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庞炳勋抗日期间投敌的最高级别将领,为什么会去当汉奸

Posted 汉奸

篇首语:勤奋就是成功之母。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庞炳勋抗日期间投敌的最高级别将领,为什么会去当汉奸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庞炳勋抗日期间投敌的最高级别将领,为什么会去当汉奸

众所周知,庞炳勋,是抗日期间投敌最高级别将领:>堂堂统帅7万大军的24集团军总司令,陆军上将,1943年5月,在65岁时宣布投日。全国哗然。>其戎马一生,最终落了个晚节不保。>他为啥会走向此路?>庞炳勋是个什么样的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阴影?>今天就来说说这个陆军上将的前传。>>1.少年庞炳勋,一支草根的奋斗史>谁也不是一出生就是汉奸。>庞炳勋,1879年10月出生时,是一个标标准准的河北小农之后。>他的父亲也不是汉奸,是河北新河县南阳村一个教书的秀才。>所谓薄田几亩,苦苦耕读,挣扎着在晚清义和团时代,一家六口人能养家糊口就行了。如果读书能有幸奔个前程,就是小农之家最大的梦想。>在农村,一般有个无奈的现象:长子读书的不多。>为家庭生计活,长子付出得要多,牺牲了读书的机会。>庞炳勋就是长子。>但他老爹有主见,供应他读书到22岁。托人找关系,还把他送到了保定教会学堂。>后来义和团起义、袁世凯募军,·青年有志的庞,立志投笔从戎。>1901年,当北洋六镇(晚清军制单位,一个镇相当于一个师)的招兵简章在河北直隶一出,庞同学就报名了,入了第三镇。>据说,他报名时,三镇已满员,他找到统领,提出宁愿自带服装口粮,也要当兵报国。>统领为其诚志感动,破例收了这个“自费兵”。>所以从入伍当炮手,此兵即刻苦异常,“每次考核,都全连第一”。初为炮兵,不久就被选为学兵,再后来进入东北测绘学校深造。>到这里你可以看到,从小到大,庞也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品学兼优者,否则,一个从农家出来的草根,一路顺风通过军校考到“高校”深造,没有天资和勤奋,谁也不会轻易做到。>虽然他后来投敌当了中国最大的汉奸将军,但前提是他首先是个将军。对日本来说,当上将军的汉奸,才真正具有汉奸的价值。>>2、30多岁方结婚,“大学生”变劳动青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晚清,也断送了庞炳勋的军旅生涯。>那一年,他跟随镇参谋官孙岳,秘密入了同盟会,革命事起,他们秘密与南方革命军联系,被人告密,他和孙岳一起被扫地出门,回了家乡。>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当兵10年回家乡,他发现自己名利双无,家里更穷了。>老爹年岁已大,兄妹多未成家,见他如此而归,说罢了罢了,生逢乱世,你别给我折腾了,趁我和你妈还能干几年,赶快给我结婚生娃,兄弟姐妹还得靠你支撑这个家呢。>就这样,30多岁的庞炳勋回归乡村劳力青年。>父母命,媒妁言,与临近的南宫县一冯氏农家女结婚,次年生子庆楚。>从此为家计奔,小本生意不断翻新,卖烧饼、贩骡马、开布纺、做粉条、卖粮食……啥能养家糊口,就干啥。>几年下来,锻炼了一肚生意经。言谈爽快、举止麻利,为人精明,见过世面,处世老练。>据说,老乡们常托他当“顶堂”,一种类似律师的角色。谁家打官司,需要到厅堂面官说理,就找个能说会道的脸面人物去“顶替”,这就是顶堂。>以其能力,换在现在和平盛世,庞或许早混上了公司老板,家业事业双丰收,有几套房几辆车不成问题。>但在那个乱世,随便他和老爹拼命折腾,要么天灾要么人祸,几年过去,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过年依旧打饥荒。>命运即将改变。>1916年,37岁的庞去石家庄贩粮,在火车站遇到一同栽跟头的孙岳。>孙此时在直系军阀曹锟的营中,正筹备军官教育团,见当年追随自己的老弟如此艰辛落魄,眼一热,差点落泪。>临别,孙给了他一个地址,邀他来保定当自己的副官。>从此,庞别妻离子,再赴军营。中年逆袭,戎马一生。>3、庞炳勋人生中的3个贵人>所谓人的一生必遇到几个重要的贵人,庞炳勋一生最重要的3个人就是孙岳、冯玉祥和蒋介石。>孙岳给了他二次进军营的门票,冯玉祥给了他国民军的希望,蒋介石给了他安心带兵的粮饷。>从入直系开始,伴随着10多年的军阀混战,这个老兵就身似乱世浮萍,40年前为家庭生计奔,40岁后为军队粮饷愁。>>国弱积弊,大厦将倾,京城变幻大王旗,军阀倒戈求自保,民不聊生中,谈坚守信仰和旗帜,远不如一碗刀削面来得实惠。>多年后,他在总结自己的军旅生涯时说,“年年当杂牌,天天孤哀子,不求向上爬,但愿不饿死”。>1922年直奉战争中,被张作霖的部队炸伤了一条腿,在倒下那一刻,他惊讶地发现,自己视为心腹的老乡勤务兵,竟然弃自己而去。而最终被河南兵杨德清背了回来。>那个老乡叫宋宣科,他腿医好后,找到宋,对他说:>“如果不是杨德清把我背回来,我早就没命了。知道吗?临阵逃脱要枪毙的……我念你是我老乡,给你一些路费你回去吧。”>此战,他落下了一只瘸腿,也使人生观变为跛行。>他不再相信任何人,血的教训告诉他:人,自己认为可靠的人,往往最不可靠;而那些不可靠的人,却可以靠得住。>有了这些经历,他可以把昔日首领曹锟在北京赶下台,可以明投暗反吴佩孚,可以拿了唐生智的20万军饷再给他一刀,可以走投无路时求助老对头张学良。>节操碎一地。>识时务者,俊杰乎?>4、投蒋的代价>但老狐狸也不是一无是处。>1930年,西北首领冯玉祥被阎锡山困山西。群龙无首,庞代表西北军赴山西见阎,凭三寸不烂之舌分析时局利弊,促阎联冯讨蒋,开启中原大战。>冯从此对庞信任有加。>按说,在孙岳病逝后,庞应该紧紧靠住冯,在西北中做实做大。但你怎么也想不到,他最后竟然反起了冯。>>1933年6月,冯玉祥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积极抗日御侮。>为“攘外必先安内”,国民政府想要瓦解同盟军。他们暗地通联庞炳勋,许他以察哈省主席,令他去攻打抗日同盟军。>庞对这个全省最高行政长官很在意,自己打仗多年了,一直没有自己的地盘。遂从蒋,任察省“剿匪”总司令一职。>华北日寇,全民御敌,正值抗日救国激昂时刻,庞逆潮流而定,讨伐自己的长官冯玉祥,别说老百姓不理解,就连庞身边的诸军,也不同意。>庞笑说,我们不打冯,“中央”还会派别人去打,别人是不会客气的。我们打,是自己人“假打”,“做做样子”。>假作真时真亦假,真打假打,无人知。只有庞自己清楚。他的“存在”哲学,谁也摸不透。>>冯获悉后,亲自给庞写信,叙袍泽之情,明抗日大计。>但庞执迷不悟,回函竟劝冯取消抗日同盟军。>最后,冯自己也偃旗息鼓,向蒋妥协,抗日大计,就此作罢。>失去了冯棋,庞立时无用,最后,蒋只给了他一个察哈省的政府委员一职。>从此,庞对蒋马首是瞻,进入国民政府监察委,同时晋升陆军中将。

