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与平原君斗富误国 黄歇腐败堕落挥金如土

Posted 黄歇 平原君

篇首语:高斋晓开卷,独共圣人语。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竟与平原君斗富误国 黄歇腐败堕落挥金如土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目录

1、竟与平原君斗富误国 黄歇腐败堕落挥金如土

2、历史人物 黄歇是谁 历史上有黄歇这个人吗历史名人

竟与平原君斗富误国 黄歇腐败堕落挥金如土

有一年赵国相国平原君赵胜派来了使者看望春申君,客人远道而来,热情款待当然少不了,黄歇(春申君)安排平原君使者住进了“上舍”。

我们知道在战国时代,像孟尝君、平原君这样的权贵在招揽食客的时候都会把食客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等级的食客住进相应级别的房子,以区别对待。平原君使者住进了春申君的上舍,也就是享受了春申君门下食客最好的待遇。

不过平原君派来的使者显然不是省油的灯,他们为了炫耀赵国的雄厚国力和平原君“不差钱”的经济实力,特意在接受春申君接见的时候精心打扮了自己,他们不仅在头上插上了玳瑁的簪子,而且在随身带的宝剑剑鞘上也用珠宝进行了奢侈的装饰。

然而当平原君的使者见到春申君的时候,才意识到楚国显然比赵国更富有,与平原君相比春申君才是真正“不差钱”的大款。

当平原君的使者拜见春申君的时候,按照礼节他们需要低头作揖,随着赵国客人们的视线向下移动,他们突然发现了地面上有两排光彩照人的脚,那是陪同春申君接见平原君使者的上等食客的脚。这些脚之所以光彩照人是因为这些脚上穿的鞋子让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震惊,因为这些鞋子上都装饰着名贵的珍珠!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中国古代珍珠是不能人工养殖的,要想获得这种大自然的宝贝,就必须从大江或者大海里捕捞。当时没有氧气瓶和潜水装备,因此在捕捞这些珍珠的时候,采珠人必须憋住一口气潜入水底,然后以大海捞针的毅力去寻找和捕捞那些名贵的珍珠。可以想象在当时原始的条件下进行这样的水中作业是多么辛苦和危险,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传统的珍珠捕捞业内就有“一颗珍珠一条命”的说法。然而,这样用命换回来的珍珠不仅装饰到了春申君门下的上等食客的鞋上,而且人人都有,这是多么恐怖的奢侈场面!

这场精心策划的斗富比赛以平原君使者的失败而告终,平原君的使者什么也没失去,但是丢了面子,“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春申君虽然在与平原君的这次斗富中胜利了,不过以朴素的历史发展眼光来看,春申君和平原君无疑都是失败者。平原君使者代表平原君拜访春申君的事件发生在长平大战和邯郸之围之后,也许正是因为春申君率领楚国军队及时救援了赵国,所以平原君才派出使者来对春申君表示问候和感谢。

可以想象,当时的赵国刚经历过两次惨绝人寰的恶战,国内精壮男子几乎损失殆尽,国内的经济状况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毫不为过。平原君的使者不远千里跑到楚国去见春申君,既没有提出两国继续发展联盟关系对抗秦国的建设性意见,也没有带来发展两国经济的合作项目,而是竭尽全力地去和春申君斗富,平原君及其使者的素质实在令人不敢恭维。

再看春申君,身为楚国相国,这位大佬级的人物在当时秦国虎视眈眈的险恶形势下对楚国的命运丝毫没有危机感,反而挥金如土地装饰着自己的门面,同样俗不可耐。当然,装饰门面本身算不上错误,谁都有追求美的权利,何况是贵为楚相的春申君。不过春申君装饰门面的行为实在是令人发指,可以想象一群穿着珍珠鞋的大男人是多么的妖艳,而这种妖艳又是多么的令人绝望和窒息。

当然,就像女人也可以强悍一样,男人也可以妖艳,但是不幸的是这样一群妖艳的男人既不是演艺人才,也不是艺术家,而是影响楚国政治决策的楚相智囊团。性格决定命运,审美决定存亡。

