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韩起功会与部队失散

Posted 部队

篇首语:孤独如影随形,我们不能杀死他,只能与他和解。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韩起功会与部队失散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韩起功会与部队失散

1937年春,任廷栋所在的部队遭遇西北马家军前后夹击,部队边打边撤,在白墩子被敌军包围,一直激战至天黑,部队突围后被敌人打散。任廷栋和战友们在戈壁滩上隐藏一夜,次日又遇马家军骑兵拉网式搜捕。任廷栋与160多名红军战士不幸被俘,在安西县城被关押 7 天后押解到张掖。>>来到张掖后,他们被关押在北街上一个破旧不堪的骆驼店里。任廷栋身陷牢笼,心里想念红军部队,寻思着一定要找机会逃出去。他乘着放风晒太阳的机会,仔细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有一段院墙是用锤将木桩打入地下编成的,就和一个战友暗暗商量好出逃的方法。>一天半夜时分他们卸掉木窗悄悄摸到墙边,两人合力拔掉一根木桩,乘着夜色逃出了骆驼店,再装作拉粪的乡下人,随着拉粪的大车混出了城。>出了城之后,任廷栋一直在寻找部队的消息,希望能够回归部队,但一直都没有消息。>不知钻过了多少条山沟,走了多长的山道,最后到了一个叫灰条沟的地方,找到小沟门里的一个小煤窑,任廷栋便在那儿落下脚,在煤窑上背炭谋生。后经人说合,与煤窑上一个叫彭秀英的美貌女子结为夫妻,夫妻俩在煤窑上艰苦度日,生了几个孩子。灰条沟的小沟门地处深山之中,任廷栋对外界的世事变化一点不知,不知不觉过了十来个年头,等他联系上部队之时,那时全国已经基本上快解放了。>>1949年的一个早晨,任廷栋起得很早刚出窑洞,忽然听到山沟里人声嘈杂,走近一看见有一伙散兵吆喝着一群牦牛,驮着箱子、包袱、行李,正慌慌张张往深山里走,其中有个 50 多岁的胖子蜷伏在马上,黑黑的长胡子飘在胸前,几个带枪的士兵簇拥在两旁,这个人正是马家军新编骑兵军长,当年河西战役时杀害了大批被俘红军的韩起功 。>>任廷栋认识韩起功,他连夜赶到张掖,报告给解放军军管会。于是,在任廷栋的帮助下,十恶不赦的韩起功被活捉, 1年后被枪决。>>任廷栋为人民立下了大功,受到军管会的表彰奖励,被批准重新入伍,还当上了自卫军营长。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韩起功的财产用卡车拉了三个月为什么会全部送给马步芳

盗墓这个工作绝对绝对是无本万利,在古墓中随随便便拿出一样东西便可换来无数的金银财宝。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因为时局动荡军阀割据,这段时间也成为了盗墓贼最为猖獗的一段时期。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国民党第一盗墓贼

历史人物 韩起功的财产用卡车拉了三个月为什么会全部送给马步芳

盗墓这个工作绝对绝对是无本万利,在古墓中随随便便拿出一样东西便可换来无数的金银财宝。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因为时局动荡军阀割据,这段时间也成为了盗墓贼最为猖獗的一段时期。今天为大家介绍的便是国民党第一盗墓贼

历史人物 韩起的主要事迹 韩起的人物生平 韩起的人物简介

  中文名:韩起www.cha138.com  职业: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韩起——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  公元前566年,时任正卿的韩献子韩厥告老,晋悼公应允并破格提拔荀罃执政。韩厥的长子是韩无忌,韩无忌

韩起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韩起,姬姓,韩氏,名起,因为死后谥号为“宣”,所以史称“韩宣子”。韩起是韩厥的二儿子,在韩厥告老以后,接替了韩厥的卿大夫的地位。按照周朝礼制,凡是要

历史人物 春秋战国人物韩起简介

春秋战国人物中文名:韩起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陕西省宝鸡市出生日期:1942年10月职业:作家重要造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专职作家国度一级作家代表作品:长篇小说《人月》《冻日》《水焚

历史秘闻 失散19年三胞胎感人重逢,意外揭穿“失散真相”是一桩

历史新知网导读:小编整理了相关“骇人实验!失散19年三胞胎感人重逢,意外揭穿“失散真相”是一桩【图说】”的详细内容,以方便你了解!在西方的民俗传说中,就有提及世界上至少有7个人长得像你此一句话存在,也

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栾施”简介,子旗氏的始祖

栾施,姜姓,栾氏,字子旗,为子旗氏的始祖,齐惠公之曾孙、公子坚(字子栾)之孙、栾灶之子。中国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前540年,韩起到访齐国,栾灶召来儿子栾施拜见韩起,韩起说栾施并不像一个臣子,不能保住家

刘病已登基后,凡国家大事都让霍光定夺,霍光家族从此飞黄腾达

公元前73年,春天。刘病已召开庆功会,对辅佐皇帝登基的功臣,进行颁奖。大将军霍光居首功,增加封邑一万七千户,加上以前的三千户,总共是两万户封邑。车骑将军张安世居次功,亦被增赐封邑。那次庆功会,被增赐封

唐德宗穷尽一生去寻找战乱中失散的母亲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

唐德宗穷尽一生去寻找战乱中失散的母亲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范阳节度使的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