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评价是怎样的
Posted 卡拉
篇首语: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评价是怎样的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评价是怎样的
负面意见>部分乐迷认为阿巴多尊重原谱的指挥风格令乐曲变得较为沉闷乏味,演绎编制大型的乐曲并不理想,只适合指挥一些小品。>与此同时,有乐迷指出阿巴多接任成为柏林爱乐乐团首席指挥后,并没有致力训练乐团,以致该乐团的质素出现下降。不过,关于此,亦有许多人持完全相反之意见。>此外,亦有人认为阿巴多的指挥动作即兴性太强,令人难以触摸。>正面意见>阿巴多的支持者则认为阿巴多尊重原谱的指挥风格是对作曲家的尊重,把乐曲内容准确的呈现,甚至有人把阿巴多形容为“第二个托斯卡尼尼”。>虽然阿巴多并没有如柏林爱乐乐团前几任首席指挥那样致力训练乐团,但是他却大大扩大了乐团的曲目范围,与新派作曲家合作亦较频繁。>另外,阿巴多录制的唱片较以往受欢迎,尤其是他与卢塞恩节日管弦乐团合作录制的马勒《第二交响曲》更被普遍认为是该乐曲其中一个最出色的版本,乐评家李欧梵教授在《我的音乐往事》一书中提到他曾被此录音感动至流泪。>>个人评价>似乎是为了印证人们对于大师的偏爱,关于克劳迪奥·阿巴多的纪录片《倾听寂静》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上获得了2004年最佳纪录片大奖。尽管蒙特利尔电影节在世界五大电影节中名气没有戛纳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那么响,但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这部长76分钟的片子,将大师尚未结束的一生浓缩成了一支时而激情澎湃、时而舒缓悠扬的协奏曲,让观者通过音乐之外的方式,重新认识大师。然而克劳迪奥·阿巴多,这个沉默的思想者,这个在众多人心目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雅的意大利贵族,却有着一副满是愁苦的表情———当音乐随着大病初愈的大师看似力不从心、实则婉转的手势缓缓流出时,大师的表情看起来有点狰狞———陶醉到完全忘我。当身为柏林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的阿巴多于2001年对外界宣布罹患胃癌之后,结果既出人意料,又似乎在意料之中。而一贯回避媒体的阿巴多似乎也意识到余生无几,第一次主动走到镜头前,向人们诉说。我们看到的依然是一个沉浸在音乐之中的阿巴多,他在片中对乐手们说:“你们才是我的特效药。”这是一个因为成就和病痛而略显放松的长者。我们也看到了那个年轻时说话前总要羞涩地笑一笑的阿巴多,他真的很腼腆,说话之前,总要将眼帘轻轻放下,窃窃地扭转头,再慢慢抬起眼看着对方……人们甚至可以说,他一点也不擅言辞。>在这个媒体无孔不入的时代,阿巴多是默默无闻的,当人们将他在音乐领域所达到的高度同他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两相比较的时候,人们会发现,阿巴多根本就活在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在指挥界的“天皇巨星”卡拉扬逝世后86天,柏林爱乐乐团的120位乐手经过秘密投票,将卡拉扬握了34年的指挥棒交给当时56岁的意大利人时,人们确实有那么一点惊诧。>>当然,柏林爱乐选择阿巴多,远称不上爆冷,但在卡拉扬曾经为自己列出的一长串名单中,阿巴多并不是最耀眼、最强势的一位却是事实。朱利尼、祖宾·梅塔、小泽征尔……谁似乎都要比阿巴多更为人们熟知。然而,很多人都慑于卡拉扬那种王者的威慑力,谁都清楚,在卡拉扬之后接手柏林爱乐将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差事———至少在“明星效应”上,这是一个无可企及的高度,继任者稍有闪失,就将身败名裂。然而,阿巴多沉稳内敛的性格成就了他。他内涵深厚、思虑深潜,当许多人都借助媒体的力量行销包装、名利双收的时候,阿巴多却逆向而行,赢得了世人对他的专业的尊重。>>阿巴多接过了指挥棒,但卡拉扬时代的阴影仍然笼罩在他的头顶。卡拉扬是柏林爱乐的统治者,他君临天下,唯我独尊,他与乐团的交流方式是单向度的,乐手对于他的一切,只能照单全收。而阿巴多并不这样。他似乎深谙这个时代的潮流,他似乎明白沟通才是最好的管理,于是阿巴多行事圆融,同乐团之间的相处非常和睦,在乐团的12年里,柏林爱乐这个世界顶级乐团可谓政通人和。阿巴多认为:“指挥应该理解并尊重个性与自己有别的演奏家或歌唱家,尤其是参与歌剧演出时,这一点更加重要,因为每个人对于一部作品,都会有自己的理解,而理解每个人不同的想法,并和他们进行沟通,就是指挥应尽的责任。”相关参考
爱德华二世一路逃回东洛锡安的登巴城堡(Dunbar),然后坐船返回英格兰。英格兰在班诺克本的伤亡人数估计最多在9000人,于是成为整个英格兰王国七百多年历史上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役,而苏格兰方面则损失
历史人物 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简介_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生平事迹_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怎么死的_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历史评价
中文名称:维托里奥·阿梅迪奥二世外文名称:VittorioAmedeoII国籍:撒丁王国(意大利王国的前身)民族:欧洲人出生日期:1666年5月14日逝世日期:1732年10月31日职业:国王、公爵、
军队建设思想(一)军事天才以克劳塞维茨看来,军事天才是各种精神力量和谐的结合。他认为,军事天才的高低取决于一个民族智力发展的总的水平。在战争这个充满危险、充满劳累、充满不确定和偶然性的领域,军人需要具
兵法谋略 克劳塞维茨《战争论》关于战术战役进攻与防御的军事思想
进攻与防御思想从目的而言,进攻具有占领的积极的目的,而防御则是具有消极目的的据守。防御是对进攻的抵御,是在等待下一轮的进攻。进攻与防御这两个概念构成了逻辑上的对立,互为补充,并高度关联。为此,《战争论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姓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为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史称孝烈武皇后。公元1590年,也就是明万历十八年,乌拉部都城,乌拉部主满泰家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她就是阿巴亥。阿巴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16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姓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为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史称孝烈武皇后。公元1590年,也就是明万历十八年,乌拉部都城,乌拉部主满泰家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她就是阿巴亥。阿巴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四任大妃,姓乌喇那拉氏,名阿巴亥,为乌拉部满泰贝勒的女儿,史称孝烈武皇后。公元1590年,也就是明万历十八年,乌拉部都城,乌拉部主满泰家里迎来了一个新生命,她就是阿巴亥。阿巴亥既...
...89年)清朝宗室、将领,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饶余敏郡王阿巴泰第四子,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功勋卓著的名将,为清朝入关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初封镇国公。顺治六年(1649年),封贝勒。顺治八年(1651年),袭爵,改...
皇太极爱新觉罗·阿巴泰是努尔哈赤与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的儿子,属于满洲正蓝旗,也是清朝开国元勋之一。阿巴泰曾参与锦州之战、大凌河之战、松锦之战、山海关之役等战役,为清朝立下汗马功劳,封爵多罗饶余郡王。爱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