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何泽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她的轶事有哪些

Posted 历史人物

篇首语: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本文由小常识网(cha138.com)小编为大家整理,主要介绍了历史人物 何泽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她的轶事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希望对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历史人物 何泽慧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她的轶事有哪些

人物评价>优秀品质>何泽慧在开明进步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中,自小培养了自尊自强的进取精神,立下了献身科学的志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把爱国深情全部倾注在对新中国科学事业的自觉奉献之中。她听从党和国家的召唤,为原子能事业在中国生根而努力奋斗,忘我工作。在完成国家重要任务中,她发扬了主动服务,甘当配角的精神,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更置名利于度外。>>在科学研究中,她坚持严谨求实的学风,同时表现出思想上的活跃和开放,不为书本或前人的框框所束缚。她尊重客观事实,善于从实验现象中捕捉问题,有所发现和创新。无论在研究正负电子弹性碰撞现象或是发现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的过程中,都充分地反映出她所具备的敏锐而细致的观察能力,在科学实验中不放过任何一点异常迹象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新现象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的本领。她曾经用“立足常规,着眼新奇”八个字精辟地总结了自己数十年科学研究实践的主要体会。>何泽慧一贯倡导尽量利用简单的实验条件做出有意义的研究结果。她先后开拓和推动的核乳胶及固体核径迹探测技术领域,中子物理、裂变物理,宇宙线以及高能天体物理等研究方向,无一不贯彻了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少花钱多办事的原则精神。她所坚持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俭朴美德,而且充分体现了物尽其用的积极思想。>她满腔热情地培养扶植后学,甘当人梯,在她的带领和影响下,不止一代年轻人迅速成长起来,成为我国原子核科学事业各个方面的骨干力量和带头人。何泽慧个人生活极其简朴。她在任何场合都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地位上。平易谦虚,没有一点架子。她摒弃虚荣和风头,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冷静清醒的头脑。她坚持实事求是,绝不苟且附和,其质朴直率的性格鲜亮可见。>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在1994年国家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现代科学家传记大辞典》时,她坚决不同意立传。故在此系列丛书第六集“物理学”部分,没有她的名字。她的传记出现在了书中最后。编者不得不加了特别说明:“此篇传记虽早已约稿,但因何泽慧本人谦让不同意立传,后在本书编辑组一再要求和催促下,作者才着手撰写并于全书付印前交稿。因全书页码已定,不便插入相应学科,故补排在最后。特此说明。”>作为一位杰出的女科学家,何泽慧女士常放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国家是这样一种东西,不管对得起对不起你,对国家有益的,我就做。”>高度评价>何先生在女科学家中是少有的,是人中麟凤。(温家宝,前国务院总理)>发扬以钱三强何泽慧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凝聚力量,攻坚克难,追求卓越,不断创新,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给予我们的厚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白春礼 中国科学院院长)>>何泽慧先生是中国原子能物理事业开创者之一,是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创建者之一。她以满腔的热忱领导开展中子物理与裂变物理的实验,她积极推动了祖国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及高能天体物理研究的起步和发展。(李政道,科学家)>何泽慧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科学家,她在德国进行了重要的研究。1948年,她与钱三强回到中国,使中国的核物理发展变得非常活跃,她与钱三强分享中国近代历史。(Pierre Radvanyi教授,法国Saturn国家核物理实验室主任)>轶事典故>出身名门>1913年山西灵石声名显赫的何家在苏州的“灵石何寓”落成。第二年,何泽慧出生在这座古典的苏州园林式的大宅院。她排行老三,自幼机灵敏捷,酷爱读书,成绩优异,深受父母的宠爱。