宣统二年) 1月1日为协办大学士;2月22日逝世,谥文诚从上表中大致可看出戴鸿慈的生平概况,他以学问见长,屡任试差,由学政、侍郎到尚书,逐步升迁,最后以军机入相,仕途可谓顺利。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和慈禧相继去世,溥仪继位,年号宣统。戴鸿慈为前朝元老,而且时任法部尚书,在宣统朝仍受到重用。虽此时身体不很好,但“力疾销假视事” ,并于宣统元年四月被赏一等第三宝星,以法部尚书的身份充报聘俄国专使大臣。归国后再得晋升,于该年10月6日(八月二十三日),以法部尚书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1910年1月1日(宣统元年十一月二十日)擢协办大学士,并赏穿带素貂褂。但鸿慈已病入膏肓,于1910年2月22日(宣统二年正月十三日)逝世,享年五十八岁。>>清廷对他优恤有加,赏陀罗经被,谥号“文诚”,并派贝子溥伦带领侍卫前往祭奠,且加恩赏加太子少保衔,照大学士例赐恤入贤良祠,还赏银两千两治丧;其子戴曾谔也以郎中补用。从清廷的赏赐和优恤可以看出,戴鸿慈当时的地位确实位极人臣。

相关参考

1905年,慈禧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君主立宪制,为何没学日本和德国

清朝末年清朝积弱积贫,清朝也想改革图强,但每一次改革都失败,有些还错过了改革的机会。1894年,清日甲午一战,昔日小日本强大起来,让清朝看到了不足及衰弱,于是此后不久清朝迎来一场变革,这就是清末历史上

福建历史上第一位状元是谁

从北宋起到清末止的九百余年里,福建省共中了三十三个状元,平均不到三十年一个。在这三十三个状元中,第一个就是建瓯人徐奭,于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殿试夺魁。徐奭字武卿,博学能赋。据欧阳修的《

民国第一法学家王宠惠:开罗会议捍卫中国主权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大家之一,他是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中国第一位国际法庭法官,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院院长,素有“民国第一法学家”之誉。留学欧美研习法学王宠惠祖籍广东东莞,188

民国第一法学家王宠惠:开罗会议捍卫中国主权

王宠惠是近代中国为数不多具有世界影响的法学大家之一,他是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总长,中国第一位国际法庭法官,南京政府第一任司法院院长,素有“民国第一法学家”之誉。留学欧美研习法学王宠惠祖籍广东东莞,188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辅佐少康恢复夏朝

女艾,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女间谍,搜集情报的始祖。辅佐夏朝少康帝(约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消灭篡位的寒浞及其子浇和(豕壹)、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大臣,各支艾氏宗派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辅佐少康恢复夏朝

女艾,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间谍,也是世界上最早有记载的一位女间谍,搜集情报的始祖。辅佐夏朝少康帝(约公元前1868—1848年在位)消灭篡位的寒浞及其子浇和(豕壹)、复兴家国的大功臣和大臣,各支艾氏宗派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

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他死在了自己的骄傲上!接下来本站小编为您讲解>吴王诸樊,又称吴顺王,姬姓,吴氏,名遏,是吴王寿梦的长子,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国之君。>不熟悉春

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

你们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他死在了自己的骄傲上!接下来全榜网小编为您讲解>吴王诸樊,又称吴顺王,姬姓,吴氏,名遏,是吴王寿梦的长子,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国之君。>不熟悉

中国历史 吴樾谋炸五大臣

1905年7月,清朝政府决定派镇国公载泽、巡警部尚书徐世昌、户部侍郎戴鸿慈、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正在东北从事革命的吴樾,匆匆赶赴北京,谋炸出洋考察的五大臣。吴樾(1878—

吴王诸樊的生平简介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王国元首

  吴王诸樊,又称吴顺王,姬姓,吴氏,名遏,是吴王寿梦的长子,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位战死沙场的一国之君。  不熟悉春秋那段历史的人,可能咋一听诸樊之名很不熟悉,不过只要我们提起一位十分有名的吴王的名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