相关参考

历史军事 庞炳勋在抗日期间为什么会投降

人变老的一个特征是,不知不觉中,总爱回忆。庞炳勋就是这样。1941中原会战期间,他驻军河南林县,动不动就给下属训话,说自己年轻时多能耐,10几岁当兵,临沂打板垣钢铁师团,打得他抱头鼠窜,后撤90里闭城

这位堂堂的国军上将,竟被一个日军少尉给劝降了,当了汉奸

1943年4月,第24集团军在日军大规模围剿之下,损失惨重,总司令庞炳勋也被俘,随后叛变投敌,出任伪24集团军司令,沦为了日伪汉奸。其实,庞炳勋在抗战早期还是很值得称道的,七七事变爆发后,庞炳勋主动请

抗战期间八路军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的故事你听过吗

源自:矛盾论(lunmaodun)我们都知道左权是抗战期间八路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你知道左权是怎么牺牲的?毛泽东为什么说他是个「”两杆子”都硬的将才?彭德怀眼中「”钢铁般坚强,狮虎般勇猛”的他又有哪

历史人物 庞炳勋简介_庞炳勋生平_庞炳勋投降日军

中文名:庞炳勋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河北新河出生日期:1879年10月25日逝世日期:1963年职业:军人毕业院校:东北测绘学堂主要成就:两次取得临沂战役的胜利庞炳勋——国民党陆军中将  庞炳勋

知名人物 庞炳勋生平故事简介,庞炳勋历史评价,庞炳勋怎么死的?

庞炳勋,字更陈,直隶(今河北)新河人,1879年12月16日(清光绪五年十一月初四)生。父亲为晚清秀才,全家靠其教书维持生计。庞炳勋童年时拜举人宋洛雨为师,稍长进南宫县油坊街学堂上学。毕业后因父亲去世

历史军事 庞炳勋血战临沂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庞炳勋曾发表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途经洛阳时,庞炳勋率部开往山西运城驻防,监视张学良、杨虎城部队的行动,防止其东渡黄河。在运城驻防的半年

知名人物 庞炳勋

庞炳勋字更陈、更臣,河北新河人。生于1879年11月4日。早年弃商从军,入北洋军第三镇。后入随营学堂及东三省测量学堂。辛亥革命时期,曾响应滦州起义。后再次投军,在孙岳部任职。历任义勇军队长、副官长、营

庞炳勋血战临沂 没有舍身取义不见得不是爱国者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庞炳勋曾发表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途经洛阳时,庞炳勋率部开往山西运城驻防,监视张学良、杨虎城部队的行动,防止其东渡黄河。在运城驻防的半年时间,没有...

庞炳勋血战临沂 没有舍身取义不见得不是爱国者

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庞炳勋曾发表通电,讨伐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被释放回南京,途经洛阳时,庞炳勋率部开往山西运城驻防,监视张学良、杨虎城部队的行动,防止其东渡黄河。在运城驻防的半年

历史人物 揭秘抗战中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

 揭秘抗战中八路军击毙的日军最高级别将领  小炮手李二喜击毙了“名将之花”  1939年11月7日,年仅18岁的八路军战士李二喜完成了一个壮举,日军第二独立混成旅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