然而,她渐渐地有些孤傲,不愿意陪弟妹们玩耍,认为那是在浪费时间。稍长,她被父亲狠狠地批评了一次,开始抽空陪弟妹玩耍,还为他们织毛衣。>她的父亲何澄,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是老同盟会员。山西剪辫子第一人,也是山西第一位前往日本的留学生。何澄在日本入读梁启超创办的“清华学校”学农艺。这所学校,也是蔡锷、蒋介石在日本首选的学校。>父亲为全家人谋得了安逸的生活。何泽慧年幼时,父亲开办工厂。家里有汽车,暑期父亲经常带着他们全国旅游,家里早早购买了照相机,何家儿女因此留下了丰富的影像资料。何澄也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何泽慧的八个兄弟姐妹中,共出了4位著名的物理学家、一位植物学家、一位医学家。>>抗日战争爆发时,父亲何澄命5个儿子全部放下手头的工作与学业,前往大后方支援抗战。1948年,何泽慧与丈夫钱三强带着刚出生七个月的大女儿回国,共同从事核物理研究工作;何泽慧的姐姐何怡贞也从美国返回;1949年,何泽慧给在台湾大学读研究生的妹妹何泽瑛寄去50美元,使她买到最后一班回北平的船票。至此,何家八姊妹在新中国成立前,全部回到大陆,报效祖国。>脱颖而出>1932年,何泽慧前往上海考大学。考试前,父亲与她开玩笑说:“考上大学就去上,考不上就当丫环。”>何泽慧随身带了两元钱,与几位女同学搭船来到上海,在一位同学家里搭铺过夜。在上海,她分别参加了浙江大学与清华大学的招生考试。她的第一志愿报的是浙大,第二志愿是清华。>没想到,报着“考不上就去做小保姆”的念头,何泽慧考了个女状元。她后来回忆:“考浙江大学的人有800多,我报考的是物理学系,他们取的只有我一个女生,你说我的运气好不好?清华大学人多而且特多,一共有近3000人,清华的希望小得不得了!”>然而,就是她最不抱希望的清华,也被她考中了。总共录取28人,她是其中之一。>虽然浙江大学发了录取通知书,何泽慧最终还是选择了清华。清华的学习格外繁重,最终只有10人顺利毕业。何泽慧又是这十人中的第一名。这十人中,第二名就是成为她丈夫的钱三强。>感情生活>钱三强是一代国学大师钱玄同的儿子,天性聪敏,勤奋好学。受家风影响,钱三强从小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在清华大学读书时,他与何泽慧成了同学。根据学校餐厅用餐男女生搭配编席的规定,钱三强和何泽慧及另外6名男生编在一桌。何泽慧发现钱三强每逢入席退席,总是彬彬有礼,颇具风度。钱三强的毕业论文分数仅次于何泽慧,排名第二。与他们同期毕业的同学中,还有他们的好朋友于光远。那时,于光远就称钱三强与何泽慧是郎才女貌天生的一对。何泽慧与钱三强自清华大学毕业后,就各自选择了自己的求学道路:何泽慧去了德国,钱三强则考到法国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跟随居里夫人学习镭学。 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王大珩他们到德国来玩,何泽慧招待他们。那时候钱三强没有来,因为看样子快打仗了,他怕过来了回不去法国,所以他就在法国看情况。后来二战开始了,他给何泽慧拍电报叫他们赶快回去。虽然这次何泽慧没有见到钱三强,但至少知道了他的消息。直到1943年,德国与法国之间才可以通信。于是何泽慧给7年未见的钱三强写了一封信。由于战争,信不能封口,而且只限25个单词。信的大意是:问钱三强是否还在巴黎,如可能,代她向家中的父母写信报平安。>经过两年的通信,1945年,32岁的钱三强终于鼓起勇气,向远在德国的何泽慧发出了25个字之内的求婚信:“经过长期通信,我向你提出结婚的请求,如能同意,请回信,我将等你一同回国。”然而此时,盟军已经开始对德国柏林进行大规模的轰炸,寄出求婚信之后,钱三强整日焦虑不安,他担心自己被拒绝,更担心何泽慧在德国的安全。不久,他终于在不安中等到了何泽慧的回信:“感谢你的爱情,我将对你永远忠诚。等我们见面后一同回国。” 1946年,二战结束后的第一个春天,何泽慧来到巴黎,他们如期举行了婚礼。 与钱三强结婚后,已在德国做过两年核物理研究的何泽慧顺利进入巴黎大学居里实验室,与钱三强成为同事。1947年初,他们正式发表论文,证实了铀核三分裂、四分裂现象的存在。>>1992年6月28日,钱三强因心脏病逝世。199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如今,何泽慧家里的布局依然和十几年前一样,自钱三强去世后,家里的东西几乎没有变过。不论是卧室还是书房,何泽慧都尽可能地保持着钱三强生前的样子,也许这就是她纪念钱三强的最好方式。>总理探望>2009年8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乘车来到北京北四环外一个普通居民小区。对于中国科技事业来说,这里并不普通:小区内的3栋青砖灰楼,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招贤纳士所建的“特楼”,曾经居住着包括钱三强、何泽慧夫妇在内的新中国科技事业的一批开拓者们。>当温家宝走进何泽慧陈设简朴的家时,2009年已经95岁的何泽慧老人满头银发,精神很好。温家宝十分感慨:20世纪90年代初,他曾到这里拜访过钱三强夫妇。就任总理以来,温家宝已是连续第5年登门看望何泽慧。何泽慧刚刚得了一场病,不太说话,只是一直微微笑着。总理亲切地向坐在一旁的何泽慧女儿钱民协询问老人的近况:“能看电视读报吗”“还看物理书吗?”。钱民协告诉总理,母亲经常看书报,有时候也写写字。 对面钢琴上摆放的钱三强、何泽慧夫妇的一幅照片引起了总理的注意。看着照片上衣着朴素的何泽慧,温家宝深有感触地说,“您一直那么朴素,穿的衣服像工作服,就像是在实验室一样。这是您作为一个科学家的本色:朴素、真实、勤奋、诚实,讲真话。” 温家宝接着对何泽慧说:“我一定不失约,每年都来看您,就是希望您身体健康!”何泽慧说:“谢谢。”>临别时,温家宝用手扶着何老站起来,温总理走到院子里时,回首向站在二楼自家窗口的何泽慧挥手道别,大声说道:“多保重”。

