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令狐德棻的子女 令狐德棻代表作

Posted 纪传体

篇首语: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令狐德棻的子女 令狐德棻代表作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令狐德棻的子女 令狐德棻代表作

令狐德棻是唐朝史学家和政治家,著有《凌烟阁功臣故事》《令狐家传》,主修《周书》,封爵彭阳郡公,官拜国子祭酒、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等。 令狐德棻>令狐德棻的子女>儿子:令狐修己(太子右司议郎)、令狐修穆(朔州刺史)。>令狐德棻代表作>《周书》,中国历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记载了北周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周书》由唐朝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还有岑文本和崔仁师等人。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共50卷,本纪8卷、列传42卷。>《周书》共五十卷,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而史论多出于岑文本之手。贞观十年与《北齐书》《梁书》《陈书》《隋书》同时进呈皇家。本书记载了北朝宇文氏建立的周朝(557—581)的纪传体史书。>《周书》文笔简洁爽劲,清代史家赵翼说它“叙事繁简得宜,文笔亦极简劲”。《周书》不只是记述西魏及北周皇朝的史事,内容兼顾了同时代的东魏、北齐、梁与陈等四朝的重大史事,对于帝位更迭、重大动乱,皆详加载明,反映了当时中国历史发展的大势及纷繁的历史事件。>德棻所修《周书》并不是没有缺点的。例如人情佳传之多,在同时所修诸史中是较突出的。推崇门阀士族的倾向也是较明显的。德棻对“并在周时”的李唐“二祖功业”是尽力宣扬的,在排列八柱国十二大将军顺序时,将李世民曾祖李虎赫然列第一位。还夸耀说:“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德棻既出身于阀阅之家,对自己家世门第也是很自豪的。《周书》为德棻祖父令狐整立传,附述德棻父令狐熙、叔祖令狐休等,炫耀令狐家族官爵、门第。这虽与当时社会风气有关,但作为史家而津津乐道于此,则不能不说是史学思想的局限了。

相关参考

历史人物 令狐德棻简介 唐初时期著名史学家令狐德棻生平

  令狐德棻(583~666年),唐初政治家,史学家。宜州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多次参加官书的编写,最大贡献为编修《周书》。>  德棻才华出众,博涉文史,早年就有文名。>  隋炀帝末年,德棻授官为药城

历史百科 问令狐德棻之事迹

问令狐德棻之事迹令狐德棻,唐敦煌人。居华原,博涉文史,早岁知名,高祖时为秘书丞。时经籍已逸,德棻奏请购募遗书,数年间群书略备。贞观中,修梁、陈、周、齐、隋五史,其议亦自德棻发之,德棻自领《周书》。高宗

历史百科 《周书》之概略

《周书》之概略周书,唐令狐德棻撰;凡五十卷,本纪八,列传四十二。德棻与岑文本、陈叔达、唐俭等成之;德棻在当时修史十八人中,最为先进,各史体例,皆其所定,《周书》乃其一手所成也。

历史百科 《晋书》之概略

《晋书》之概略《晋书》,唐房玄龄撰;凡一百三十卷。唐修《晋书》,预者二十一人,如令狐德棻、颜师古、孔颖达,皆老于文学。如:列陶潜于《隐逸》,列王妃于《烈女》,载《崇让论》于《刘实传》,载《崇有论》于《

历史百科 问魏征之事迹

问魏征之事迹魏征,字玄成,唐曲城人。好读书,多所通涉。隋乱,诡为道士。初从李密,入京见高祖,自请安辑山东,乃擢秘书丞。太宗时,拜谏议大夫,检校侍中。令狐德棻、孔颖达等撰周、隋各史,征受诏总加撰定,多所

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样一个人

导读: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样一个人?与狄仁杰是什么关系?张柬之,字孟将,生于武德八年(625),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时广涉经史,补太学士。精通儒家义理,尤好三礼,国子祭酒[1]令狐德棻尤重其才

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样一个人

导读:唐朝宰相张柬之是怎样一个人?与狄仁杰是什么关系?张柬之,字孟将,生于武德八年(625),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少时广涉经史,补太学士。精通儒家义理,尤好三礼,国子祭酒[1]令狐德棻尤重其才

历史人物 来济的故事 如何评价来济

来济著有文集三十卷,曾与令狐德棻等撰《晋书》,兼修国史等,后因反对废除王皇后而被武则天记恨。公元662年,西突厥来犯,他竭力而战最终阵亡,时年53岁,后被追赠楚州刺史。来济的故事>当初,来济和高智周、

有珍贵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武德皇后墓室遭盗掘

令狐德棻《周书》:“后有姿貌,善容止,高祖深敬焉。”说的是阿史那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551年生。北周武帝宇宇文邕为借突厥之力以灭北齐,于565年遣使迎娶木杆可汗阿史氏,568年三月立她为

有珍贵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武德皇后墓室遭盗掘

令狐德棻《周书》:“后有姿貌,善容止,高祖深敬焉。”说的是阿史那皇后,突厥木杆可汗阿史那俟斤之女,551年生。北周武帝宇宇文邕为借突厥之力以灭北齐,于565年遣使迎娶木杆可汗阿史氏,568年三月立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