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陈赓为什么会亲自写信劝降熊绶春

Posted 野战军

篇首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陈赓为什么会亲自写信劝降熊绶春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陈赓为什么会亲自写信劝降熊绶春

1948年,在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黄维12兵团被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中原野战军重重包围在双堆集,进退不得。>当时,保护黄维兵团司令部的是国民党部队14军。军长是熊绶春。而奉命攻打黄维兵团司令部的则是著名的陈赓。当时,陈赓采用了近迫作业的办法,将黄维部全部包围。就在这时,陈赓给熊绶春写了一封信。>陈赓为什么给熊绶春写信呢?写的什么信?>>原来,陈赓和熊绶春都是黄埔军校毕业生,有同窗之谊。而且算起来,陈赓是黄埔一期,而熊绶春是黄埔三期,陈赓是熊绶春的学长。从黄埔军校毕业后,他们为着不同的信仰和追求,各自为战。但是,彼此之间仍然有割舍不断的同学情怀。>1933年3月,陈赓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抓获,送往南昌。熊绶春、黄维、胡宗南、宋希廉、胡琏等人联名上书,希望蒋介石可以放了陈赓。这几位都是陈赓在黄埔军校的同窗。最终,陈赓被蒋介石释放,回到了革命队伍。这与熊绶春等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所以,这次,当熊绶春被包围之际,陈赓要亲自给他写信,希望他能够率部起义,不要跟着黄维顽抗到底。>熊绶春收到这封信后,犹豫再三。他的异常举动,被国民党12兵团副司令胡涟发现。由于胡涟的牵制,熊绶春始终无法进行起义,失去了最后的机会。>11月25日夜里,中原野战军向国民党第14军发动猛烈攻击,口袋合上了。国民党第14军是中原野战军的老对手。一年前,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时,国民党第14军参与“围剿”中原野战军,给部队带来了巨大损失。所以,25日夜的这次攻击,中原野战军参战部队打得特别猛烈、特别决绝。>>在中原野战军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第14军很快就被全歼。12月11日,当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发起总攻时,熊绶春被当场击毙。>时任国民党第12兵团第14军少将参谋长梁岱被解放军当场俘虏。他回忆,自己做了俘虏后,曾遇见陈赓。>陈赓问他是哪个部队的,梁岱回答:“14军。”陈赓又问:“你们军长呢?” 梁岱回答:“已阵亡。”陈赓继续追问:“尸体在哪里?” 梁岱回答:“在村里。”>随后,陈赓就嘱咐将熊绶春的卫士留下,寻找熊绶春尸体。找到后,陈赓见他满脸的炮灰,眼睛也没闭上。陈赓就帮他合上了不得瞑目的双眼,令人把他掩埋起来,并且立一个碑,好让他的家人找到他。>碑上写着:“第十四军军长熊绶春之墓。”>>1959年国民党第一批战犯被特赦,陈赓会见了他的这些黄埔老同学。其中,有个人说:如果我们能够迟出生几年,没有了战争,我们也许都是做学问的,而这些恩怨就不会有了。>这样的话,听了令人唏嘘不已。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张治中为中共写信劝降蒋介石 蒋介石斥其革命叛徒

  导读:1949年带领六十万将士去台湾后,毛泽东下决心要解放台湾。外界不知道的是,毛泽东没有把事情做绝,反而给以出路。1950年春夏之际,在进行军事准备时,毛派写信劝降,但被蒋介石拒绝。>  是国民

跟陈赓打伏击战

王恩田1939年,陈赓亲自为14岁的王恩田拍了一张照片。那是王恩田参军半年第一次和日本兵打仗并取得胜利的纪念。今年90岁的王恩田少将是河南周口人,1938年参军时他才13岁。因为会唱戏,他被时任八路军

宋朝孤独的坚守者,两朝皇帝亲自劝降都被拒,文天祥的最后岁月

这是头条号「”懒龙说”的第49篇文章这篇文章的故事其实是上一篇文章《10万军民殉国,319年大宋王朝的末路悲歌,一文说清崖山之战始末》的后续故事。崖山之战葬送了宋朝最后成建制的抗元力量,十万人蹈海自尽

哪位开国大将让蒋介石又爱又恨 称五个胡宗南不抵他

核心提示:对于这位救过自己性命,极具军事才华的学生,蒋介石坦言五个胡宗南也不抵一个陈赓,苦口婆心三番四次劝降,陈赓都不为所动,依然分道扬镳。陈赓资料图本文摘自:一点资讯,作者:北方的河,原题:带出两位

清朝为什么对陈玉成劝降,却把投降的李秀成杀掉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咸丰皇帝可以说是恨之入骨,因为他觉得这是在挑战他皇帝的威严,因此他亲自下旨要让两广地区的官员去挖掘韦昌辉和洪秀全的祖坟,陈玉成被抓到的时候,太平天国还没完全失败,所以清朝就想拉拢陈玉

丁汝昌为何会受重伤?日本是怎样劝降丁汝昌的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或者也可以叫他丁禹亭。公元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封建时候的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像现在人那般富足。他的父亲就真的只是一个农民,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所以丁汝

丁汝昌为何会受重伤?日本是怎样劝降丁汝昌的

丁汝昌,原名丁先达,或者也可以叫他丁禹亭。公元1836年,丁汝昌出生在安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封建时候的农民,生活极为贫困,远不像现在人那般富足。他的父亲就真的只是一个农民,平日里以务农为生,所以丁汝

古今中外历史文化名人典型事例

文天祥宁死不屈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

拒绝劝降从容就义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3年多

作为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南宋后期曾两次路过建康(今南京)。在此期间,他的民族气节,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夫子庙题匾细心人会发现,如今南京夫子庙“明伦堂”前挂着的匾额上,却是“明德堂”3个金色大

拒绝劝降从容就义 文天祥在大都被囚禁3年多

作为我国杰出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在南宋后期曾两次路过建康(今南京)。在此期间,他的民族气节,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夫子庙题匾细心人会发现,如今南京夫子庙“明伦堂”前挂着的匾额上,却是“明德堂”3个金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