相关参考

关于班婕妤的轶事典故 班婕妤为何失宠?

  自古以来有很多才女,但真正能被后世之人记住的人却并不多,班婕妤就是少数被后人铭记的才女之一。  班婕妤之所以会被后世铭记,不仅仅因为她多才多艺,贤良淑德,更因为她的遭遇是古代后宫女子命运的一个缩影

历史人物 有关于铁良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轶事典故>维护旧制>铁良坚定维护朝廷旧制。据说,铁良执掌陆军部时,有某司员汇报公务,说了当下最时髦的词汇“改良”,铁良立即问:“你刚才说什么?”该司员“惧而谢罪”。>遇刺事件>1904年5、6月间,湖

历史人物 有关于陈景润的轶事有哪些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轶事>少年景润>一篇轰动全中国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得数学奇才陈景润一夜之间街知巷闻、家喻户晓。1973年,他发表了著名论文《大偶数表为一个素数与不超过两个素数乘积之和》(即“1+2”),

历史人物 有关于陈省身的轶事有哪些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轶事>陈省身9岁考入秀州中学预科一年级。这时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数学题,并且读完了《封神榜》、《说岳全传》等书。1922年秋,父亲到天津法院任职,陈省身全家迁往天津,住在河北三马路宙纬路。第二年,他

历史人物 叶向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轶事典故>礼遇利玛窦>据记载,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在南京任礼部右侍郎时,第一次结识了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并与利玛窦切磋围棋技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叶向高升任内阁首辅后,又多次

历史人物 有关于竺可桢的轶事有哪些 竺可桢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影响>教育影响>竺可桢有两个非常经典的教育问题:“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

历史人物 有关于窦仪的轶事典故有哪些 窦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人物评价>范质:窦仪清介重厚。>赵匡胤:①非斯人不可处禁中。②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脱脱:窦氏弟昆以儒学进,并驰时望。仪之刚方清介,有应务之才,将试大用而遽沦亡。……数贤虽当创业之始,而进退之际,蔼然

历史人物 毛利辉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及评价有哪些

人物官历>永禄八年(1565年)2月,元服,得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辉的偏讳,取名辉元。>永禄十三年(1570年)3月13日,就任右卫门督。自那以后被称为少辅太郎。>天正二年(1574年)2月9日,迁任右

历史人物 切·格瓦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轶事典故>战争日记>玻利维亚日记记述了游击队在玻利维亚革命活动。第一篇日记写于1966年11月7日,是格瓦拉到来之后在农场写的,最后一篇写于1967年10月7日,是他被擒的前一天。日记叙述了游击队怎样

历史人物 切·格瓦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有关于他的轶事典故是什么样的

轶事典故>战争日记>玻利维亚日记记述了游击队在玻利维亚革命活动。第一篇日记写于1966年11月7日,是格瓦拉到来之后在农场写的,最后一篇写于1967年10月7日,是他被擒的前一天。日记叙述了游击队怎样