用中国传统的历史观来评价春申君和平原君的这次恶俗的斗富,可以得出这两个国家早已显露出了亡国之相的结论,所以说该灭亡的一定会灭亡,没有什么值得可惜的。

历史人物 黄歇是谁 历史上有黄歇这个人吗历史名人

  贾谊曾评价过黄歇:“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这里提到的孟尝、平原、春申、信陵,这四个人是战国很出名的四公子,他们因为过人的学识和品德而受到了当时社会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在电视剧芈月传里,黄歇和芈月的恋情受到了众人的瞩目,谦恭有礼,仪态翩翩的公子黄歇一出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春申君也再次引起世人对他的关注。那么,历史上的黄歇究竟是谁?春申君,嬴姓,黄氏,名歇,他是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公室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芈月传中芈月叫黄歇为子歇,其实严格来说,子歇的叫法是不正确的,“子”是那个年代惯用的敬称,有两种用法,一种是冠在氏后,如孔子庄子,在电视剧里芈月叫张仪张子、叫屈原老师为屈子,代表尊敬程度较高;另一种是冠在字前,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子贡等,这种用法的尊敬程度要低一些,用“子歇”来称呼黄歇就是这种用法。黄歇的“歇”是他的字,子冠在名前是不正确的。

  还有一种说法是黄歇又被称为公子歇,公子是对各个诸侯国国君的儿子的尊称,战国四公子的父亲必须都是各国的国君才有资格称为公子,而春申君黄歇是战国四公子里唯一一个士人,即使他再有能力也无法被称为公子,古人多崇拜名人,楚国内的古黄国人因黄歇之名气,将他尊其为黄氏传人,也不足为怪了。

  春申君的一生做过很多事情,帮助熊完归国称帝、治楚开吴、解邯郸之围,可以称得上是功绩。但才能俱佳的春申君却生不逢时,刚在自己的岗位上有所作为时,楚威王就死了。而新一任的楚国国君,昏庸无度,不仅罢免了春申君还任用小人,把屈原给逼得活活跳江自杀,有能力的人才全被排挤出楚国,到了顷襄王后期再次拜春申君为令尹,但是此时的楚国已经无力回天了。

  春申君是个很讲道义的人,当初秦国和楚国的关系不是特别好。而当了时的楚国君王为楚顷襄王熊横。黄歇受命奔赴秦国和秦昭王讲和,秦国本来在这个时候有要灭掉楚国的打算,听完黄歇说秦楚交战会两败俱伤的言语后,秦昭王又按照黄歇的提议,秦国和楚国重新结盟,不让其他诸侯国坐收渔翁之利。订立了友好的盟约之后,楚国就把太子熊完和黄歇派到了秦国做人质,他们俩到秦国做人质,就去了十年。

  公元前263年,楚顷襄王病重,秦国却没有放走楚国太子归国的打算,这个时候,春申君黄歇又跟秦国的相国范雎说情,指出楚顷襄王命不久矣,如果太子能够安然回到楚国,楚国必定感恩戴德。如果不放走太子,楚国也会令立太子来对付秦国,范雎听完仔细思考过后才答应了黄歇的请求。经过黄歇的一番游说,秦国竟然将楚国的太子和黄歇安然无恙送回了楚国,可见黄歇出色的辩才。

相关参考

黄歇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吗

春申君黄歇,嬴姓,黄氏,名歇楚国江夏人,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黄歇,让楚王宠妃怀上自己的儿子还继承王位了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黄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黄歇是谁?战国四公子: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齐国孟尝君和楚国春申君,其中春申君就是黄歇。说起春申君,不得不提黄浦江,不得不提大上海,因为春申

怎么死的 《芈月传》中的黄歇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98年,秦国出

怎么死的 《芈月传》中的黄歇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98年,秦国出

怎么死的 《芈月传》中的黄歇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98年,秦国出

怎么死的 《芈月传》中的黄歇在历史上是什么人

...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黄歇年轻的时候曾四处拜师游学,见识广博,以辩才出众深得楚顷襄王的赏识。公元前298年,秦国出

为什么黄歇死的最惨?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

太史公在《史记》中成功塑造了战国四公子的形象,他们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人皆以“好客”闻名,他们礼贤下士,“争相倾以待士”,广招宾客,借王公之

为什么黄歇死的最惨? 历史上的战国四公子

太史公在《史记》中成功塑造了战国四公子的形象,他们是指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四人皆以“好客”闻名,他们礼贤下士,“争相倾以待士”,广招宾客,借王公之

春申君黄歇的国君梦 借腹生子却身首异处

...叫“春申君”,乃战国四公子之一,跟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名。战国两百五十四年,能成四公子之一,黄歇可不是一般人物。他相楚国二十五年,用他门客朱英的话来说,实际上就是楚王啊。黄歇...

春申君黄歇的国君梦 借腹生子却身首异处

...叫“春申君”,乃战国四公子之一,跟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魏无忌齐名。战国两百五十四年,能成四公子之一,黄歇可不是一般人物。他相楚国二十五年,用他门客朱英的话来说,实际上就是楚王啊。黄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